胆囊息肉恶变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消化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囊息肉(GBP)是一类胆囊黏膜向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病变的总称.GBP分为非肿瘤性GBP和肿瘤性GBP,研究显示胆囊癌(GBC)可由GBP恶变而来, GBP发生恶变与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患者年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胆囊结石,糖尿病病史等因素有关.目前GBP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前明确肿瘤性GBP的危险因素及鉴别GBP的良恶性是指导治疗策略的关键.该文就GBP发生恶变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激光针灸作为社会科技进步的时代产物,是一种将低水平激光应用于经络系统的治疗方法,拓宽了传统针灸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其脑效应研究于近20年兴起,本文从当前应用较多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和经颅多普勒超声3种技术层面对激光针灸脑效应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加以论述.研究表明激光针灸在刺激不同穴位时产生的脑效应能够体现穴位的特异性且与其主治存在关联,同时有相似作用的穴位产生的脑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激光针灸作用机制仍未探查清楚,脑效应研究为探索其治疗以疼痛为代表的某些疾病的疗效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仍面临着许多
深度学习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可以在大样本数据中自动提取良好的特征表达,有效提升各种机器学习的任务性能,广泛应用于图像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随着数字影像的发展,深度学习凭借自动提取特征,高效处理高维度医学图像数据的优点,已成为医学图像分析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这项技术在分析某些医学影像方面已达到放射科医生水平,如肺结节的检出识别以及对膝关节退变进行级别分类等,这将为计算机科学发展在医疗应用的提供一个新机遇.由于骨科领域疾病种类繁多,图像数据特征清晰,内容
目的 研究磁共振在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58例作为性早熟组,再分别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单纯乳房发育女童和健康女童58例作为乳房发育组和健康对照组,所有女童均进行垂体磁共振检查.比较3组临床体征、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垂体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情况与体征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性早熟组身高、体质量、骨龄超前指数及垂体高度均高于乳房发育组、健康对照组(P
目的 研究胎儿腹腔囊肿超声评估指标的构建及产前超声特征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胎儿腹腔囊肿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孕产妇7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腹腔内囊肿的病源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孕周的腹腔内囊肿的病源之间的差异,研究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与产后囊肿的可见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超声诊断情况分析,胎儿腹腔的囊肿主要分布在胃肠道、肠系膜、卵巢、泌尿生殖系统
目的 分析肾结石CT值与患者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1年8月于本院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明确结石大小并计算平均CT值,依据平均CT值大小分为两组:其中A组43例,CT值<1000 Hu,B组47例,CT值≥1000 Hu.两组患者均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单次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T值与手术时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
与罗马Ⅲ标准相比,罗马Ⅳ标准将反流高敏感(RH)从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划分出来,归为功能性食管疾病,其特征包括以内镜阴性烧心为主要表现,无病理性酸反流,症状与反流相关.RH是难治性烧心发生的重要原因,常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烧心.食管高敏感、脑-肠互动改变、食管动力异常可能是RH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RH可采用经验性抑酸治疗,神经调节剂可能有效,外科抗反流手术也被证实可改善酸及弱酸反流症状,其可能是由RH诱发的难治性烧心的有效治疗方案.
斑块侵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针对斑块侵蚀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治疗而非支架治疗是其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因此临床上斑块侵蚀的准确识别至关重要.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斑块侵蚀的诊断进展,本文从人体尸检研究的重要发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内超声、近红外光谱、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生物标志物几个方面展开,就上述诊断手段进行回顾与总结.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并且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甚至逆转认知功能破坏,故对于MCI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RI技术包含多个序列成像,可从不同角度发现MCI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利于早期诊断、预测病情进展情况和揭示病理机制,促进MCI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本文主要对于近些年来结构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动脉自旋标记和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MCI的诊断、分类、预测病情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希望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及科研提供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引起的血栓形成造成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了解斑块是如何从稳定型转变为危及生命的高危易损斑块的过程并寻求有效的早期干预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中使用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识别斑块的形态特征,但不能可靠预测哪些稳定型斑块会转变为高危易损斑块发生破裂继发心肌梗死.本文从高危斑块单模态成像进展、血管内分子成像到多模态血管内成像技术的进展作相关整理,并总结近年来多项评估高危易损斑块的研究,对冠脉内高危易损斑块识别的多模态成像在临床转化的可能性和潜力进行综述.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特发性炎症性肠病(IBD),研究发现IL-12和IL-23在CD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拮抗剂,可靶向IL-12与IL-23相同的p40亚基,UST特殊的靶向机制使其在CD的治疗中起着独特作用.该文就UST在C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