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腹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实施经腹ISR治疗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Wexner排粪失禁评分评估肛门功能,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96例经腹ISR患者均完成Wexner评分量表的评估,平均随访时间32.7月,其中83例(86.5%)排粪控制良好(Wexner评分小于10分)。Wexner评分与术后随访时间呈线性负相关(r=-0.078,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43)、吻合口距肛缘(P=0.001)及新辅助放化疗(P=0.001)与术后肛门失禁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距肛缘小于2 cm(P=0.020)和新辅助放化疗(P=0.001)是经腹ISR术后排粪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经腹ISR术后多数患者肛门功能良好,吻合口距肛缘不足2 cm和新辅助放化疗是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对于进展期直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已成为规范。放疗作为其中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放疗也从术后转到了术前进行。相对于术后放疗,术前放疗显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但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手术标准下,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和总体生存率(OS)未能得到提高。术前短程大分割放疗和长程放疗这两种不同的术前放疗模式在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方面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但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处于高发状态,是致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式。而逐渐兴起的新辅助化疗使得手术成功率有所提升并显著提升了术后生存率。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分子靶向药物显示出了较高的反应率并在延长疾病复发时间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作用。但新辅助化疗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化疗期间原有病灶进展、出血及肝损伤等问题,也需要注意。此外对于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指征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高达30%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经过新辅助治疗后可以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研究显示,病理完全缓解的病例,局部复发率低、预后较好。故有学者提出,对新辅助治疗后达到部分或完全临床缓解(cCR)的病例,可分别采取手术局部切除术或严密随访的治疗方案,以避免根治性手术带来的风险或功能障碍。当前,影像学检查能对新辅助治疗前的直肠癌进行准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3–12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43例,术后早期开始进食水和肠内营养制剂)和早期禁食组(45例,常规早期禁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及应激等指标。结果与早期禁食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缩短[(53.7±
目的探讨苯醌类安沙霉素药物17AAG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7AAG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和PI/Annexin Ⅴ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热休克蛋白(HSP90和HSP70)及其客户蛋白(c-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中CDH1基因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中山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术中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将甲基化百分率大于20%定义为甲基化,小于或等于20%为非甲基化;分析CDH1基因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并腹膜转移姑息性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姑息性切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100 mg顺铂、1000 mg氟尿嘧啶、2000 ml生理盐水)的37例胃癌并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获完全缓解,4例获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在结肠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结肠癌组织及32例癌旁组织中DAPK的表达。以氟尿嘧啶(5-FU)诱导建立的结肠癌耐药细胞系HCT116/5-FU为模型。通过转染DAPK-siRNA下调DAPK的表达(DAPK-siRNA组),转染FAM-siRNA (FAM-siRNA组)作为对照;通过过表达载体上调DAPK的表达(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