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贯穿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之中,在钢琴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育,也就失去了钢琴教学的本质及方向,对于学生的人格因素及专业素质发展都极端不利。
关键词:情感;训练;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46-1
钢琴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教会学生正确的思想和方法,通过自己的训练和演奏,逐步确立正确的演奏习惯,逐步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和规律,去表现音乐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可见,一切演奏技艺的形成都是为了突出作品中的“情”,钢琴教育活动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钢琴音乐更是如此,作品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并不具体,根据各自的审美情操及感悟能力,虽然各个演奏者的演绎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必须有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丰富的情感积累、透彻的内涵领悟以及娴熟的演奏技艺才可能将自己内心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这种“声情并茂”的琴声才实现了钢琴演奏这种二度创作的“传情达意”的审美价值。钢琴音乐是琴声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它通过声音高低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色彩的浓淡等准确地表现人的情感变化。
钢琴教学的特征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性体验上和生理性认识中有一个思维的空间和想象的领域。教师作为钢琴教学的先导主体,必须精通教材,在考虑作品的思想内容,技能训练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化特征等前提下,无不蕴含着人类深远的思想感情精华,有着广阔的审美情感表现空间。在选择好教材以后,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地认知和感受,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征等,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演绎作品的同时真正融合感知,体会其真谛。
从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训练和培养,这对学习钢琴和其它门类的艺术都是大有裨的。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听、唱、想等角度入手,细致深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贯穿情感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为更好地表达音乐、理解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训练可以培养儿童学琴兴趣
为了使孩子能真正热爱音乐,通过音乐去打开他们想象和创造思维的窗口,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觉得在儿童钢琴教学中首先应系情感的纽带,传授经验和方法,使音乐表现更具魅力,使钢琴成为孩子与音乐沟通的桥梁,能在琴声中更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激发儿童学琴的兴趣,使音乐充满童贞的乐趣。孩子们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总会全身心投入地去做,这种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因此,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是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学琴兴趣的培养也是通过情感因素得以实现的。其二应采用激励机制,让儿童感受成功的喜悦,儿童在学琴过程中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父母的表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这种激励方式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推进孩子学习的进程,让成功成为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当然必要的批评也是需要的,在孩子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应该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明确奋斗的目标。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达到自我欣赏、自我激励的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是紧紧与之相联的。有了良好的情感因素,将情感转化为动力,教师、家长、学生间必将会产生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能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先入音乐的情,然后再入音乐的境,形成情境交融的快乐的学琴氛围,从而让孩子乘着琴声的翅膀飞翔!
二、情感训练可以培养儿童音乐的感悟力
感悟力是指人们对音乐能产生内心强烈共鸣,并将这种共鸣传递给他人,感染他人的能力。每个人感悟力的表现是不同的,既有先天的,更需要后天培养的。感悟力的表现是通过对音乐的张驰把握来实现的,这种紧张和松弛感是感悟力表现最具体的手段。而感悟力的培养又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孩子与教师、家长间有了良好的情感联络,感悟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起效。
情感的正确表达对于传递音乐起着重要作用,有了情感就有了音乐,有了音乐也就有了感悟,这种感觉是无形的、发自内心的,而在音乐中即使有了非常准确的音准感,精确的节奏感,那也不是音乐,不是真正的乐感,不可能真正地感动人。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弹奏的曲子音没错,速度没错,但就是听起来没味道,那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情感。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它更是情感的艺术。如果只是追求速度、节拍、音准,那我们就用电子合成器好了,它可以比人更精确地演奏。为何需要用人来演奏呢?就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他可以通过钢琴这件乐器把感情表达出来。因此,为了表达音乐中的情感,钢琴演奏需要投入大量的感情因素,这是学练钢琴的关键。尤其是儿童,从弹第一首曲子的第一个音符时,他就已经有了情感,只是这种情感还是机械地表达乐谱中的一些感情记号,如渐强、渐弱、欢快的、坚强有力的等等。而这些记号却是作曲家自己的内心情感感受,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若能体会作曲家的这些情感,他就能很好地演奏作曲家的作品。那么,如何让儿童在演奏中主动地投入情感呢?儿童是模仿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最强的时期,因而,教师从儿童初学钢琴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在钢琴教学中渗透音乐的情感的教育,让孩子明白音乐是有生命的,曲子也会哭,也会笑,也会生动有趣,把这样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渗入到曲子里,日积月累,儿童就有了辨别音质的敏锐感及对情感的领悟能力了。
可见音乐的感悟力也是通过情感训练得以实现的。每个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教学应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都可以表现音乐,内心都有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感受和理解越多越深,情感的表达就越丰满感人。真正的感悟力是一切与音乐艺术相关联的感知,这就要求学生要感受音乐、热爱音乐、聆听音乐,要想成为一个对音乐有很强感知、感觉的人,那就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情感;训练;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46-1
钢琴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教会学生正确的思想和方法,通过自己的训练和演奏,逐步确立正确的演奏习惯,逐步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和规律,去表现音乐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可见,一切演奏技艺的形成都是为了突出作品中的“情”,钢琴教育活动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钢琴音乐更是如此,作品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并不具体,根据各自的审美情操及感悟能力,虽然各个演奏者的演绎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必须有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丰富的情感积累、透彻的内涵领悟以及娴熟的演奏技艺才可能将自己内心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这种“声情并茂”的琴声才实现了钢琴演奏这种二度创作的“传情达意”的审美价值。钢琴音乐是琴声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它通过声音高低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色彩的浓淡等准确地表现人的情感变化。
钢琴教学的特征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性体验上和生理性认识中有一个思维的空间和想象的领域。教师作为钢琴教学的先导主体,必须精通教材,在考虑作品的思想内容,技能训练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化特征等前提下,无不蕴含着人类深远的思想感情精华,有着广阔的审美情感表现空间。在选择好教材以后,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地认知和感受,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征等,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演绎作品的同时真正融合感知,体会其真谛。
从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训练和培养,这对学习钢琴和其它门类的艺术都是大有裨的。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听、唱、想等角度入手,细致深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贯穿情感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为更好地表达音乐、理解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训练可以培养儿童学琴兴趣
为了使孩子能真正热爱音乐,通过音乐去打开他们想象和创造思维的窗口,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觉得在儿童钢琴教学中首先应系情感的纽带,传授经验和方法,使音乐表现更具魅力,使钢琴成为孩子与音乐沟通的桥梁,能在琴声中更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激发儿童学琴的兴趣,使音乐充满童贞的乐趣。孩子们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总会全身心投入地去做,这种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因此,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是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学琴兴趣的培养也是通过情感因素得以实现的。其二应采用激励机制,让儿童感受成功的喜悦,儿童在学琴过程中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父母的表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这种激励方式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推进孩子学习的进程,让成功成为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当然必要的批评也是需要的,在孩子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应该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明确奋斗的目标。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达到自我欣赏、自我激励的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是紧紧与之相联的。有了良好的情感因素,将情感转化为动力,教师、家长、学生间必将会产生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能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先入音乐的情,然后再入音乐的境,形成情境交融的快乐的学琴氛围,从而让孩子乘着琴声的翅膀飞翔!
二、情感训练可以培养儿童音乐的感悟力
感悟力是指人们对音乐能产生内心强烈共鸣,并将这种共鸣传递给他人,感染他人的能力。每个人感悟力的表现是不同的,既有先天的,更需要后天培养的。感悟力的表现是通过对音乐的张驰把握来实现的,这种紧张和松弛感是感悟力表现最具体的手段。而感悟力的培养又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孩子与教师、家长间有了良好的情感联络,感悟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起效。
情感的正确表达对于传递音乐起着重要作用,有了情感就有了音乐,有了音乐也就有了感悟,这种感觉是无形的、发自内心的,而在音乐中即使有了非常准确的音准感,精确的节奏感,那也不是音乐,不是真正的乐感,不可能真正地感动人。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弹奏的曲子音没错,速度没错,但就是听起来没味道,那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情感。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它更是情感的艺术。如果只是追求速度、节拍、音准,那我们就用电子合成器好了,它可以比人更精确地演奏。为何需要用人来演奏呢?就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他可以通过钢琴这件乐器把感情表达出来。因此,为了表达音乐中的情感,钢琴演奏需要投入大量的感情因素,这是学练钢琴的关键。尤其是儿童,从弹第一首曲子的第一个音符时,他就已经有了情感,只是这种情感还是机械地表达乐谱中的一些感情记号,如渐强、渐弱、欢快的、坚强有力的等等。而这些记号却是作曲家自己的内心情感感受,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若能体会作曲家的这些情感,他就能很好地演奏作曲家的作品。那么,如何让儿童在演奏中主动地投入情感呢?儿童是模仿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最强的时期,因而,教师从儿童初学钢琴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在钢琴教学中渗透音乐的情感的教育,让孩子明白音乐是有生命的,曲子也会哭,也会笑,也会生动有趣,把这样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渗入到曲子里,日积月累,儿童就有了辨别音质的敏锐感及对情感的领悟能力了。
可见音乐的感悟力也是通过情感训练得以实现的。每个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教学应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都可以表现音乐,内心都有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感受和理解越多越深,情感的表达就越丰满感人。真正的感悟力是一切与音乐艺术相关联的感知,这就要求学生要感受音乐、热爱音乐、聆听音乐,要想成为一个对音乐有很强感知、感觉的人,那就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