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疗法治疗局限性硬皮病3例报告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报告用血浆置换疗法合并类固醇治疗3例高滴度抗核抗体的严重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皮肤及关节损害得到显著改善。例1.女,5岁,病期2年,曾用青霉素、泼尼松龙及γ-干扰素治疗,病情仍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该文归纳了近20年来用于测定皮肤表面脂质的各种方法。从最早的溶剂提取法到技术上先进的皮脂仪测定法,并对各种方法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逐一作了介绍。通过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举例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在科研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阐述了银屑病,尤其是点滴型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的关系,介绍了体内试验、血清学、细胞学及治疗学等诸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影响多器官的炎症性疾病,近来发展的分子标记物,如: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交叉连接的纤维蛋白降解碎片D二聚物(DD)和血浆酶-α2-血浆酶抑制复合物(PIC),比其他常规参数如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能更好的反映出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微妙变化。
期刊
介绍了光疗和光化学疗法的作用机理、适应证和治疗方法。着重复习了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的一般原则及其联合疗法。介绍了多种光敏剂的应用方法和优缺点。重点讨论了光疗和光化学疗法的副作用,指出虽然这两种疗法是皮肤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补骨脂在UVA作用下,与DNA形成光加合物而成为致癌剂,同时PUVA也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使肿瘤易于发生。因此,在选用这一疗法时要权衡利弊。同时指出PUVA的致癌性与累积剂
扁平苔藓的发病机理牵涉到免疫、遗传、代谢等方面。近几年来对其研究不断深入,现从扁平苔藓与角蛋白的表达异常、与基底膜的损伤、与细胞凋亡、与HLA抗原位点的关系、与细胞因子的异常,以及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与补体的活化等6个方面进行综述。
期刊
口腔念珠菌病常见于以下情况:免疫抑制、营养不良、使用抗生素、老年人、妊娠及婴儿。作者报告了用常规疗法治疗失败的口腔念珠菌病,用伊曲康唑(ICZ)治疗获得成功。
酵母菌对口腔粘膜细胞的粘附是其致病性的主要特征之一。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性衰退易致机会性感染,其中80%以上由白念珠菌引起。作者利用放射计量技术将从HIV(+)患者颊粘膜分离出的40株白念珠菌与来自HIV(一)患者的40株白念珠菌的粘附力作了比较研究,并对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与免疫学资料进行分析。
类风湿性中性粒细胞性皮炎(RND)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罕见的一种皮肤表现。自1978年Ackerman首次描述此病以来,文献上仅报道过8例。具有这种关节外表现的RA患者,通常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且病情严重,但皮损却无自觉症状。以往报道的RND常见于中年女性,其皮疹可以是荨麻疹样或呈环状,亦可表现为红斑、皮下丘疹、斑块和结节,主要分布于躯干、肩颈以及四肢。单个损害持续1~3周,能自行
期刊
银屑病的原发损害是角朊细胞过度增生引起,此理论引导了研究者近三十年。1951年抗代谢药物白血宁和甲氨喋呤治愈银屑病皮损,这似乎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理论。
期刊
肥大细胞病(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特征是在不同组织中有肥大细胞增生和聚集,因释放的介质所产生的局部和系统作用不一而临床上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最常见,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则少见。从病史和皮肤活检即可诊断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本病预后好,治疗上以对症处理为主,必要时可选用皮质类固醇,α-2b干扰素,手术切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