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潜艇部队装备发展历史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以色列国防军序列中,海军一直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无论是规模、装备质量还是预算倾斜上都无法与空军和陆军相比。因此,外界对以色列海军的认识也相当有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除了以色列人引以为豪的“萨尔”号导弹艇外,在东地中海的水下,有一支精干的潜艇舰队一直在保卫着对以色列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虽然规模不大,但其组建时间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购买英国的二手老式潜艇起家,到拥有德国制造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柴电潜艇,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逐步成长为国防力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随着世纪之交“海豚”级潜艇具备了发射核战斗部巡航导弹的能力,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进而被纳入了以色列国家核打击力量。在未来中东战略格局中,这支袖珍潜艇舰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梦想的开端——S级潜艇
  
  约塞尔·多尔(1924~1976,Dror是希伯来文自由的意思)1924年出生于墨西哥城。1930年,当他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决定举家迁往以色列(当时还是巴勒斯坦)。1948年独立战争时,约塞尔成为一位地下武装的突击队员和潜水员,曾经参与攻击英国占领军船只的行动,他们的战果是弄沉了几艘英国舰船,其中一艘是英国海军运输船“海洋活力”号(OceanVigour),它曾被用来将“非法移民”的扰太人运到塞浦路斯去强制劳动。在战争期间,约塞尔还指挥以色列突击队在意大利巴里港炸沉了满载叙利亚购买的武器和弹药的意大利货轮“莱诺”号。
  几年后,在独立战争期间屡立战功的约塞尔受邀加入年轻的以色列海军。20世纪50年代初,当他被派到法国学习反潜战时,他对潜艇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在法国他学会了如何与潜艇作战,如何抓住这些“水下幽灵”,但他最后的决定却是加入潜艇部队。约塞尔断言,潜艇是属于未来的战舰,前景无限。但是,要让那些为资金缺乏而焦头烂额的海军高层和完全没有任何海战经验的年轻指挥官们相信潜艇是以色列海军的未来,也是对抗阿拉伯国家海军最好的武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时,以色列海军司令官断言,获得潜艇对以色列海军而言是一件完全没有希望实现的白日梦。这位司令官的话虽然武断,但不无道理,建国之初的以色列百废待兴,国内几乎没有重工业,要指望国内造船厂建造潜艇绝对不可能。而外购武器也非常困难,陆军的坦克、空军的战斗机都是从破烂堆里东拼西凑出来的,潜艇这样单价昂贵的进攻性武器的确是当时的以色列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是生性固执甚至有些顽固的约塞尔没有放弃。1957年初,在他的努力下,28名以色列海军官兵志愿报名加入潜艇兵培训班。说是培训班,但却既无老师,也无教材,唯一可资利用的资料便是约塞尔在法国学习期间购买的一批法文的潜艇书籍。约塞尔找人将这些书籍翻译过来,这便是以色列潜艇部队的开端。大约10个月后,在法国人的慷慨帮助下,以色列潜艇部队的建设终于进入实质性阶段。这28名志愿人员被送到了法国土伦海军基地接受培训。在拿破仑一战成名的地方,这些扰太人有机会到法国海军的潜艇上实习,真正的接触到了“水下的幽灵”。与此同时,约塞尔开始满世界找人洽谈,试图为以色列海军购买潜艇。他的足迹踏遍了欧洲,瑞典、挪威、丹麦、荷兰甚至连犹太人的噩梦之地德国,约塞尔都去过。
  1958年9月21日,以色列政府看中了英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S级柴电潜艇,认为它是适合以色列海军需求的潜艇。当时的以色列国防部部长(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西蒙·佩雷斯批准了这项采购案,约塞尔被委托参加谈判。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英国皇家海军决定建造两种型号的巡逻潜艇以满足海军水下舰队对远洋长程巡逻潜艇的需要,其中大尺寸型号用于远洋作战;中等尺寸的型号将主要用于有限海域的巡逻。S级潜艇便是中等尺寸的型号,它被设计用来做沿海巡逻和战斗,主要将替换接近服役寿限的H级潜艇。相比H级而言,单壳体的S级潜艇速度更快,续航力更强,作战半径也更大。它们非常可靠,机动性也很强,紧急下潜时间不超过30秒。
  S级潜艇是皇家海军建造的数量最多的一级潜艇。S级潜艇共分为3个不同的批次,每批次潜艇之间都略有差异。第一批次S级潜艇拥有3英寸(76.2毫米)甲板炮,安装在指挥塔的前方延伸部分上;但第2批S级潜艇的甲板炮被移到外艇壳上,为了进一步扩展其作战半径,被送往远东作战的s级潜艇将其压载水箱更换为燃料箱,这种临时措施增加了燃料携带量;到了第3批次S级潜艇上,这种临时措施作为正式结构被采用,此外3英寸炮甲板炮更换成了威力更大的4英寸(102毫米)甲板炮。在战争期间建造的s级潜艇部分采用焊接工艺,而在战后建造的则全部采用焊接结构。二战期间作为英国皇家海军水下舰队的主力,s级潜艇的损失不小,共有17艘潜艇沉没,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战争初期被击沉的(12艘),而在战争末期仅损失3艘。
  绝大多数S级潜艇在二战结束后仍在服役,许多该级潜艇在长期服役后被卖给拆船公司拆毁或当作靶舰,其中有7艘被转让、租借或出售给外国海军——1艘在新西兰、3艘在葡萄牙、4艘去了法国、2艘去了以色列。剩余的s级潜艇则作为皇家海军潜艇舰队的一部分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最后一艘在役的S级潜艇“扁鲨”号在1965年退出现役。
  以色列看中的2艘S级潜艇分别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基石”号和“热血”号。它们均属于第3批次S级潜艇,于战争结束前夕由伯肯黑德著名的卡梅尔·莱尔德船厂建造并下水(该船厂现在仍在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战斗舰艇)。水面排水量814~872吨,水下排水量990吨,全长66.14米,宽7.16米,吃水深3.35米,水面最大速度14.75节,水下最大速度8节。武器装备包括1门4英寸甲板炮、1门20毫米防空炮、1挺7毫米机枪、7具21英寸(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艏6具,艇艉1具,备弹13枚)。编制人员48人。
  在英以双方顺利签署采购合同后,卡梅尔·莱尔德船厂根据以色列入的要求对两艘潜艇进行了改装和设备翻新。随后,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为这两艘潜艇重新起了希伯来名字——“基石”号被命名为“塔宁”号(INSTanin),“热血”号被命名为“拉哈伯”号(1NSRahav)。它们都是《以赛亚书》中远古海怪的名字(见《以赛亚书》第51章第9节)。
  “塔宁”号子1959年8月挂上以色列大卫六角星旗交付给以色列海军,“拉哈伯”号也在不久后交付。但这两艘潜艇并没有马上回到以色列,而是在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了长时间的设备测试、行驶测试和下潜测试。1959年11月,“塔宁”号离开朴次茅斯驶向 它的新家——以色列海法港。1959年12月16日,以色列海军的第一艘潜艇“塔宁”号在艇长约塞尔·多尔的指挥下驶入海法港,以色列海军的历史被翻开了新的一页。6个月后的1960年6月16日,“塔宁”号的姊妹艇“拉哈伯”号在艇长哈达·基姆奇指挥下抵达海法。
  由于这两艘S级潜艇都是战前设计,在1945年完成建造的,它们的技术在20年后的60年代已经显得落伍。艇上的条件很艰苦,尤其是在温暖的地中海气候下,潜艇内的温度有时可以达到40摄氏度;发动机噪音很大;通气管必须依靠手动升起。尽管条件艰苦,设备原始,但这两艘潜艇还是在六日战争前就作好了战斗准备并参加了一些秘密行动。
  “塔宁”号参加了六日战争,它运载海军突击队员攻击了埃及重要港口城市亚历山大。战斗中它向一艘埃及的单桅帆船发射了鱼雷以测试鱼雷的效果,但随后便被埃及海军发现,招致一顿深水炸弹的攻击。“塔宁”号被炸伤,尽管如此,它的艇员们还是非常兴奋的在他们的潜艇部队徽章上加上标志参战的红色战斗徽章。“塔宁”号的指挥官——亚伯拉罕·多尔少校得到了以色列国防部颁发的“勇敢”勋章以表彰他在攻击亚历山大港的功绩。
  六日战争后不几年,这两艘潜艇都退出了现役。“拉哈伯”号被卖给了拆船厂,而“塔宁”号成了以色列海军的鱼雷靶舰。与此同时,新一代潜艇进入了以色列潜艇部队。
  
  悲伤的T圾
  
  在2艘S级潜艇来到以色列的5年后,以色列海军决定扩大它的水下舰队,再从英国购买2艘潜艇(后来又追加了第3艘)。这样,又有3艘英国老旧的二手T级潜艇挂上大卫六角星旗驶入了东地中海。
  T级潜艇是英国皇家海军在二战期间建造的远洋潜艇,它是作为P级潜艇的后续型号建造的,通常被认为是P级潜艇的替代者。T级潜艇排水量为1090吨,比O级、P级和R级低了大约400吨,但除了水面速度外,其他任何方面的性能都更优秀。而且较小的排水量意味着它不需要很大功率的发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风险和研制难度。
  T级潜艇也有3个批次,每个批次的尺寸几乎完全相同,只是一些细部结构做了调整。第1批次16艘T级潜艇被有意安装上各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以评估不同型号潜艇柴油机的性能。二战的爆发终止了这项庞大的评估计划,随后建造的T级潜艇全部装上了维克斯公司研制的柴油机。第1批次的T级潜艇全部采用铆接结构,其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艏8具,艇舯部2具)全部只能向前发射。第1批次T级潜艇的另一个弱点是艇舯部两弦固定向前的外置鱼雷发射管,外置鱼雷发射管被一个球茎状的外壳包起来,这样的结构必然导致艇艏涡流增大,实际使用中证明这会阻挡潜望镜的视野;第2批次T级潜艇修正了这个不妥的设计。2具艇舯部的鱼雷发射管可转向艇艉发射,在艇艉中轴线上增加了1具鱼雷发射管,这些措施平衡了艏艉火力,增大了潜艇的作战弹性。第2批次的多艘T级潜艇都将压载水箱改成了燃料箱,以此增大了航程并在远东服役。它们的燃料携带量也从132吨增加了230吨,水面续航力从8000海里增加到11000海里(10节航速)。增加的续航力很大地提高了其作战能力,改装后的T级潜艇可以离开基地前往巡逻水域执行1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的巡逻任务。T级潜艇乃至英国潜艇舰队的自持力纪录由“坦塔罗斯”号(HMS Tantalus)保持,长达56天,其中40天是在任务水域执行巡逻;第3批T级潜艇在指挥塔后方靠近艇艉处安装了1门20毫米防空炮,该型防空炮直接移植自皇家空军战斗机上使用的航炮。此后,所有的T级潜艇都接受了这个改装,安装了防空火炮。第3批次的T级潜艇有一部分采用了焊接结构,将铆接改为焊接可在不改变艇体材料的情况下增强结构强度。
  T级巡逻潜艇在二战期间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海上行动,表现优异,尤其在反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13艘T级潜艇击沉了13艘轴心国潜艇——6艘意大利潜艇、4艘德国潜艇和3艘日本潜艇。但是T级潜艇也遭受了很沉重的损失,共有16艘T级潜艇被击沉,大部分都在地中海的战斗中损失,这也充分说明了地中海复杂的浅海环境不太适合大型远洋潜艇作战。T级最后9艘潜艇的建造在1944年被取消,代之以更先进的A级潜艇,后者更加强调在类似太平洋的辽阔海域中的远洋巡逻能力,因为二战虽然尚未结束,但至少地中海已经没有轴心国的舰只了。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剩余的T级潜艇和S级潜艇与新建的A级潜艇一起成为英国皇家海军水下舰队的支柱。
  1951年-1956年间,T级潜艇接受了中期寿限改进。采用铆接结构建造艇体的“天才”号、“貘”号、“蛀船虫”号、“不倦”号、“标志”号、“图勒”号和“都铎”号接受最新的改进。指挥塔上安装了新的水平舵、潜望镜、雷达天线等设备;所有甲板炮和附加的鱼雷发射管都被拆除以在不改变发动机功率的情况下改善水下航速;8艘焊接结构的T级潜艇也接受了大改,其耐压艇壳从发动机舱部位切开,艇肿部加焊了一段12~20英尺长的舱段。改装的目的是使它们可以容纳更多的电池组和更大柴油机。“战衣”号、“脚尖”号、“王牌”号和“权杖”号增加了20英尺的艇身;“缄默”号加长了14英尺;“塞莫皮莱”号、“图腾”号和“特尔平”号加长了12英尺。所有甲板炮和附加的鱼雷发射管也都被拆除。T级潜艇的尺寸和外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色列购买的3艘T级潜艇分别是“特尔平”号、“图腾”号和“权杖”号,均属于第3批次的T级潜艇,在20世纪40年代完成设计。它们的吨位比S级更大,速度更快,现代化程度也更高一些。这3艘潜艇全部在德文港船厂完成建造,并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回到船坞中接受了现代化改装。耐压艇壳的长度增加了12英尺,甲板炮被拆除,增加了2台发电机并加装了全新的水平舵和甲板。
  以色列海军购买了这三艘潜艇后将其重新命名为“黎凡塞”号(Leviathan是《圣经》中象征邪恶的海怪)、“达喀尔”号(Dakar)和“海豚”号。其中前两艘在朴次茅斯接受了改装,“海豚”号则在以色列进行改装。每艘艇的改装都耗费了18~24个月时间。在此期间,以色列海军潜艇兵们在朴次茅斯接受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培训。
  1967年6月初,“黎凡塞”号完成改装并驶往苏格兰进行海试。此时,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中东,“黎凡塞”号的艇长泽夫·奥莫格接到命令装上12条鱼雷立即返回以色列。1967年5月25日,“黎凡塞”号离开苏格兰,但在航行到爱尔兰外海时,2名潜艇艇员失踪。雅可夫·塔米尔和杰森·本·耶胡达在午夜的甲板值勤时被浪头打下了海,所有 搜救都失败了。雅可夫·塔米尔的尸体在3周后出现在爱尔兰海岸。1967年6月12日,“黎凡塞”号抵达海法,但它紧赶慢赶也没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1天后,六日战争即宣告结束。
  “达喀尔”号的改装工作仍在继续,预定在1968年初离开朴次茅斯,而“海豚”号也将在紧随“达喀尔”号离开,返回以色列接受改装。在从朴次茅斯返回海法的途中,以色列海军司令部与“达喀尔”号失去了联络。“海豚”号立即赶往出事海域搜索“达喀尔”号的踪迹,搜索未果后,1968年2月5日,“海豚”号进入海法港。因为“海豚”号的到达十分秘密,因此导致传言说“达喀尔”号已安然返航。但是这个给人希望的谣言很快就被澄清了,“达喀尔”号肯定是沉没了,悲痛淹没了以色列。在这场全国性的悲痛中,只有5个家庭在欢庆,他们的孩子在出发前不久被从“达喀尔”号调到了“海豚”号上,从而死里逃生。
  “达喀尔”号失踪后,由于原因不为人所知,它的姊妹艇在使用上都被做了严格限制。尽管如此,所有的潜艇还是参加了六日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长时期消耗战。它们被派往海上执行监视和其他一些深入敌方领海的高度机密的任务。
  然而,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爆发时,“黎凡塞”号被严禁下潜,而“海豚”号更在海法的干船坞内被拆毁。这便是以色列海军T级潜艇的最后悲歌。“黎凡塞”号在1973年退役成为实验改进型鱼雷的靶舰,“海豚”号在1975年8月退役后被拖到西奈半岛北部海岸作为码头使用。以色列海军的T级潜艇时代结束了。
  
  海浪级——德国方案、英国建造
  
  在失去“达喀尔”号后,一个事实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这些以色列从英国购买的二战时期建造的二手潜艇已经时日无多了。尽管S级和T级潜艇对于以色列海军水下舰队的创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们都老了,频繁的设备故障和大面积的金属疲劳长时间困扰着以色列海军。更重要的是,经过了一个病急乱投医,先解决有无问题的年代后,以色列海军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审视自己所面临的作战环境。尽管现实有点残酷,但以色列海军仍然清醒的得出了结论——地中海的浅海环境和复杂的海底地形决定了大型潜艇在这里找不到用武之地,能在这片海域里称王的是那些小吨位、高机动性的现代化小型柴电潜艇。以色列将不再需要远洋潜艇,更不会再需要二战时期的老潜艇了。它需要的是更新、更小、更敏捷、更现代化的潜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以色列国内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国防军的预算也更加充足,足以支撑其向欧洲和美国采购最新型的武器装备。以色列海军开始对欧洲国家的小型常规潜艇进行性能评估和筛选,最后他们相中了德国HDW集团的杰出作品——206A型柴电潜艇。德国HDW集团在战后德国最主要的潜艇制造商,正是它的存在使德国保持了自二战以来在常规潜艇方面的技术优势。HDW集团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建造了205型潜艇,随后又在此基础上改进研制了206型潜艇。206型柴电潜艇是一种水面排水量450吨,水下排水量498吨的小型潜艇。艇长48.6米,宽4.6米,吃水深4.5米,水面最大速度10节,水下最大速度17节,水面续航力(5节巡航速度)4500海里。编制人员22人,可携带8'-21枚533毫米鱼雷和2个外部水雷容器(每个携带12枚水雷)。装备了汤姆逊CSF公司的卡吕普索-Ⅱ水面搜索雷达,汤姆逊—辛特拉公司的DUUX-2声纳和阿特拉斯公司的Elektronik-410A4声纳。206型潜艇的首要任务是反水面舰艇,除此之外还具备远程巡逻、反潜、布雷和侦察能力。由于它的小尺寸和良好的承受深水压力的能力,206型潜艇非常适合在浅水水域作战,水下20米深度安静待机是它最拿手的作战模式。HDW集团在20世纪70年代共为当时的西德海军建造了17艘206型潜艇。随后,HDW应德国海军的要求继续改进206型潜艇,在建造时使用了强度更高的钢材,以增强其抗水雷的能力,换装了阿特拉斯公司的ElektronikDBQS-21D型声纳,采用了DMT的Seeal-3型鱼雷。1973~1975年间共有14艘206A型潜艇进入现役。而原来的206型潜艇也有12艘在1987~1992年接受了全方位的改进,升级到206A型水平。到1998年底,德国海军潜艇舰队还拥有16艘206型和206A型潜艇。206A型潜艇可以称得上是那个年代最优秀的柴电潜艇之一,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当时的西德政府不敢公开向以色列出售潜艇这样的进攻性武器。但是西德政府向以色列人承诺,只要后者能够找到非德国的制造商,HDW集团可以提供206A型潜艇的全套建造图纸。最终以色列入与英国维克斯造船厂达成协议,由后者根据德国方面提供的图纸为以色列建造3艘潜艇。在开工建造之前,以色列海军的工程师和潜艇部队军官前往英国,协助建造工作,他们带去了以色列海军的具体意见,这也是以色列海军首次较深的介入外购舰艇的建造。
  这3艘新型潜艇被命名为海浪级潜艇(GALclasssubmarines,Gal在希伯来文中是海浪的意思,同时也是所有以色列年轻男女的共称。巧合的是,以色列第一代潜艇艇长、第三任潜艇部队指挥官亚伯拉罕·多尔的儿子也叫盖尔,亚伯拉罕·多尔亲自领导了海浪级潜艇项目,他的儿子盖尔·多尔后来子承父业,成为潜艇军官,恰好就在和他名字同音的海浪级潜艇上服役)。3艘潜艇的首艇被命名为“海浪”号(INS Gal),另2艘则沿用了以色列最初2艘潜艇的名字——“塔宁”号和“拉哈伯”号。
  由于海浪级潜艇是完全按照以色列海军的实战需要来建造的,因此其尺寸比德国建造的206A型更大,艇长48.9米,宽4.9米,水面排水量达到600吨,水下排水量达660吨,差不多比206A型潜艇重了1/3。由于潜艇自动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其编制人员仅为23人,是T级潜艇的1/3。巡逻半径缩短以适应近海防御的需要。尽管尺寸较小,海浪级潜艇由于安装了当时先进的装备和武器,因此其战斗力不可小噱。
  海浪级首艇“海浪”号,在1976年12月抵达海法,第一任艇长是以色列·勒谢姆,此人后来成为以色列潜艇部队的第5任司令官。“塔宁”号在1977年7月回到以色列(艇长多容·阿米尔上尉),“拉哈伯”号在同年12月加入水下舰队(艇长阿米拉姆·埃耐特)。
  这是以色列海军第一次同时拥有3艘全新的现代化潜艇同时在役。海浪级潜艇的服役恰逢以色列北方局势紧张,以色列国防军与巴解组织频繁发生冲突之时。不久,所有的3艘潜艇都参加了战斗。这3艘潜艇和它们的艇员在 以色列海军编年史上写了最光辉的一页。虽然关于这些潜艇参战的行动仍属高度机密,但以色列官方已经认可了潜艇舰队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
  潜艇部队作为以色列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队参加了1982年的“加利利的和平”行动。海浪级潜艇在战争中证实了亚伯拉罕·多尔以及其他参加了该项目的人们是多么的英明。一种小型、敏捷、高机动性、乘员更少而现代化程度更高的潜艇正是以色列所需要的。
  1983年,美国向以色列出售了捕鲸叉反舰导弹及其火控系统,它们立即被加装到海浪级潜艇上,随着1987~1988年新的NT-37E鱼雷取代老旧的MK-37鱼雷,海浪级的攻击力得到极大提高。1994~1995年,海浪级接受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改装,换装了全新的声纳和火控系统。
  由于以色列长期身陷反恐战争的泥潭,导致其潜艇部队的出勤率和任务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国家潜艇望尘莫及的。形势的发展也一再证明了以色列还需要性能更先进的潜艇。20世纪80年代初,海豚级潜艇计划被提上议事日程。从1976年至今,“海浪”级潜艇已经服役超过20年,它们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荣誉。尽管3艘现代化海豚级潜艇已经服役,但海浪级仍然留在海军序列中,继续着它们的使命。
  
  海豚级
  
  20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海军开始评估和计划用新型潜艇替代海浪级。以色列海军要求第四代潜艇必须按照海军的特殊作战要求量身定做。经过长期的评估和调查后,德国被选中为以色列建造新型潜艇。当时的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扎克·拉宾批准了这个计划,1989年8月以色列与两家德国船厂签订合同,海豚级潜艇计划正式启动。
  以色列国防军高层对海战的了解很少,更不会有一整套完整的海上战略。德国方面为海豚级开出的单价非常高昂,达3.4亿美元。当它开始被列入预算时,以色列海军第一次感受到经费的紧张。1990年11月,由于沉重的预算负担,以色列国防军参谋总长——埃胡德·巴拉克,后来的以色列总理和新任国防部长摩西·阿伦斯决定放弃海豚级潜艇计划。然而3个月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以他的方式拯救了海豚级计划。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以色列被西方国家要求保持克制,尽管每天晚上都有“飞毛腿”导弹落在以色列的中心城市。数周的时间里,以色列市民被迫带着防毒面具呆在防空洞里。以色列决定按照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要求行动,对伊拉克不实施报复。
  战争期间,有德国公司被指控帮助伊拉克生产化学武器,一时间,德国和以色列国内舆论大哗。为了平息高涨的反德情绪,安抚时刻受到“飞毛腿”导弹威胁的以色列入,同时也是为了保持德国造船厂的开工率,德国总理科尔决定同意为以色列免费建造2艘新的“海豚”级潜艇(1995年初,德国和以色列达成协议,追加订购第3艘,建造费用双方平摊)。
  “海豚”级是20世纪末世界上最先进的柴电潜艇之一。它由蒂森北海工厂船厂和基尔的HDW船厂建造。海豚级在基本结构上类似德国海军的212型,但是增加了一个提供潜水人员进出的舱段,以适应经常使用蛙人进行特种作战的以色列海军需要。海豚级水上排水量1454吨,水下排水量1720吨,长73米,宽9.5米,吃水6米,水下航速21.5节,作战潜深300米,最大极限潜深350米,乘员35人。“海豚”级自持力达到60天;通气管状态下(4或8节航速)航行续航力分别为14000与8000海里,并可在水下以20节的最高航速持续冲刺一个小时。海豚级潜艇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其电子系统由以色列国内的防务公司研制,包括塔蒂朗公司、IAI(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埃里萨公司、埃尔比特公司和拉达公司。它的声纳由低频声纳和被动声纳组成。它的综合火控系统可以跟踪和评估多个目标。海豚级潜艇在尺寸上可说是世界上最小型的潜艇之一,但它们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敏捷、最灵活的水下战舰。和以色列的电子产品公司的合作给海豚级潜艇带来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数据处理器,有利于将武器装备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很低的噪声和热量特征加上流线型的艇体使的这种柴电潜艇很难被发现。
  从1998年底到2000年初,“海豚”号、“黎凡塞”号和后来的“泰库玛”号,仍然悬挂着德国国旗,开往挪威港口克里斯蒂安森。从马维卡海军基地出发,它们在挪威海域进行了广泛的水面和潜航测试。
  1999年7月25日,在到达海法港两天前,“海豚”号浮出水面,通过了它的前辈“达喀尔”号失事沉没的海域。舰队司令和“海豚”号艇长在水面上放下了花圈。“海豚”号的艇员们扔下了69朵鲜花,以纪念在那次海难事故中丧生了69名艇员。
  1999年7月27日,“海豚”号到达了它的母港。以色列海军水面舰队和2艘海浪级潜艇列队在海法湾口欢迎“海豚”号的到来,并护送它进入泊位。4架F-16战斗机带来了以色列空军的祝贺。以色列总统、总理和三军总参谋长都莅临欢迎“海豚”号进入海法港的潜艇码头。海豚级潜艇的到来揭开了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历史新的篇章。
  
  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共拥有3艘海浪级潜艇和3艘海豚级柴电潜艇,完全可以承担起保卫以色列海上交通线,保护其海岸线的任务,甚至具备一定主动攻击能力。其潜艇不仅可以反舰、反潜,经过改装的海豚级潜艇还可发射带核战斗部的潜射巡航导弹,简直称得上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弹道导弹潜艇。在整个东地中海,没有哪支海军在潜艇实力上可以望以色列海军之项背。
其他文献
为了武力对抗祖国大陆,台军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筹划发展导弹艇,曾在70年代初借用韩国图纸生产了多用途导弹艇,后来又借助美国的技术支持生产“龙江”级导弹艇。但这种导弹艇没有批量生产和部署,只服役了2艘。1977年,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仿照以色列“德沃拉”级导弹艇,自行研制“海鸥”级导弹艇。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艘“海鸥”级导弹艇投入使用,后来陆续共建造了50艘。为了汰旧换新,提升海上作战能力,
期刊
《简氏防务周刊》:解放军要换3000架战机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前报道说,尽管解放军在最近的十多年间通过各种努力装备了部分新型战机,但空军仍有超过3000架战斗机面临退役。因此,空军现代化的担子仍然很重。  据香港《星岛日报》日前援引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透露,解放军空军现有300余架先进的俄式和国产战斗机,这些战机都配备有完善的武器系统。  然而,空军领导人还将面对如何应对超过300
期刊
“瑞金”号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600吨级的小型运输船,战后作为剩余物资廉价出售给中国招商局轮船公司,命名为“江通”号,另一艘同型船被命名为“江达”号。1949年5月解放军攻占上海之后,新组建的华东军区海军就从招商局接收了“江通”、“江达”两船。在1950年4月23日于南京江面举行的命名大会上,“江通”被命名为“瑞金”号,“江达”被命名为“兴国”号。船上加装了2门美式76.2毫米高平两用舰炮,2门37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冷战逐渐达到高潮,美苏核潜艇在世界大洋中的激烈对抗举世关注。但在60年代,苏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实力悬殊较大,苏军太平洋舰队尚未装备核潜艇,没有航母,只能积极使用柴油潜艇,挖掘潜力,与美军太平洋舰队核潜艇、航母编队展开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激烈对抗。  1962年古巴危机爆发时,美国海军各舰队进入高度战备状态,苏联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积极行动,尚未装备核潜艇的太平
期刊
陆战平台是各型谱坦克、自行火炮、步兵战车的统称。现代陆战平台的主要电子信息系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构成:在20世纪70~90年代是数字式火力控制系统,90年代至今发展为火力控制系统和车载指挥控制系统;而未来,陆军各型战车将整合成多种型谱的有人、无人战斗平台(美军称之为“未来战斗系统”),除发展火力控制、指挥控制等系统外,还要增加网络通信等功能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是现代陆战平台中发展最快、最
期刊
1942年2月2S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个月,在浩瀚的大洋上,一艘四烟囱、平甲板的老式驱逐舰孤零零地从圣涎岛飞鱼湾起锚,开往正遭到日军进攻的荷属东印度。这艘式样有些过时,却依然整肃的老舰,就是美国海军的“英格索尔”号驱逐舰。该舰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爪哇北部的特杰拉特杰普,任务是运送一批飞行员和机械师去增强那里的空军力量。但不幸的是,这艘驱逐舰从此却杳无音信。它既没有抵达目的地,出没有回到飞鱼湾。它
期刊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海军研发了一种舷号为2208的新概念快艇,这是一种高速穿浪双体船型的快艇,非常新颖,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穿浪型双体船是澳大利亚双体船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速商用运输船,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海运业对高速海运的需要。在东帝汶维和行动中,澳大利亚海军将其征用来做运兵船,航渡途中,该船以45节的高速把骄傲的美国海军舰艇远远地抛在了后边,令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只能望“
期刊
中国军事新闻一直是境外大小媒体热炒的焦点。7月10日出版的美国《国防新闻》周刊相当耸人听闻地报道说,中国今年年底即将部署第一批60枚“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此型导弹可装核弹头,射程涵盖全欧或美国本土,未来将成为“白宫决策的影响因素”。这一报道刊出后,立即引起台湾岛内、印度和韩国等国媒体的关切。  7月10日的美国《国防新闻》刊发了标题为《中国加速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的报道。这篇文章说,中国目前
期刊
编者按:本文摘自日本《SAPIO》杂志。刊登该文并不表示本刊赞同或证实作者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海军装备的潜艇数量目前位列世界第三,技术水平也是最参差不齐的。从上世纪50年代老型号到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型号的潜艇都同时在中国海军中服役。在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之时,中国的潜艇力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役常规潜艇    常规潜艇是中国海军主要作战力量,数量庞大的潜艇是亚太地区安全最有分量的砝码。奉行
期刊
编者按:为执行台军“精进案”裁减员额目标,原本计划在今年11月1日才降编的台军陆、海、空军三军“官校校长”、“教育长”、“政战主任”官阶提前降编,并引发台军重要人事大调动。其中,现任“海军官校校长”、陈水扁办公室前侍卫长申伯之调升“海军副司令”最受人瞩目。此时,已经在台军推行两年多的“精进案”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本文将对台军“精进案”全方位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2004年1月1日,就在新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