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意义、困境与实施路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大学生自身创业经验不足、组织管理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缺乏、市场观念比较淡薄、创新创业能力较低等,已成为阻碍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巨大瓶颈。为此,可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认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业能力;创新教育;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16-01
  在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创新创业的口号和实践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大高校更是积极响应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不少高校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各种创新创业社团也如雨后春笋。然而,高校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做好诊断、找出原因、寻找出路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点。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能够缓解就业压力。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就越来越严峻。在此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
  2.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能够使其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自主创业便是他们追寻的可选之一,经济利益的流动性和社会地位的快速提升性,使得很多大学生放弃就业而投向创业,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获得极大发展空间的机遇。创业空间的自由无约束,锤炼了大学生在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及艰难险阻时的各种创业能力,同时也对创业者完善自我人格大有裨益。
  3.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正处于创新创造力焕发的旺盛期,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教育严重缺失。因此,我国也需要加速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才能。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1.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是以一种新思维、新发明为特征的动态实践过程。多数大学生的受教育理念仍然较为传统,不是主动学习以求创新为自己所用,而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消极理念。多数大学生在自信心、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抗压能力上表现出普遍的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
  2.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第一,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不少校内导师和相关行业接触不多,必然缺乏实践经验,而对创新创业的指导,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校外导师缺乏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校外导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教学技能训练,作为信息的传播者,缺乏传递知识的教学技能,教学信息传播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第三,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必然带来学科融合不足的问题,而对创新创业的指导恰恰需要在多学科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多学科教师的共同作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和专业培养相联系,多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其内容缺少专业性、系统性,表现形式单一。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引路人,却并没有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上给予学生很好的指导和培育,师生共同面临着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空白体验,是教育体制设置中一块急需补齐的短板。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1.加强教育理念灌输。
  第一,学习型教育和发展式教育相统一。教育理念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前行的核心力量。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理论、方法的学习与理解,也要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帮助学生挖掘其自身潜力,努力强化学生的开拓精神与自主能动意识,引导、培养其成为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第二,知识传授与实践体会相统一。知识的传授强调的只是认知的结果,实践关注的是学生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学生能够真正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创新与创造,即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2.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认知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存在着创业意愿,一个人的创业特质会影响创业意愿,而创业特质主要表现在学生面对创业失败所能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业特质有利于其创业意愿的强化和创业行为的持久。其次,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认知的提高,不是简单的抽象累加而来的,而是需要教育文化与社会文化等多种形式的熏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创业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满足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要,又要注重学生创业的自信心与内驱力的养成。
  3.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1)在课程设置上要采取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开设创业基础、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基础课程。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则要进行深入教育,结合不同的专业背景,开设选修课,对其进行深入的专业辅导,活用导师制,兼顾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个体化差异,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2)慎重选择教材,鼓励学校自行开发校本教材和网络教材。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自行编撰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本土教材,结合学校近年来创新创业的经验成果,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导者,編撰适合学生成长和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的创新创业教材,提供针对性强、接地气的指导,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四、结语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教育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崭新领域,也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内在需要。高职院校应着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统娟.解决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创新策略研究[J].职业时空,2016(4).
  [2]吴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3]吴忠宁,汪保安.全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和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
其他文献
血管生成是人体许多生理病理过程的基础,细胞表面受体整合素家族是调节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与细胞外基质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配体结合后,传导细胞内外双向信号,从而在血
【摘要】法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法律的时间教学这个环节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很好的检验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成果,还可以提高他们法律职业的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校教育的重点要放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的法律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现行法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本文主要探讨了现行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一些弊端并
【摘要】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思维方式的不同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差异之一,本文力从否定结构的视角探讨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否定结构;整体思维;分析思维;客观思维;主观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07-01  英语否定结构是初学英语者的一大难题,即使是学了英语很多年的资深学习者也常常被弄得云里雾里,本文
【摘要】文章针对大学物理等厚干涉实验进行了教学讨论。增加了该实验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实际应用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09-01  光的本性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等厚干涉实验各高校普通物理实验的一个经典实验,这一实验是光的干涉实验,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本文试图从激发学生兴趣,开
近年来,由于环境分析工作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水质自动分析仪器,这些仪器在环境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砷作为有毒物质在水质监测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对砷污染的调查及常
铝板带材的厚度公差,是冷轧板带的重要质量指标。厚控系统的好坏对于减少板带材的厚度超差废品、提高成品率、减少金属消耗关系很大;轧机采用较好的厚控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经
【摘要】随着我国在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内教学改革的深入,构建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建设的呼声更高。为了能够全面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的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教研人员,必须要深入研究“双一流”的建设理念以及建设内容,并发挥院系的支撑作用,以此奠定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基础。  【关键词】双一流;理念;行动;院系  【中图分类号】G
在脂肪组织中存在着组织特有的前体细胞,并能分化演变成各种各样的细胞,这些前体细胞称为“脂肪来源十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它在细胞基础疗法中的应用是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1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并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瘤体均不同程度
【摘要】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成败。文章结合实际,提出通过强化学科领导队伍建设、狠抓师德教育、改革教师考核体系、培养“多能型”师资队伍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全院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14-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