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疫情 财税政策 组合 减税降费 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对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给国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积极开展引导和管理,在群众的配合、努力下终于取得胜利。但如何巩固抗疫成果,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成为了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的“积极效用”,从近期和远期共同思考,深入对财政政策进行完善和调整,同时也要持续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推动其更好地发挥活力,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疫情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冲击,短期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难以得到提升,各个行业的发展也会陷入困境中。不过从长期来看,疫情又可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机遇,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带来助推力。
(一)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在疫情防控严峻的时期,居民的社会生活几乎接近于“停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降低,国内需求大幅缩减,因此经济发展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2020年1月至2月期间,我国商品零售额为47936亿元,同比下降了大约17.6%;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了3%;餐饮业应收同比下降达到43.1%。由這组数据可以发现,疫情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较大。而从出口层面来看,因为疫情的原因,停工停产更为严重,在2020年1月至2月期间货物总体进出口同比下降9.6%,其中进口下降幅度为2.4%,出口下降幅度为15.9%。从供给层面而言,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降低,很多行业供给也出现了过剩的现象。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发现,在2020年2月份我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35.7%、29.6%,综合数据为28.9%。在疫情的作用下,我国很多行业订单数量出现了负增长现象,这体现出消费萎缩的影响逐渐开始向产业链上游传达,很多企业受到这一影响,开始对物资采购规模进行减缩。
(二)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并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双向的。其对经济的正向影响体现在给抗风险能力强、资本充足、经营发展状况好的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能够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有利作用。在政策的支持鼓励下促使小微企业转型、创新,走出企业发展困境。此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善,市场经济发展也会蕴含着新的动能,疫情过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更为规范。
二、进一步实施和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
战“疫”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应当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其作用得到更为明确的体现。
(一)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对财政政策进行调整
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关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要确保现有的财政政策既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为经济的后续发展、顺利复产复工等提供有利作用。从近期来看,要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势作用。如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实施定向直接补贴,对其临时性困难进行克服,推动其更好地生产物资,以缓解社会对医疗物资的需求矛盾。针对于中小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政策,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虽然这些措施我国已经在逐步实施,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实施的力度和效果。从远期来看,首先,要引导企业分批复工复产。当前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复工复产,降低因为企业的长期停摆对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结构性损失。其次,有效开展兜底管理,并与国家阶段性战略相适应。为了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国家要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对该地区的企业提供全面的扶持,有效补充短板。最后,明确重点可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储备新动能。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促进国家基础建设以及重大工程的开展,并提升在应急物资、医疗等行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5G网络等建设进度。要在对重大产业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全面性分析,结合国家的整体形势构建新的产业集群,以引导消费与产业的全面升级。
(二)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力量,提升政策的科学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L”型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原有的综合性刺激政策已经无法发挥有效作用,这就需要政府注重政策的精准化引导与实施,通过中央与地方的结合,对政策进行有效落实。精细化政策的实施需要保持前瞻性,并对基础进行稳固,但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需求与供给不相符的情况,人们的需求更为多样化、个性化,而批量化、粗放化的供给已经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所以出现了供需错位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关注精细化政策的实施,将重点放在公共风险防范以及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将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总结,持续推动结构优化,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益。
(三)有效实施绩效考核,进一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要想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构建责任分配到位、科学性高、合理性强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要对我国政府在2020年2月份出台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进行科学运用,对其评价方式进行健全和完善,而且还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应急管理财政体系。通过这次疫情能够了解到,我们当前在财政管理方面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体系,在救灾资金的取得、分配、使用等多方面都没有构建能够追溯的、常态化的、制度化的评价体系,因此应当吸取教训,进一步提升财政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从绩效考核监督层面而言,可以从专项债券入手开展全周期绩效评价工作。事前要在特定平台中对待发债项目进行公示,事中则要实时公开不同阶段的资金运用状况、投资情况等,而在项目推出之后,则要聘请对应的审计机构开展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公示。从应急资金绩效考核层面而言,政府应当建立应急资金管理的统一账户,对不同级别财政拨出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如与红十字会、民政部门等进行联合,构建对应急物资分配情况进行公示的平台,并引入物资追踪系统,及时对每一笔救灾物资的运用情况、去向等进行追踪,为后期稽核、审计等提供便利。 (四)加强基础建设
未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当做好未雨绸缪,提前结合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财政政策,以更好地对经济“泡沫”进行刺激,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的转型与升级。要提升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注度,有效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实现虚拟化智能服务对人工服务的代替,以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提升对基础建设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全面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使投资主体有更高的基础建设积极性。通过本次疫情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基础建设并不是十分完善,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政府应当提升对基础建设的力度,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持续对城市基础建设进行完善,这样不仅能够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基础建设无法满足需要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更好发展。
三、有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政府有效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我国,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联系紧密,所以在减税降费实施中,税务部门一直发挥着优势作用。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在税率式、税基式、延期缴纳、税额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过为了进一步发挥减税降费政策的作用,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延期缴纳税款的操作办法以及审批权限
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对受疫情影响显著的,面临严重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进行归类和备案,并对其进行核准,以做出延期缴纳税款的决定,促进企业更好地对资金压力进行缓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当前我国这种类型的中小企业要想申请到延期缴纳税款,往往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如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进行审批,而且延期的时间最长不可高于三个月。
(二)制定针对性的财税政策
疫情的影响是广泛的,规模巨大的,为了更好地对经济发展进行恢复,政府要制定针对性的财税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扶持。这就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衡量标准,严格制定衡量指标,对各个企业受疫情影响的大小进行衡量,根据对应的影响程度、标准等对企业实施不同的财税政策。如,首先要按照規模对企业大小进行划分,然后将疫情影响程度作为标准进行划分,以提升财税政策的针对性,使其有更广阔的覆盖面。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度,在对亏损期限以及缴税期限进行延长的同时,根据情况为其提供一次性政策补贴,并对中小企业的社保金额进行减免,更好地帮助其渡过难关。
(三)加强数据分析,为国家制定决策提供全面参考
我国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掌握着企业的多种数据信息,如注册数据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等,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经营数据信息掌握得更为全面,因此其应当充分对这些信息进行运用,以便为国家制定决策提供更为有利的作用。如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规模、注册行业情况等分析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对本辖区中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清晰了解,及时做好数据汇总。由于日常运行中,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所掌握的数据信息并不能完全对中小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清晰反应,所以,还需要借助于新的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以促进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科学。如运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全面而详细对企业情况进行了解,做好多方面数据信息的统计和备案,以便为国家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
(四)提升财税部门工作者的综合技能
财税部门工作者的综合技能高低直接影响了财税政策的实施效益。在疫情背景下,要想积极推动财税政策的更好发力,就应当想方设法提升财税部门工作者的综合技能与素质。第一,定期对财税人员开展培训,使其不断提升对财税政策运用的意识。要通过培训使财税人员认识到自身在财税政策落实中所发挥的作用,并积极主动地对政策进行推广,促进政策效用的提升,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这些政策优惠。第二,定期对财税人员开展考核,明确其对政策运用的情况,分析政策运用是否科学,财税人员是否有较高的突发问题应对能力。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财税人员实施奖惩,使其更积极主动地提升综合技能与素质,积极为国家的财税政策落实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疫情的缓解,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恢复,但疫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短时间内要想使经济恢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多种政策,且有效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这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是有利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积极的财税政策发挥的作用还相对较弱,亟待进一步提升其成效,深化改革成果。本文在对这一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先富.对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财税政策支持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0(23):148-149.
[2]卢仙华.新冠疫情下减税降费政策对中小企业税负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4):47-49.
[3]辛丽娟.疫情背景下的财税政策研究[J].当代会计,2020(13):1-2.
[4]朱海龙,唐辰明.后疫情时期我国社会保险的刚性与弹性——“费与税”的类型化构建[J].探索与争鸣,2020(6):97-106+159.
[5]补国苗,郑世成.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财税政策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1):116-119.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中心支行
新冠肺炎疫情对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给国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积极开展引导和管理,在群众的配合、努力下终于取得胜利。但如何巩固抗疫成果,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成为了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的“积极效用”,从近期和远期共同思考,深入对财政政策进行完善和调整,同时也要持续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推动其更好地发挥活力,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疫情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冲击,短期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难以得到提升,各个行业的发展也会陷入困境中。不过从长期来看,疫情又可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机遇,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带来助推力。
(一)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在疫情防控严峻的时期,居民的社会生活几乎接近于“停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降低,国内需求大幅缩减,因此经济发展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2020年1月至2月期间,我国商品零售额为47936亿元,同比下降了大约17.6%;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了3%;餐饮业应收同比下降达到43.1%。由這组数据可以发现,疫情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较大。而从出口层面来看,因为疫情的原因,停工停产更为严重,在2020年1月至2月期间货物总体进出口同比下降9.6%,其中进口下降幅度为2.4%,出口下降幅度为15.9%。从供给层面而言,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降低,很多行业供给也出现了过剩的现象。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发现,在2020年2月份我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35.7%、29.6%,综合数据为28.9%。在疫情的作用下,我国很多行业订单数量出现了负增长现象,这体现出消费萎缩的影响逐渐开始向产业链上游传达,很多企业受到这一影响,开始对物资采购规模进行减缩。
(二)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并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双向的。其对经济的正向影响体现在给抗风险能力强、资本充足、经营发展状况好的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能够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有利作用。在政策的支持鼓励下促使小微企业转型、创新,走出企业发展困境。此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善,市场经济发展也会蕴含着新的动能,疫情过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更为规范。
二、进一步实施和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
战“疫”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应当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其作用得到更为明确的体现。
(一)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对财政政策进行调整
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关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要确保现有的财政政策既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为经济的后续发展、顺利复产复工等提供有利作用。从近期来看,要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势作用。如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实施定向直接补贴,对其临时性困难进行克服,推动其更好地生产物资,以缓解社会对医疗物资的需求矛盾。针对于中小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政策,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虽然这些措施我国已经在逐步实施,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实施的力度和效果。从远期来看,首先,要引导企业分批复工复产。当前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复工复产,降低因为企业的长期停摆对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结构性损失。其次,有效开展兜底管理,并与国家阶段性战略相适应。为了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国家要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对该地区的企业提供全面的扶持,有效补充短板。最后,明确重点可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储备新动能。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促进国家基础建设以及重大工程的开展,并提升在应急物资、医疗等行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5G网络等建设进度。要在对重大产业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全面性分析,结合国家的整体形势构建新的产业集群,以引导消费与产业的全面升级。
(二)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力量,提升政策的科学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L”型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原有的综合性刺激政策已经无法发挥有效作用,这就需要政府注重政策的精准化引导与实施,通过中央与地方的结合,对政策进行有效落实。精细化政策的实施需要保持前瞻性,并对基础进行稳固,但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需求与供给不相符的情况,人们的需求更为多样化、个性化,而批量化、粗放化的供给已经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所以出现了供需错位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关注精细化政策的实施,将重点放在公共风险防范以及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将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总结,持续推动结构优化,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益。
(三)有效实施绩效考核,进一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要想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构建责任分配到位、科学性高、合理性强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要对我国政府在2020年2月份出台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进行科学运用,对其评价方式进行健全和完善,而且还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应急管理财政体系。通过这次疫情能够了解到,我们当前在财政管理方面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体系,在救灾资金的取得、分配、使用等多方面都没有构建能够追溯的、常态化的、制度化的评价体系,因此应当吸取教训,进一步提升财政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从绩效考核监督层面而言,可以从专项债券入手开展全周期绩效评价工作。事前要在特定平台中对待发债项目进行公示,事中则要实时公开不同阶段的资金运用状况、投资情况等,而在项目推出之后,则要聘请对应的审计机构开展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公示。从应急资金绩效考核层面而言,政府应当建立应急资金管理的统一账户,对不同级别财政拨出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如与红十字会、民政部门等进行联合,构建对应急物资分配情况进行公示的平台,并引入物资追踪系统,及时对每一笔救灾物资的运用情况、去向等进行追踪,为后期稽核、审计等提供便利。 (四)加强基础建设
未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当做好未雨绸缪,提前结合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财政政策,以更好地对经济“泡沫”进行刺激,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的转型与升级。要提升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注度,有效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实现虚拟化智能服务对人工服务的代替,以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提升对基础建设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全面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使投资主体有更高的基础建设积极性。通过本次疫情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基础建设并不是十分完善,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政府应当提升对基础建设的力度,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持续对城市基础建设进行完善,这样不仅能够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基础建设无法满足需要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更好发展。
三、有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政府有效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我国,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联系紧密,所以在减税降费实施中,税务部门一直发挥着优势作用。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在税率式、税基式、延期缴纳、税额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过为了进一步发挥减税降费政策的作用,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延期缴纳税款的操作办法以及审批权限
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对受疫情影响显著的,面临严重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进行归类和备案,并对其进行核准,以做出延期缴纳税款的决定,促进企业更好地对资金压力进行缓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当前我国这种类型的中小企业要想申请到延期缴纳税款,往往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如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进行审批,而且延期的时间最长不可高于三个月。
(二)制定针对性的财税政策
疫情的影响是广泛的,规模巨大的,为了更好地对经济发展进行恢复,政府要制定针对性的财税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扶持。这就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衡量标准,严格制定衡量指标,对各个企业受疫情影响的大小进行衡量,根据对应的影响程度、标准等对企业实施不同的财税政策。如,首先要按照規模对企业大小进行划分,然后将疫情影响程度作为标准进行划分,以提升财税政策的针对性,使其有更广阔的覆盖面。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度,在对亏损期限以及缴税期限进行延长的同时,根据情况为其提供一次性政策补贴,并对中小企业的社保金额进行减免,更好地帮助其渡过难关。
(三)加强数据分析,为国家制定决策提供全面参考
我国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掌握着企业的多种数据信息,如注册数据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等,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经营数据信息掌握得更为全面,因此其应当充分对这些信息进行运用,以便为国家制定决策提供更为有利的作用。如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规模、注册行业情况等分析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对本辖区中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清晰了解,及时做好数据汇总。由于日常运行中,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所掌握的数据信息并不能完全对中小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清晰反应,所以,还需要借助于新的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以促进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科学。如运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全面而详细对企业情况进行了解,做好多方面数据信息的统计和备案,以便为国家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
(四)提升财税部门工作者的综合技能
财税部门工作者的综合技能高低直接影响了财税政策的实施效益。在疫情背景下,要想积极推动财税政策的更好发力,就应当想方设法提升财税部门工作者的综合技能与素质。第一,定期对财税人员开展培训,使其不断提升对财税政策运用的意识。要通过培训使财税人员认识到自身在财税政策落实中所发挥的作用,并积极主动地对政策进行推广,促进政策效用的提升,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这些政策优惠。第二,定期对财税人员开展考核,明确其对政策运用的情况,分析政策运用是否科学,财税人员是否有较高的突发问题应对能力。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财税人员实施奖惩,使其更积极主动地提升综合技能与素质,积极为国家的财税政策落实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疫情的缓解,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恢复,但疫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短时间内要想使经济恢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多种政策,且有效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这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是有利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积极的财税政策发挥的作用还相对较弱,亟待进一步提升其成效,深化改革成果。本文在对这一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先富.对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财税政策支持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0(23):148-149.
[2]卢仙华.新冠疫情下减税降费政策对中小企业税负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4):47-49.
[3]辛丽娟.疫情背景下的财税政策研究[J].当代会计,2020(13):1-2.
[4]朱海龙,唐辰明.后疫情时期我国社会保险的刚性与弹性——“费与税”的类型化构建[J].探索与争鸣,2020(6):97-106+159.
[5]补国苗,郑世成.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财税政策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1):116-119.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