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经济交流过程中,丝绸之路已经逐步成为了重要的战略通道,对亚欧非经济进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沟通和连接作用。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已经逐步呈现出了两端高而中间低的发展格局,也就是在欧洲地区与东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中亚和中冬地区的经济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所以应该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模式特点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
【关键词】丝绸之路 经济带 发展格局
一、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存在产业分工协作问题,但是综合的发展还是拥有很强的互补性,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沿河与沿路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明显,针对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格局新情况,通过提出合理建议,可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模式可以划分为三个梯度,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这些特点都要求丝绸之路未来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经济带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梯度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划分,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梯度,丝绸之路的东部地区与亚太经济圈相互影响,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洲发达国家相互连接,中间部分的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之间属于经济发展缓慢地带,所以存在明显的中部、西部和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的中国以及印度都属于新型经济发展主体,发展力量较强,国家规模较大,改革开放速度较快,中东部地区的石油国家属于资源型国家,但是中东部国家依然处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所以属于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迟缓[1]。在西部板块,大部分都是欧盟发达国家,欧盟中大多数成员国已经发展并进入了后工业发展时期,经济的主要增长模式也转变成为了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总体的国家经济总量庞大,但是因为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相对增长速度受限。
三、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
上述分析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存在三个不同的梯度,东、中、西三大板块之间的分工协调性不强,互补性明显。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国家属于制造业强国,产业发展体系完整,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资源丰富,实现了产品的全球化出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中国的整体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开发海外产品市场;西方欧洲国家应该关注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但是自然资源有限,需要开发发展空间;中部地区以及中亚等地主要是依靠石油输出,应该实现产业体系化发展。所以存在明显的三大发展板块产业的分工合作互补[2]。虽然东南亚地区以及南亚的部分国家的经济产业发展进步较快,但是中部部分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依然处于资源输出型、高能耗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集中地点,进而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发展的重点区域。
四、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已经逐步呈现出了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特点,整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西北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德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的国家城市化发展在75%以上,处于现代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中东部地区,东欧以及北非等国家的城市化处于55%~75%左右,该部分地区依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尼泊尔以及柬埔寨等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3]。从整体上划分可以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水平西北部明显优于东南部地区,但是城市的各区域人口数量统计呈现出东南高于西北的状况。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议
(一)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
应该加强丝绸之路核心与边缘的合作共赢,实现欧亚发展空间的新格局建立。应该以大国的辐射效应为主要发展依托,塑造起亚欧经济以及资源的统一发展格局,利用欧盟以及中国和俄罗斯三大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为支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步与发展,实现各国之间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区域内部的国家经济发展优势互补,突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优势,通过自有贸易经济投资和资源共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较小经济发展差距。
(二)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
应该不断优化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的组织模式,以主要城市为交通经济带节点,实现跨越大陆板块的经济交通带的构建,同时还应该开拓交通经济带发展的新路径,实现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实现沿线的能源管道以及信息平台建设水平的有效提高,形成一个沟通共享水平较高,便捷合理的经济发展网络。从而可以在经济交通网络构建的带动下,实现区域内部的原材料、生产产品以及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共享水平提高,增加区域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联共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力,开启新的中亚经济发展模式。
(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过程中,应该塑造区域内部市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在经济发展条件较为完善的国家建立起贸易自由发展区域,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快速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主要以市场发展为依托,实现了贸易影响力的有效提升,带动了经济交流的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广泛涉及到三个大洲的几十个国家,所以在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各区域机制的阻碍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注意避免因为经济带建设带来人口大规模迁移,避免造成整体社会经济的波动,应该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格局模式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欧洲地区与东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中亚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划分较为明显,所以应该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黄卫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欧经贸格局新发展——兼论跨亚欧高铁的战略价值[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84-90.
[2]唐小明.建设南亚大通道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格局下的西藏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西藏科技,2015,10:17-20.
[3]张祖群.“古代丝绸之路”的当代地缘政治、经济升级版——基于“一带一路”的文献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04:7-14.
【关键词】丝绸之路 经济带 发展格局
一、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存在产业分工协作问题,但是综合的发展还是拥有很强的互补性,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沿河与沿路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明显,针对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格局新情况,通过提出合理建议,可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模式可以划分为三个梯度,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这些特点都要求丝绸之路未来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经济带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梯度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划分,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梯度,丝绸之路的东部地区与亚太经济圈相互影响,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洲发达国家相互连接,中间部分的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之间属于经济发展缓慢地带,所以存在明显的中部、西部和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的中国以及印度都属于新型经济发展主体,发展力量较强,国家规模较大,改革开放速度较快,中东部地区的石油国家属于资源型国家,但是中东部国家依然处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所以属于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迟缓[1]。在西部板块,大部分都是欧盟发达国家,欧盟中大多数成员国已经发展并进入了后工业发展时期,经济的主要增长模式也转变成为了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总体的国家经济总量庞大,但是因为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相对增长速度受限。
三、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
上述分析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存在三个不同的梯度,东、中、西三大板块之间的分工协调性不强,互补性明显。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国家属于制造业强国,产业发展体系完整,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资源丰富,实现了产品的全球化出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中国的整体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开发海外产品市场;西方欧洲国家应该关注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但是自然资源有限,需要开发发展空间;中部地区以及中亚等地主要是依靠石油输出,应该实现产业体系化发展。所以存在明显的三大发展板块产业的分工合作互补[2]。虽然东南亚地区以及南亚的部分国家的经济产业发展进步较快,但是中部部分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依然处于资源输出型、高能耗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集中地点,进而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发展的重点区域。
四、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已经逐步呈现出了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特点,整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西北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德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的国家城市化发展在75%以上,处于现代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中东部地区,东欧以及北非等国家的城市化处于55%~75%左右,该部分地区依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尼泊尔以及柬埔寨等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3]。从整体上划分可以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水平西北部明显优于东南部地区,但是城市的各区域人口数量统计呈现出东南高于西北的状况。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议
(一)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
应该加强丝绸之路核心与边缘的合作共赢,实现欧亚发展空间的新格局建立。应该以大国的辐射效应为主要发展依托,塑造起亚欧经济以及资源的统一发展格局,利用欧盟以及中国和俄罗斯三大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为支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步与发展,实现各国之间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区域内部的国家经济发展优势互补,突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优势,通过自有贸易经济投资和资源共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较小经济发展差距。
(二)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
应该不断优化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的组织模式,以主要城市为交通经济带节点,实现跨越大陆板块的经济交通带的构建,同时还应该开拓交通经济带发展的新路径,实现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实现沿线的能源管道以及信息平台建设水平的有效提高,形成一个沟通共享水平较高,便捷合理的经济发展网络。从而可以在经济交通网络构建的带动下,实现区域内部的原材料、生产产品以及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共享水平提高,增加区域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联共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力,开启新的中亚经济发展模式。
(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过程中,应该塑造区域内部市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在经济发展条件较为完善的国家建立起贸易自由发展区域,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快速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主要以市场发展为依托,实现了贸易影响力的有效提升,带动了经济交流的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广泛涉及到三个大洲的几十个国家,所以在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各区域机制的阻碍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注意避免因为经济带建设带来人口大规模迁移,避免造成整体社会经济的波动,应该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格局模式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欧洲地区与东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中亚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划分较为明显,所以应该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黄卫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欧经贸格局新发展——兼论跨亚欧高铁的战略价值[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84-90.
[2]唐小明.建设南亚大通道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格局下的西藏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西藏科技,2015,10:17-20.
[3]张祖群.“古代丝绸之路”的当代地缘政治、经济升级版——基于“一带一路”的文献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0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