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个体生命的激情无论怎么璀璨,也仅仅属于他自己。”
不久前的戛纳电影节,韩国导演李沧东暌违银幕8年的新作《燃烧》以3.8分(满分4分)创造了场刊历史。作家出身的李沧东,美学情怀更多寄予于现实社会、底层人物和时代变革,这才是归于真实的人文精神。
1
《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主人公钟秀是一名邮差,自小被母亲抛弃,父亲入狱,无意间遇到了小时的邻居惠美,惠美托他在自己去非洲旅行期间照顾猫咪,并与他发生了亲密关系。
不久后,惠美从非洲旅行归来,却带来一位富家公子“Ben”。一次,Ben告诉钟秀自己有个奇怪的爱好:烧塑料棚。
原著中是烧仓房,但为了贴合现实,导演李沧东改为在韩国随处可见的塑料大棚。Ben说,他定期就会挑一个塑料大棚下手,浇上油,点上火,十分钟就全部化为灰烬。而这一次,他选定的目标就在钟秀家附近。
Ben的这番话让钟秀不安又好奇,他开始每天认真观察附近的塑料大棚,着魔似的搜寻相关痕迹。
然而就在那次谈话不久之后,惠美消失了。
塑料大棚,就像女主人公惠美一样,既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又仿佛如同一个从来不曾出现的幻梦。值得注意的是,钟秀并没有在惠美家里见过猫,也没有真正见到惠美所说的水井。但在他心里,猫和水井已经被深深的锚固,成为生命的寄望Ben身。
钟秀爱惠美,却无力提供她足够的庇护;Ben拥有豪车豪宅,似乎就能理所当然地将惠美作为玩物。在悬殊的经济差距面前,弱势一方显得局促而又无可奈何。
影片最精明的一点,是在信息的呈现上持续地营造出不确定性。
惠美托付给钟秀照顾的猫,是否真的存在?
惠美小时候到底有没有掉入过井里?
以及最重要的,Ben到底有没有杀惠美?
一系列的疑团如毛线球般越纠缠越复杂,但导演却不准备直观地给出答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这部片子细思极恐,因为留白的结局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
片中,钟秀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威廉·福克纳。
福克纳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也有一则关于“燃烧”的短篇小说《烧马棚》。故事讲述的是孩子眼中一个用暴力解决一切矛盾的父亲。但凡与邻居或雇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位父亲就会以烧对方马棚的方式进行报复。
而钟秀,同样有一个愤怒控制障碍的父亲,正处于判刑期。
如果说富人以烧仓房/塑料棚为趣,那么穷人只能以烧马棚为复仇。在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面前,暴力成为了愤怒的弱者不可取但却看似唯一的发泄出路。所以更准确地说,《燃烧》是《烧仓房》与《烧马棚》的合体。
借的是村上春树的壳,道的却是福克纳的义。
2
不少导演都曾尝试改编村上春树的作品,但几无成功。
那种所谓“村上春树式气质”的东西太难把握。亦真亦幻的文字游戲,注重情绪而简化情节,要把这些转换为镜头语言,一不小心就容易变味成矫情。
但导演李沧东把握准了。
他那完美的镜头调度足以让“矫情”变为“诗意”,尤其一场戏堪称神来之笔:
在夕阳日暮之时,惠美褪尽衣物,像只鸟儿般裸身于世界之中,这是生命激情最真切的流淌,也是最纯粹的美。
昏暗的光线让这般裸露并不显得色情,而是尽显洒脱与沉醉。
可惜钟秀不懂,他质问道:“你怎么能那样当众脱衣服,妓女才这么脱衣服呢。”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个体生命的激情无论怎么璀璨,也仅仅属于他自己。无论是钟秀、惠美还是Ben,他们本质上都是孤独的,且将永远孤独。
原著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人物没有名字,相互之间也没有直接冲突。村上春树除了一点点的哲思和悬疑之外,似乎并不准备多讨论什么。
但影片的野心显然更大。
原著中经济条件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我”,在影片中改编为挣扎于贫困线的钟秀。钟秀与Ben之间的矛盾,因此从简单的情敌关系上升为阶级对立。
回到《燃烧》上来,烧仓房或者烧塑料棚,烧的到底是什么?
Ben说,塑料棚就在那里,就像在等着人去烧一样;而Ben认为自己只是响应了这种号召。
换种话说,他自认为自己所代表的是那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是力量Ben身。被淘汰只不过是弱者的悲哀而与他无关,他无需承担任何审判。
那些被弃置的塑料大棚,是惠美,是钟秀,也是他们日渐被夷为平地的农村和家乡。
当世界变得更精致更清洁,就意味着会有一部分无用之物/人被不可避免地被处理掉,就像燃烧的垃圾一样。更可怕的是,当钟秀站到那些被废弃的塑料大棚面前时,也曾一度有点火的欲望。
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钟秀找不到。
当像Ben这样的人年纪轻轻坐拥一切,而钟秀只能看着母亲欠债500万、父亲面临牢狱之灾、自己身无分文却无能为力时,他该如何去看待自己与他人的社会位置。
就像影片中,一群年轻人在Ben的家中聚会,聊着钟秀无法插嘴的话题,钟秀不感兴趣,也不想融入。
在无可出逃的困境面前,愤怒是遗留下的唯一情绪。
3
有评论认为,这部电影的意图在于描述个体在不同阶层的巨大鸿沟与隔阂。从影片的人物设定上看,这个分析自然没错,钟秀和Ben似乎处于生存链的两极,而惠美则如同一个桥梁,一个偶然的契机将二人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惠美,钟秀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与Ben有任何交集。
在故事的结尾,钟秀烧毁了Ben的保时捷轿车,烈火在他的身后焚烧着,除了钟秀,没有人看到这场燃烧的诞生与结束,人的存在,不过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燃烧。
但更深的层面,李沧东描绘的却是一种无关阶层的、普遍的生命状态。“烧大棚”是Ben的爱好,却也出现在钟秀的梦中,这种无聊的游戏同属于二人,只不过钟秀将它停在梦里,Ben将它变成现实的行为,至少是嘴上可以说出的行为。
而这却是钟秀不能理解的,他诧异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些大棚有没有用?”言下之意是,如果有用就不能烧毁,而Ben的回复也很有意思,他说:“我不管它是否有用,我只接受它们无用被烧毁的事实。
在Ben那里,“大棚”本身就该是被烧毁的,而钟秀没有下定主意,原因在于他的生命中,惠美、父亲、写作、甚至母牛都是更为重要的存在,他们是挡住钟秀“烧大棚”的一堵墙。
李沧东似乎想告诉观众,生命最大的奥秘在于永远翻腾,永无止境地运动,个体内部的激情就如大棚燃烧一般,不可抑止。底层人总想翻身,中产也总要朝上晋升,而即使如Ben一般无欲无求的成功人士,同样需要给激情找一个出口。
《国际银幕》评论说:我们在这部片子里看到的越多,反而会越加不确定自己到底在看什么。
正如李沧东自己所言:对我而言,世界是一个谜。
纵观李沧东以往的作品,从来不乏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诗》呈现了老年人在社会竞争中的无力,《绿洲》中的边缘人被社会所不容,《薄荷糖》的主角在社会这架大机器下碾压粉碎……所以在李沧东看似平缓柔和的镜头下,总带着一份生命的沉重与无奈。
你可以假定任何一方为正义,但也或许,所谓的正义不过是一场虚妄。
不久前的戛纳电影节,韩国导演李沧东暌违银幕8年的新作《燃烧》以3.8分(满分4分)创造了场刊历史。作家出身的李沧东,美学情怀更多寄予于现实社会、底层人物和时代变革,这才是归于真实的人文精神。
1
《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主人公钟秀是一名邮差,自小被母亲抛弃,父亲入狱,无意间遇到了小时的邻居惠美,惠美托他在自己去非洲旅行期间照顾猫咪,并与他发生了亲密关系。
不久后,惠美从非洲旅行归来,却带来一位富家公子“Ben”。一次,Ben告诉钟秀自己有个奇怪的爱好:烧塑料棚。
原著中是烧仓房,但为了贴合现实,导演李沧东改为在韩国随处可见的塑料大棚。Ben说,他定期就会挑一个塑料大棚下手,浇上油,点上火,十分钟就全部化为灰烬。而这一次,他选定的目标就在钟秀家附近。
Ben的这番话让钟秀不安又好奇,他开始每天认真观察附近的塑料大棚,着魔似的搜寻相关痕迹。
然而就在那次谈话不久之后,惠美消失了。
塑料大棚,就像女主人公惠美一样,既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又仿佛如同一个从来不曾出现的幻梦。值得注意的是,钟秀并没有在惠美家里见过猫,也没有真正见到惠美所说的水井。但在他心里,猫和水井已经被深深的锚固,成为生命的寄望Ben身。
钟秀爱惠美,却无力提供她足够的庇护;Ben拥有豪车豪宅,似乎就能理所当然地将惠美作为玩物。在悬殊的经济差距面前,弱势一方显得局促而又无可奈何。
影片最精明的一点,是在信息的呈现上持续地营造出不确定性。
惠美托付给钟秀照顾的猫,是否真的存在?
惠美小时候到底有没有掉入过井里?
以及最重要的,Ben到底有没有杀惠美?
一系列的疑团如毛线球般越纠缠越复杂,但导演却不准备直观地给出答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这部片子细思极恐,因为留白的结局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
片中,钟秀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威廉·福克纳。
福克纳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也有一则关于“燃烧”的短篇小说《烧马棚》。故事讲述的是孩子眼中一个用暴力解决一切矛盾的父亲。但凡与邻居或雇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位父亲就会以烧对方马棚的方式进行报复。
而钟秀,同样有一个愤怒控制障碍的父亲,正处于判刑期。
如果说富人以烧仓房/塑料棚为趣,那么穷人只能以烧马棚为复仇。在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面前,暴力成为了愤怒的弱者不可取但却看似唯一的发泄出路。所以更准确地说,《燃烧》是《烧仓房》与《烧马棚》的合体。
借的是村上春树的壳,道的却是福克纳的义。
2
不少导演都曾尝试改编村上春树的作品,但几无成功。
那种所谓“村上春树式气质”的东西太难把握。亦真亦幻的文字游戲,注重情绪而简化情节,要把这些转换为镜头语言,一不小心就容易变味成矫情。
但导演李沧东把握准了。
他那完美的镜头调度足以让“矫情”变为“诗意”,尤其一场戏堪称神来之笔:
在夕阳日暮之时,惠美褪尽衣物,像只鸟儿般裸身于世界之中,这是生命激情最真切的流淌,也是最纯粹的美。
昏暗的光线让这般裸露并不显得色情,而是尽显洒脱与沉醉。
可惜钟秀不懂,他质问道:“你怎么能那样当众脱衣服,妓女才这么脱衣服呢。”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个体生命的激情无论怎么璀璨,也仅仅属于他自己。无论是钟秀、惠美还是Ben,他们本质上都是孤独的,且将永远孤独。
原著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人物没有名字,相互之间也没有直接冲突。村上春树除了一点点的哲思和悬疑之外,似乎并不准备多讨论什么。
但影片的野心显然更大。
原著中经济条件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我”,在影片中改编为挣扎于贫困线的钟秀。钟秀与Ben之间的矛盾,因此从简单的情敌关系上升为阶级对立。
回到《燃烧》上来,烧仓房或者烧塑料棚,烧的到底是什么?
Ben说,塑料棚就在那里,就像在等着人去烧一样;而Ben认为自己只是响应了这种号召。
换种话说,他自认为自己所代表的是那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是力量Ben身。被淘汰只不过是弱者的悲哀而与他无关,他无需承担任何审判。
那些被弃置的塑料大棚,是惠美,是钟秀,也是他们日渐被夷为平地的农村和家乡。
当世界变得更精致更清洁,就意味着会有一部分无用之物/人被不可避免地被处理掉,就像燃烧的垃圾一样。更可怕的是,当钟秀站到那些被废弃的塑料大棚面前时,也曾一度有点火的欲望。
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钟秀找不到。
当像Ben这样的人年纪轻轻坐拥一切,而钟秀只能看着母亲欠债500万、父亲面临牢狱之灾、自己身无分文却无能为力时,他该如何去看待自己与他人的社会位置。
就像影片中,一群年轻人在Ben的家中聚会,聊着钟秀无法插嘴的话题,钟秀不感兴趣,也不想融入。
在无可出逃的困境面前,愤怒是遗留下的唯一情绪。
3
有评论认为,这部电影的意图在于描述个体在不同阶层的巨大鸿沟与隔阂。从影片的人物设定上看,这个分析自然没错,钟秀和Ben似乎处于生存链的两极,而惠美则如同一个桥梁,一个偶然的契机将二人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惠美,钟秀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与Ben有任何交集。
在故事的结尾,钟秀烧毁了Ben的保时捷轿车,烈火在他的身后焚烧着,除了钟秀,没有人看到这场燃烧的诞生与结束,人的存在,不过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燃烧。
但更深的层面,李沧东描绘的却是一种无关阶层的、普遍的生命状态。“烧大棚”是Ben的爱好,却也出现在钟秀的梦中,这种无聊的游戏同属于二人,只不过钟秀将它停在梦里,Ben将它变成现实的行为,至少是嘴上可以说出的行为。
而这却是钟秀不能理解的,他诧异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些大棚有没有用?”言下之意是,如果有用就不能烧毁,而Ben的回复也很有意思,他说:“我不管它是否有用,我只接受它们无用被烧毁的事实。
在Ben那里,“大棚”本身就该是被烧毁的,而钟秀没有下定主意,原因在于他的生命中,惠美、父亲、写作、甚至母牛都是更为重要的存在,他们是挡住钟秀“烧大棚”的一堵墙。
李沧东似乎想告诉观众,生命最大的奥秘在于永远翻腾,永无止境地运动,个体内部的激情就如大棚燃烧一般,不可抑止。底层人总想翻身,中产也总要朝上晋升,而即使如Ben一般无欲无求的成功人士,同样需要给激情找一个出口。
《国际银幕》评论说:我们在这部片子里看到的越多,反而会越加不确定自己到底在看什么。
正如李沧东自己所言:对我而言,世界是一个谜。
纵观李沧东以往的作品,从来不乏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诗》呈现了老年人在社会竞争中的无力,《绿洲》中的边缘人被社会所不容,《薄荷糖》的主角在社会这架大机器下碾压粉碎……所以在李沧东看似平缓柔和的镜头下,总带着一份生命的沉重与无奈。
你可以假定任何一方为正义,但也或许,所谓的正义不过是一场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