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高考改革正式掀开面纱。考试改革,每一项制度设计都有价值取向,剖析并听懂这些弦外之音,能够预判未来教育的一些走向,占领教育制高点。
为何要整体系统设计?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把这次改革概括为“四个最”:“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最复杂”。以往改革往往是单项的、局部的,这次改革是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涉及各个学段以及计划、考试、监管和试点等多个方面。
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多项改革的叠加,背后体现的却是“系统育人”的战略思考,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以人和人的发展为主线,围绕着人的成长做文章,使“立德树人”的五个统筹有了制度保障,同时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要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增加学生选择权:一是打破文理界限,可以兼选文理;二是英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可以选择两考;三是学考时间可以自主选择;四是试点省份录取不分批次,使得学生能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获得上大学的选择权。
取消文理,一是引导学生融合文理两科知识,产生超越传统的新思维。二是衔接大学的通识教育,让学生触类旁通,成为创新型人才。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表面上是选特长、选兴趣、选专业,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赋予学生选择人生的权力。从个体角度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规划人生,独立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从国家角度看,将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必要的人才基础。
为何要破除唯分数论?
分数只能单方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看不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态势,更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准确评价。但高校招生分分计较,客观上使得分数教育甚嚣尘上。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重要参考,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未来作为重要依据的一大伏笔。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要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完善,诚信机制也需要在实践探索中慢慢建立。
破除唯分数论,表面上是扭转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应试偏向,实质上破解了人才评价的标准问题。教育应该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代新人,而不能培养分数的奴隶。破除唯分数论,将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为何要打破一考定终身?
所谓“打破一考”,一是按时间划分,不同科目变集中一考为分散多考。二是按科目划分,同一科目(英语和学考3个学科)可以考两次。
打破一考定终身,把一次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的确能够减轻学生一锤子买卖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有利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注:作者这点判断明显有误)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是要破解教育的功能和目的问题,回归到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真正的教育,不仅要看学生最后变成什么样的人,更应该看到学生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正,努力向上,而不是在学习的某一阶段给学生盖棺定论。
为何要强调高考的公平?
《实施意见》的12大要点中有5项指向公平。不少人认为考试不是法律问题,重点不是追求公平。这是把招生考试仅仅看成单方面的改革,没有放到一个宏观的背景中去。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考改革突出公平问题,既是呼应人民的关切,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共识的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最起码的条件是要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但由于城乡二元差别,东西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如果“一碗水端平、一刀切”,事实上是最大的不公平,唯有采用政策倾斜的方式,拉近城乡和东西部的差距,先治标再治本。
高考改革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未来,即便伟大的改革派也只能试探性地迈出半步,但这半步也需要勇气和智慧,还需要在较长的实践中获得验证。(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为何要整体系统设计?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把这次改革概括为“四个最”:“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最复杂”。以往改革往往是单项的、局部的,这次改革是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涉及各个学段以及计划、考试、监管和试点等多个方面。
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多项改革的叠加,背后体现的却是“系统育人”的战略思考,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以人和人的发展为主线,围绕着人的成长做文章,使“立德树人”的五个统筹有了制度保障,同时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要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增加学生选择权:一是打破文理界限,可以兼选文理;二是英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可以选择两考;三是学考时间可以自主选择;四是试点省份录取不分批次,使得学生能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获得上大学的选择权。
取消文理,一是引导学生融合文理两科知识,产生超越传统的新思维。二是衔接大学的通识教育,让学生触类旁通,成为创新型人才。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表面上是选特长、选兴趣、选专业,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赋予学生选择人生的权力。从个体角度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规划人生,独立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从国家角度看,将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必要的人才基础。
为何要破除唯分数论?
分数只能单方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看不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态势,更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准确评价。但高校招生分分计较,客观上使得分数教育甚嚣尘上。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重要参考,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未来作为重要依据的一大伏笔。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要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完善,诚信机制也需要在实践探索中慢慢建立。
破除唯分数论,表面上是扭转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应试偏向,实质上破解了人才评价的标准问题。教育应该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代新人,而不能培养分数的奴隶。破除唯分数论,将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为何要打破一考定终身?
所谓“打破一考”,一是按时间划分,不同科目变集中一考为分散多考。二是按科目划分,同一科目(英语和学考3个学科)可以考两次。
打破一考定终身,把一次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的确能够减轻学生一锤子买卖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有利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注:作者这点判断明显有误)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是要破解教育的功能和目的问题,回归到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真正的教育,不仅要看学生最后变成什么样的人,更应该看到学生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正,努力向上,而不是在学习的某一阶段给学生盖棺定论。
为何要强调高考的公平?
《实施意见》的12大要点中有5项指向公平。不少人认为考试不是法律问题,重点不是追求公平。这是把招生考试仅仅看成单方面的改革,没有放到一个宏观的背景中去。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考改革突出公平问题,既是呼应人民的关切,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共识的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最起码的条件是要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但由于城乡二元差别,东西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如果“一碗水端平、一刀切”,事实上是最大的不公平,唯有采用政策倾斜的方式,拉近城乡和东西部的差距,先治标再治本。
高考改革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未来,即便伟大的改革派也只能试探性地迈出半步,但这半步也需要勇气和智慧,还需要在较长的实践中获得验证。(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