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母语”化的学术分析
英语“母语”化这个方案的效果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这一定是有强大的理论依据在支持这个方案的可操作性的。有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是在幼儿时期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那个时候是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第一次认知的时间段。孩子就好像一块海绵,在无限地吸收他们周边的环境,他们通过吸收的东西去认知这个世界。
从理论而言,对于语言学习,不管什么语言无非是“四大关”:听、说、读、写。“母语”化很自然地满足了前两点。在孩子自己和人家说话的过程中,毫无疑问练习了自己的口语。或许这里我们不该说什么口语,因为没有人会责怪孩子口齿不清楚。所以至少孩子敢说英语了。至少让孩子从小就敢开口说英语了。那样在他们长大了之后,就不再会讲英语当作外语来学。那样至少口语会由于小时候的积累,想要养成口音就很容易了。至于听力,那就也是理所应当的。在我们说给别人输出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也接受了别人说出来的。听力自然也得到了锻炼。至少在以后听短文、对话耳朵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在读和写这两个方面那光靠这种理论是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那还是需要老师在其他方面以其他途径帮助孩子学习。
二、“母语”的真实性
这段时间国家对英语教学这一块提出了很多质疑。包括高考中英语考试的改革,以及英语课本的再一次新版更换,还有很多在英语学术界一直被广泛应用和流传的一些教学方法都被提出质疑。这种质疑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群众在质疑我们这样教英语到底是不是对的?到底有没有真的教给孩子?现在很流行出国这件事情,并且随着出国的门槛越来越低,很多小孩和家长都对出国热情越来越高。那能否在国外正常的生活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英语学得好坏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无可厚非。毕竟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学的东西不能用那自然就等于白学。那就目前而言,我国孩子去到国外,的确是不能做到完全无障碍的沟通。有一些地道的俗语和一些发音或多或少都会成为孩子和外国人交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母语”化教学对口音这方面就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孩子从小熏陶在英语环境中,所以他们很容易接受英语的语音和语调。确实,中国人因为有中国式口音,就是喜欢把每个单词都读成降调,而且会很在意每个单词而不是连读。但事实上正确的发音只有最后一个单词是降调,其他都是平调甚至会在连读中省略。这在很多中学生和高中生中都是在口语方面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从小的习惯就是这样。这也是英文和中文在发音处最大的不同所在。那不管是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只要从小能耳濡目染,模仿他们的语调和发音,那就都不会成为他们以后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至于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什么是正确的引导?就是我们要保证孩子平时在说在运用的英文都是正确的英文。老师可以做什么?比如平时在课堂上多放一些BBC、VOA的音频给孩子听,甚至可以把内容打出来。当然,孩子一定是听不懂的,也不要求听懂。只要他们跟着模仿里面的语调和让孩子体会英文的朗读方式就行了。比如I would rather go home这句话。中国孩子的朗读方式会分为5个音节,而且会是5个单词所用的时间。但是换成“母语”化学习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这句话只会分成3个音节。而且读这句话所用时间和I go home是一样长的。这就是外国人在说话时会把不重要的助词等轻读掉的原因。而且连读也是一样,都可以给孩子涉及。做到打开门学英语,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学自己的英语。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老师给孩子的音频要是真正的情景模仿。不要像平时考试卷中的听力部分的那种对话,那样有规则,你一句我一句且语速那么均匀的对话只可能出现在学生的考试卷中。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英语一定不是那样。一定会有很多连读,很多省略。所以那样的音频和口语标准才是孩子需要的。当然,如果连纯口语都能听懂,那在课堂上遇到的听力就不在话下了。
英语“母语”化是让孩子学习英语从小抓起,追求学习效果。正确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英语运用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学英语最重要的是环境的熏陶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从兴趣到习惯,从知识到能力的变化过程。如果不顾孩子的认知规律,盲目地强化练习,非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还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为将来学好英语设置障碍。因此,应该为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英语环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克服孩子心理因素。抓住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期,并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给孩子灌输真正实用的英语,这才是简单有效的学习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英语“母语”化这个方案的效果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这一定是有强大的理论依据在支持这个方案的可操作性的。有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是在幼儿时期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那个时候是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第一次认知的时间段。孩子就好像一块海绵,在无限地吸收他们周边的环境,他们通过吸收的东西去认知这个世界。
从理论而言,对于语言学习,不管什么语言无非是“四大关”:听、说、读、写。“母语”化很自然地满足了前两点。在孩子自己和人家说话的过程中,毫无疑问练习了自己的口语。或许这里我们不该说什么口语,因为没有人会责怪孩子口齿不清楚。所以至少孩子敢说英语了。至少让孩子从小就敢开口说英语了。那样在他们长大了之后,就不再会讲英语当作外语来学。那样至少口语会由于小时候的积累,想要养成口音就很容易了。至于听力,那就也是理所应当的。在我们说给别人输出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也接受了别人说出来的。听力自然也得到了锻炼。至少在以后听短文、对话耳朵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在读和写这两个方面那光靠这种理论是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那还是需要老师在其他方面以其他途径帮助孩子学习。
二、“母语”的真实性
这段时间国家对英语教学这一块提出了很多质疑。包括高考中英语考试的改革,以及英语课本的再一次新版更换,还有很多在英语学术界一直被广泛应用和流传的一些教学方法都被提出质疑。这种质疑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群众在质疑我们这样教英语到底是不是对的?到底有没有真的教给孩子?现在很流行出国这件事情,并且随着出国的门槛越来越低,很多小孩和家长都对出国热情越来越高。那能否在国外正常的生活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英语学得好坏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无可厚非。毕竟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学的东西不能用那自然就等于白学。那就目前而言,我国孩子去到国外,的确是不能做到完全无障碍的沟通。有一些地道的俗语和一些发音或多或少都会成为孩子和外国人交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母语”化教学对口音这方面就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孩子从小熏陶在英语环境中,所以他们很容易接受英语的语音和语调。确实,中国人因为有中国式口音,就是喜欢把每个单词都读成降调,而且会很在意每个单词而不是连读。但事实上正确的发音只有最后一个单词是降调,其他都是平调甚至会在连读中省略。这在很多中学生和高中生中都是在口语方面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从小的习惯就是这样。这也是英文和中文在发音处最大的不同所在。那不管是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只要从小能耳濡目染,模仿他们的语调和发音,那就都不会成为他们以后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至于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什么是正确的引导?就是我们要保证孩子平时在说在运用的英文都是正确的英文。老师可以做什么?比如平时在课堂上多放一些BBC、VOA的音频给孩子听,甚至可以把内容打出来。当然,孩子一定是听不懂的,也不要求听懂。只要他们跟着模仿里面的语调和让孩子体会英文的朗读方式就行了。比如I would rather go home这句话。中国孩子的朗读方式会分为5个音节,而且会是5个单词所用的时间。但是换成“母语”化学习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这句话只会分成3个音节。而且读这句话所用时间和I go home是一样长的。这就是外国人在说话时会把不重要的助词等轻读掉的原因。而且连读也是一样,都可以给孩子涉及。做到打开门学英语,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学自己的英语。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老师给孩子的音频要是真正的情景模仿。不要像平时考试卷中的听力部分的那种对话,那样有规则,你一句我一句且语速那么均匀的对话只可能出现在学生的考试卷中。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英语一定不是那样。一定会有很多连读,很多省略。所以那样的音频和口语标准才是孩子需要的。当然,如果连纯口语都能听懂,那在课堂上遇到的听力就不在话下了。
英语“母语”化是让孩子学习英语从小抓起,追求学习效果。正确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英语运用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学英语最重要的是环境的熏陶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从兴趣到习惯,从知识到能力的变化过程。如果不顾孩子的认知规律,盲目地强化练习,非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还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为将来学好英语设置障碍。因此,应该为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英语环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克服孩子心理因素。抓住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期,并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给孩子灌输真正实用的英语,这才是简单有效的学习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