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人们最大化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品质的下降,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高等院校应在加強学生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职业习惯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建立起团结协作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各行各业的劳动风尚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职业道德五项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职业范围内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要求,是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只有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才会尽心尽力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诚实守信。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诚实守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拥有诚信,高校才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青睐和信任。
(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襟怀坦荡、廉洁自律。特别是手中有一定权利的人,如果能做到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就不仅能维护公众利益,而且能净化社会风气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要求。服务群众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遵循,又是各行各业自身的立命之本。
(五)奉献社会。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表现。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每个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各高校虽开设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诚信等方面的教育,但形式都比较单一,内容空泛,也不被学生重视。作为高校,要从多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方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教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要对该专业的历史发展及就业方向进行介绍。同时还要利用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无论何种工作,都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总是随时想着跳槽,工作时间不长,已经换了好几个工作单位。追求更好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频繁的跳槽对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没有好处。而且这种现象对在校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造成现在有一大部分学生心情浮躁,不能专心学习,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态度。作为高校教育者,除了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的教育,也要通过其他课程去渗透。
(三)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诸多诚信缺失的问题:学习环节,有人考试舞弊,剽窃论文,篡改成绩单;生活环节,有人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用虚假资料获得国家助学金及其他困难补助;求职就业环节,有人伪造求职简历,随意违反协议约定;人际交往方面,有人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诽谤他人……为此,在加强诚信教育方面,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以身作则,揭露打击学术腐败,重塑学术正义,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精心组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大讨论、演讲比赛、诚信征文,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诚实做人、做学问的氛围。
3.在高校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将德育建设列为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各种评奖评优资格。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首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父母身边生活惯了的当代大学生,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这会导致成年后的敬业精神匮乏。第三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在遵守纪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自信、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等人格品质。第四要引导学生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学习,通过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感染学生,激励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唯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品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才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职业习惯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建立起团结协作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各行各业的劳动风尚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职业道德五项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职业范围内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要求,是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只有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才会尽心尽力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诚实守信。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诚实守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拥有诚信,高校才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青睐和信任。
(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襟怀坦荡、廉洁自律。特别是手中有一定权利的人,如果能做到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就不仅能维护公众利益,而且能净化社会风气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要求。服务群众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遵循,又是各行各业自身的立命之本。
(五)奉献社会。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表现。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每个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各高校虽开设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诚信等方面的教育,但形式都比较单一,内容空泛,也不被学生重视。作为高校,要从多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方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教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要对该专业的历史发展及就业方向进行介绍。同时还要利用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无论何种工作,都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总是随时想着跳槽,工作时间不长,已经换了好几个工作单位。追求更好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频繁的跳槽对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没有好处。而且这种现象对在校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造成现在有一大部分学生心情浮躁,不能专心学习,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态度。作为高校教育者,除了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的教育,也要通过其他课程去渗透。
(三)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诸多诚信缺失的问题:学习环节,有人考试舞弊,剽窃论文,篡改成绩单;生活环节,有人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用虚假资料获得国家助学金及其他困难补助;求职就业环节,有人伪造求职简历,随意违反协议约定;人际交往方面,有人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诽谤他人……为此,在加强诚信教育方面,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以身作则,揭露打击学术腐败,重塑学术正义,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精心组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大讨论、演讲比赛、诚信征文,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诚实做人、做学问的氛围。
3.在高校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将德育建设列为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各种评奖评优资格。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首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父母身边生活惯了的当代大学生,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这会导致成年后的敬业精神匮乏。第三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在遵守纪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自信、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等人格品质。第四要引导学生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学习,通过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感染学生,激励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唯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品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才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