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赞美她:于?晓?丹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即使痛苦,也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纳博科夫的隔代知己
  轻盈的、流畅的、干净的,这是二十多年前,于晓丹翻译自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开篇: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之一,他最著名的小说《洛丽塔》一经出版就引发争议。于晓丹是纳博科夫的隔代知己,年纪轻轻便将这位大师营造的氛围以一种更加女性,更加敏感的方式呈现。于晓丹译本的《洛丽塔》,成为流传最广、最为公认的版本之一,与《百年孤独》、《麦田守望者》等名著一样,迷醉了无数文学青年。
  那时她20岁出头,却已经成为纳博科夫、雷蒙德?卡佛作品最早、最好的译者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她移居美国,消失在大多数人的视界里。多年后,她赫然出现,已成为女性内衣设计师和文学创作者,她出版了长篇小说《1980的情人》,专栏作品集《内秀》,还为自己的个人内衣品牌“NEIWAI内外”举办发布会。隔了十几年的光景,她的眼神依然清澈,面容干净,体态轻巧。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翻译者陈笑黎说,“我看过晓丹一张梳着童花头的照片,显得特别小,特别可爱。那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仿佛看见她的青春,她被人爱慕,也爱慕别人,有时候黑暗,有时候发光,无论如何,都是那么幽暗,那么美好。”
  属于她的八零年代
  于晓丹在自己的长篇小说《1980的情人》里,节制、内省而又“自私”地回忆了属于自己的80年代:“80年代知识爆炸,大家张开所有能张开的触角,想一下子全吸收,对知识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她从小住在学校,不与父母同住,身边是形形色色的人,每天经历形形色色的事。在她的私人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是五光十色的,其意义远超过90年代的光怪陆离。但这份五光十色,似乎与她并无太大关系。真正属于那个年代的,是比她大上一轮的那拨人,他们在社会“混过”,上过山下过乡,吃过苦,见遍世态人情。他们是80年代真正的弄潮儿,锋芒毕露,滔滔不绝的,也几乎全是那一拨儿人。
  “跟我差不多大的女朋友里,有十几岁因为群宿蹲过监狱的,有不到20岁就和人同居当了母亲的。很自我,而且内心犹豫表面却标新立异,出格之后又开始怀疑自己,表面看每个教室里都风平浪静,其实暗潮涌动。”
  她卷不入任何一种思潮,有些孤僻和迷惘。“他们也不太瞧得起我们,我们一天到晚跟屁虫似的跟着,对他们那种东西又有好奇,也想卷进去,经常又头破血流地出来了,进不去圈子,就浑浑噩噩、乱七八糟地过,理我的人很少。我觉得谁特别有勇气理我,我就特别感谢他们。”
  整个时代的横切面太丰富了,一刀切下去,呈现出来的是繁复热闹的花纹,而她只是那个截面上模糊的一个小点。尽管当时浑然不觉,十几年后,她也同样感觉到了失落、困惑、伤感。
  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她进入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外国文学评论》的编辑。刚出校门就有人来找她翻译,那时忙得不可开交,但她还是顺理成章地接了。“当时有‘外国文学动态’小册子,简单地介绍外国书籍,这些人看到了,马上就找出版社翻译,听说有《洛丽塔》,那赶紧译啊,签没签合同我都忘了,天天就在那儿催你什么时候能译完。其实译这么一本书应该五年,我飞快赶工,一年多就赶出来了,所以留下很多硬伤。”
  微薄的工资和翻译费令她捉襟见肘,她住在北京南小街后拐棒胡同社科院的宿舍,筒子楼里的朝北小房间,冬天阴冷逼人。她奋力翻译,小说里充满双关语与典故,构成了迷宫般的效果。在当时的环境下,翻译给她带来的艰辛超过快乐。她做翻译,也只是因为“来钱比较快”。
  译完《洛丽塔》,她瘦了十几斤,而翻译过程中的精读,令她深深迷恋上纳博科夫文字里的曼妙氛围、精密的措辞,和在这个时代里越来越罕见的贵族气。“纳博科夫跟卡佛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他是文体大家,会营造氛围。我译过他的一个短篇《雅尔塔的春天》,那个氛围写得真好,把我译得过瘾之极。能让我动心的总是有‘味道’的东西。”
  80年代末,除了经济形势欣欣向荣,一切都在急转直下,整个社会的文化四分五裂,许多人下海经商,做事情的方法和态度,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其实那时已经过了真正的出国热潮,1995年底,于晓丹坐在社科院的办公室里,看着墙皮一点点剥落。“只是觉得大家都不珍惜了,一切都乱了套。”
  她终于决定了去美国,去那个繁华世界的中心,纽约,曼哈顿。
  在新的国度爱上做梦
  电影《海上钢琴师》里,钢琴师站在高高的舷梯上,望着纽约曼哈顿如林耸立的摩天大楼,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恐惧。这个城市太大了,足以将每一个进入的人吞没。
  对于晓丹而言,纽约是一个能激发人无数梦想的城市,也是一个有无数可能性的城市。她对在这个城市的未来,有无数转瞬即逝的想法。在朋友的撺掇之下,她甚至有过去读高尔夫学校的念头。后来她对服装设计萌发了兴趣,第一次向纽约时装设计学院递交的申请没通过,她跑到哈德逊河边,独自伤心了许久,以为自己的“美国梦”破灭了。
  她继续递交申请:“从来没敢想以后会做服装,那么多美术功底好的人,都挤不进工艺美院,我没有任何绘画天赋,就别做梦了。但脱离了环境的禁锢,到美国后,就想什么梦都要做一下。”
  她选择了内衣设计专业。因为“料子软、轻,还有一个是注重细节,比如蕾丝的质地,比如肩带上的小绣片,这些迷人的细节,都特别打动我。”对她影响最大的设计大师是Andrea Gabrielle。“她是第一个让我知道什么是设计师的人,她给了我最初对内衣的一切美好的想象,是我认为最具有高贵气质的内衣设计师。”Balenciaga曾说,“穿我衣服之女性不必完美,甚至无需美丽,我的衣服自会使其拥有这一切”。这也是于晓丹一直坚持的设计信念。她一上来就做立体裁剪,因为不需要太多数据,这救了她,然后她慢慢学习平面裁剪,“但是我平面裁剪就不行,特别排斥。”她也觉得很无奈,自己对数字就是不灵光。   在磨难中发现自己
  毕业后,想做的品牌没有做成,于晓丹只好进入行业从小助理做起,她受了一肚子气,吃过的苦,好几大车都拉不完。她遇到一个脾气暴躁的老板,被呵斥到几乎得了忧郁症。最长一天是工作十八个小时,半夜两点回家,四个小时后就被召回公司。“但我心里明白,这些挫折是每一个刚入行的人都必然经历的,关键是要发现设计工作本身是不是我喜欢的,如果是,那么那些苦和那些给我苦吃的人和事就都只是阶段性的,迟早会退出我的生活。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很多当时让我觉得像恶魔一样的人,其实最后都转而给了我很多温暖。”
  在内衣设计公司,她做了将近八年的全职工作。十年间,她从社科院编辑,变成了高速运转的内衣设计师,为aiden-for、Elle、VeraWangPrincess、Vanity Fair等品牌担任设计师。她从未感觉与设计行业格格不入,但的确曾经对这个工业环境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并非形而上,而是非常具体和实在,比如完全不知道如何跟资本家打交道,吃饭的速度应该多快,加班的时间可以容忍到多长等等。
  “经过了这么多年,也还说不上如鱼得水,但可以说对整个行业有了比较切身的了解,对服装工业所造就的所谓‘时尚’有了很多实际的认识,明白了我要什么,什么我能做到;更重要的是,明白我不要什么,什么是我不能做到的。时装行业里千奇百怪,诱惑很多,你对自己有了解,就不会被无谓的诱惑左右,比如,完全不会对奢侈品有奇怪的幻想;也不会轻易受到伤害和打击,相对而言,在这个工业里就能存在得更自在和从容,也更独立。”于晓丹对自己的设计生涯如此总结。
  2006年,她在欧洲和美国来回奔波,像个活脱脱的时尚女魔头。此时,久违的大学同学在网络上建了一个BBS,于晓丹看到后,一下子就崩溃了。二十年前的所有旧时光纷纷向她袭来,砸得她心脏疼。以为被自己舍弃的记忆,全都回来找她了。
  内衣彰显尊严
  她辞了职,决定把这份年代久远的疼写下来,于是写成了长篇小说《棠棣》,200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更名为《1980的情人》。2011年,她的第二本书《内秀——一个纽约内衣设计师的时尚手记》由凤凰出版集团出版。编辑陈笑黎说,《内秀》不是一本励志书,但是每一个渴望自由的女人,都应该看看它。
  与此同时,她也终于如愿地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内衣品牌:NEIWAI内外。“‘内外’是我为像我一样追求安静、高级、简洁和基础的女性设计的,回归内衣本质,摒弃一切过度设计,追求舒适与优雅的结合,关注内衣的基本元素,关注内衣与女性身体的关系。”她如此陈述自己的初衷。
  她设计的内衣, 最注重突出女性内敛、干净和细腻的特质。“我设计的内衣一定是我会穿的、我喜欢的,它们肯定很自然地是我的气质。”对她而言,设计和写作之间有某些共通之处。“无论文字还是设计,我都喜欢和欣赏流畅与干净,任何创作如果能具有某种诗意,都是很宝贵的特质。”
  她感觉现在的市场两极化太厉害,要么就是奢侈品,要么就是地摊质地,中间缺少一大块属于所谓“中间阶层”的品质,而这个中间阶层才应该是服装工业的中坚,才符合社会结构的需求,也才是杜绝和消灭假名牌的一股力量。“我就希望‘内外’是这样的一个品牌,它不是奢侈品,但也绝对不是地摊品,它能让你享受一件小小的内裤带给你的乐趣和尊严。”
  她还打算做一个用自己名字“Eily Yu”命名的品牌,与“内外”不同,它不是量产化的,而是更个人化,更手工化,更小作坊模式,更接近传统时装模式,是为像她一样喜欢发现生活中的意外惊喜、并愿意把这种惊喜表达出来的女性而创作,更加快乐、自由、独特和兴之所至。
  而她对营销始终一窍不通:“数字是太超出我想象能力的事情了,经营需要具有与设计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虽然现在很多设计师都是经营方面的天才,但我完全没有这种才能。无论现在的‘内外’还是未来的‘Eily Yu’品牌,我想我都只可能是它们的设计者。”
其他文献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反法西斯的二战背景下的苏俄,再反观中华民族经历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必须承认,我们缺少的并不是英雄,而是史诗。一个作家,甘于用10年时间,进行田野调查与高端采访,潜心披阅、甄别海量文献,殚精竭虑,数易其稿,终于在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前夕,推出一部堪比史诗的作品。这位作家,名叫王成章;这部6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便是《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  作品告诉我们,在中国大地上,江苏省赣榆
期刊
《细节给力 爱情得意》  陈保才 著重庆出版社    有些女生总把自己演绎成天使、女王或公主,但男人其实只需要一个“女伴”。  恋爱中的女人,最应该做的其实不是如何讨好男人,而是如何做好自己。像白天鹅一样,昂起高贵的头颅,做一个自信自尊的优雅女人。  有一种花心难以界定,他可能有着绝佳的女人缘,对送上门的女人来者不拒。无论是同事、同学,还是朋友,有求必应,甚至会“很被动”“很无辜”地成全红颜知己的
期刊
当你最痛苦的时候,就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从西班牙回来后,我一直在经历焦虑和尝试超越焦虑。 有生以来,我从未像这样一无所有过:没有钱(存款因为出国被冻结,上半年一直没工作,账户里的钱只剩下两位数,信用卡的还款日眼看就要到了),没有住所(房子月底就要到期,还不知道下一步搬去哪里),没有爱情……我好像身处生命的绝境。  一些最深重、最黑暗的情绪被翻了出来,一次又一次,我在剃刀边缘,落入最低沉、绝望的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核心。幸福的婚姻,不仅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江苏省妇联历来十分关注婚姻家庭生活,大力倡导家庭美德、协调婚姻家庭关系,致力于平安、幸福家庭的创建。近年来,全省妇联法律帮助中心接访案件中70%属于婚姻家庭类,其中财产纠纷占30%以上。近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又新鲜出炉,广大姐妹应该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婚姻家庭的幸福和睦
期刊
她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用抱歉的眼神对来访的客人示意。一份文件刚签完,又来了一个来访者……  11点多,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办公室渐趋宁静,忙了一上午的徐明明这才坐定。  她的眼睛清澈明亮,一头齐肩长发,一掬天使般的笑容,清秀、美丽,年逾不惑的徐明明,始终让人如沐春风。  19岁那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她跨进了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的大门,也就从那天开始,不论是在堆满案卷的办公桌
期刊
向善,走进贫民窟  “孩子,你一定要善待他人,多帮助他人……”在里斯?费尔南迪斯的童年时代,母亲的这种精神督导几乎每天都响在她的耳畔。费尔南迪斯1986年出生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位传教士。  在马尼拉市郊,有一处占地30公顷、七层楼高的垃圾山——帕亚塔斯垃圾场。这是菲律宾最大的垃圾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贫民窟,附近有数千座小木屋,里面居住着一万多名以拾荒为生的贫民。很多家庭妇
期刊
1921年,他生于布拉格北郊一个叫克拉德诺的小城。很小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对小动物的浓厚兴趣。  那年夏天的一个黄昏,妈妈在厨房里忙着烘烤蛋糕,忽然发现3岁的他不见了。家人全都慌了神,找遍了房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他的踪影。正当准备报警时,邻居牵着他的小手回来了。原来,趁妈妈不注意,他溜到门口玩,正好看到有人赶着一群羊走过,好奇的他忍不住跟在羊群后面走了很久。等到牧羊人发现了这个小小的跟屁虫,想要送
期刊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呆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幸福感悟  幸福配方——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激励自己不要悲伤;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励自己融入群众;每天谈一些益智的事,激励自己增长智慧;每天审视圣者的慈像,激励自己增加内心的善美。  ——星云法师  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我们付出多少,而取决于我们做对多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期刊
故事背景:《临刑会见》是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品牌栏目。栏目通过主持人与死刑犯这一特殊群体的平等对话,展示他们对所犯罪恶的深深忏悔、人性回归,对社会起到极大的警示作用,同时体现对死刑犯“倾诉权”的尊重,为推动文明司法进程推波助澜。  面对他们,她内心总有一丝怅惘  丁瑜是土生土长的河南濮阳人,从小在公安局大院里长大,家对面就是武警支队,支队里面就是看守所,父母也都从事公安工作。她小时候做过教师梦和军
期刊
要想成功不仅要弄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更要时刻保持警醒,自己不能失去什么。  萨拉从小就极具经商头脑。孩提时代,她在自家院里搭起“鬼屋”,邀请邻家小孩来玩,赚了不少零花钱。少年时,她边上学边搞促销,积攒了大量的营销经验。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丹卡办公设备公司,向千家万户推销传真机,创造了出类拔萃的业绩。25岁,她就被聘为丹卡的销售培训专员,成为众学员心目中的“伟大营销专家”。  授课之余,她继续兼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