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六扶”见成效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日报》社从“十五”至“十一五”分别在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排上村和马头山镇港东村开展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包扶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纲要》、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和兴赣富民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切合实际又具有创新发展的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锲而不舍地坚持扶思、扶困、扶技、扶基、扶智、扶资六大措施,为重点村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为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稳定增收开拓新路,重点村各项事业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
  
  一、扶思想教育培养干部
  
  思想决定出路,村两委干部思想素质的高低决定村里发展的快慢程度、村里发展前途的大小。《江西日报》社把教育培养村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作为扶贫工作的首任,针对排上村干部不够团结,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等问题,着重在“和”字上下功夫。采取集中学习、个别谈话、思想剖析、讲解不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使村干部认识到“家和万事兴”的含义,要使排上村这个“大家”兴旺发达,村两委干部必须和谐相处。经过“十五”期间工作组苦口婆心的帮助教育,村干部慢慢地转变为和睦共事、齐心协力共谋村集体和村民脱贫致富新局面。五年来,开发了全县第一个大棚蔬菜基地,创建了资溪县第一个种菜专业村,打造出3个新农村建设样板点。针对港东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创新进取心不够强等情况,重点在“学”字上下功夫,举办学习文化知识补习课,个人结对帮学。工作组驻村期间,坚持开展读报半小时活动,坚持为村干部补习文化和学习理论知识,帮助村干部参加农函大学习。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村干部思想素质和文化理论水平大大地提高,村干部的议事决事能力有很大进步。与此同时,抓好村两委和党员队伍建设,把群众反映好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作为村干部后备力量加以培养。
  
  二、扶困难群众温暖民心
  
  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江西日报》社简称江报以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和发展生产为己任,实施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一是帮助发展生产,采取结对帮扶,定脱贫时间、定致富目标、定具体职责,支持排上村6户贫困子女完成学业,帮助42户贫困群众发展大棚蔬菜走上致富之路。贫困户郑谷旦,没有种大棚菜前因儿子念大学,几乎靠借钱度日;种大棚蔬菜后,第一年就还清旧债,第二年还存款1万多元,并成为种菜大户。二是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6年来共赠送衣物150件,粮食等物质1400公斤,资金3万多元救济困难户。三是精神和感情上的加温,排上工作组唐晓俊、刘学荣、汤民每年走访慰问贫困群众1-2次;港东工作组邓安总编春节前看望郑何太等15户贫困户,帮助他们过上幸福愉快的春节。江报社长等领导来重点村指导工作时,每次都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了解生活生产情况,征求对帮扶工作的建议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不断完善帮扶措施、改进帮扶工作方法。江报领导和工作组进村,群众纷纷主动邀请他们到自家做客表示感谢。
  
  三、扶基础建设改善环境
  
  俗话说:修路通,百事通,百业兴。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座落在边远地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投入资金少,生产、生活和交通等方面的条件差。江报把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开展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核心内容。根据重点村的实际,江报对排上村和港东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排上村各村小组之间都修通砂石路,但路况差、坑洼不平;工作组带领村干部到交通等部门去争项目跑资金,修建了村组水泥路,全村村民都走上平坦舒适的水泥路;筹集资金近十万元新建自来水工程,村民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争取财政等部门资金20多万元,新建村委办公医疗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楼,大大地改善了为民服务条件。港东村的村庄座落在崇山峻岭中,40%的村组未通公路,修建村组的公路是港东村扶贫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工作,开通下张至姚家岭,平顶源至何家的村组砂石公路,解决群众行路难和交通运输不通的问题,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环境。修通村组公路后,带来了3万亩山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发,加快了资溪县第一个党支部创建地港东村下张组红色和整个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步伐,加速经济贸易的流通,推动港东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四、扶技术发展产业经济
  
  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最终目标,只有真正发展经济,村集体和群众才不会走上返贫之路。排上村地势较平、开阔,距离县城5公里,该村农场村小组周柏青等几户群众有种菜的好传统,工作组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确认排上村发展蔬菜产业大有作为。采取资金补助、技术跟踪指导、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措施把几户菜农发展成50多户菜农队伍,由原来零星十几亩蔬菜发展壮大为连片200多亩大棚蔬菜基地,成为资溪县首个大棚蔬菜村。驻村工作组带领村干部和种菜骨干到奉新、寿光等地学习先进种菜技术和管理理念,江报出资3万元购买大棚框架发给菜农,减轻菜农经济负担,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港东村地处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下张组是资溪县第一个党支部创建地,工作组结合村情县情制定近期和长期经济发展规划。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就是利用该村红色和生态资源,依托县里“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旅游兴县”战略,发展旅游产业,新建下张红色景点,打造500亩红豆杉观光区、开发万亩毛竹林海景区。近期经济发展计划就是开发高效毛竹林,该村有山林面积3万多亩,占全村总面积的90%,毛竹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有百亩以上的山林,但缺乏现代经营管理技术,效益低、收入少。江报工作组从省、市科研部门邀请专家为群众讲解现代毛竹高效开发知识,组织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到浙江省安吉参观,学习安吉毛竹林先进管理理念。为了学有所成,先建立一个2000多亩毛竹高效基地,取得成效后,再向全村推广,组织村民到基地边教边练。通过实验,使群众掌握高效毛竹开发技术要领。2008年初罕见的冰冻灾害使60%的资源受冻破坏,《江西日报》社慷慨解囊7.5万元,抢救和恢复毛竹林,由于资金和措施及时得力,毛竹林恢复效果超出预期目标的30%以上。经过近三年的改造,该村毛竹立竹率提高25%,每亩毛竹收入增加260元。由于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培育壮大产业,两个重点村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经济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五、扶智力工程提高素质
  
  江报工作组经过调查分析认为贫困村致富的关键因素是人的问题,要彻底搞好扶贫工作,必须从“人”字作文章下功夫,全面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一是扶持发展教育事业,帮助挂点村新建和修建教学楼,改善学习环境。2005年江报出资4万元维修排上村的校舍和购买现代教学器材,争取团省委和江南都市报共建新世纪学校;2007年出资10万元新建港东村小学教学楼360平方米,100多名师生告别低矮阴暗的危房课堂,坐进明亮宽敞的新教室。二是扶持发展文化事业,帮助建设现代信息,开通电话,建立有线电视网络,丰富文化和精神生活,拓展市场信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现在村里打牌赌博现象没有了,村风民风发生根本性好转。三是扶持发展卫生事业,帮助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所,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看病就医水平。四是扶持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帮助建立农民科技夜校,根据当地实情、市场需求和群众的愿望,开设养猪、种菜、毛竹开发、种茶叶等课程,培训实用技术人才500多人,全村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得到实用技术培训,学会了2门以上致富实用技能,为再就业增添了新的“血液”。
  
  六、扶资金建设生态新村
  
  定点帮扶单位不但要本部门出资出物扶持重点村,更要争取吸收其他行业和社会资金支援挂点村发展建设。几年来,《江西日报》社不仅投入重点村扶贫资金50万元以上,而且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争取了更多社会资金扶持贫困村。工作组与重点村干部积极要求当地党委政府把重点村纳入新农村建设试点,并亲自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港东村马斜组作为2008年资溪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整合20多万元资金,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要求,整治村容村貌,修建平坦的水泥路,农户安装自来水,村民精神焕然一新,昔日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呈现出青砖红瓦白墙绿树,房屋错落有序,排水沟井井有条的优美如画生态村庄的景象。
  2006年,《江西日报》社刚刚结束“十五”定点帮扶工作,工作组仍然抓住最后机会帮助排上村争取到农场组为2006年新村试点,并得到抚州市委领导重视,作为市领导新村挂点建设试点。由于农场组新村试点建设成效明显,该村的新安和张家组又作为新农村试点建设,新安组被评为市新村建设先进单位。
  作者简介黄振根,男,江西省资溪县扶贫办副主任;张水旺,男,江西省资溪县马头山镇港东村支书。
  责任编辑:李丽娜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者,必须以抓好扶贫开发实际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最好体现。  当前,扶贫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以全新的理念,把扶贫开发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摆在各级扶贫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
期刊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万亿投资锁定民生  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在去年底及时推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并紧急追加中央投资1000亿元。与上世纪90年代末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举措相比,此次投资项目既有“老面孔”——剑指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有一批旨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面孔”。  在民生项目的投资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期刊
提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堵塞情况日益严重,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本文旨在通过对九江市私家车情况的调查,探究私家车发展的利与弊。  关键词 私家车;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环境保护  作者简介 课题组成员:徐斯敏、罗漫、许玥、蔡思翌、赵羿、王韵,指导老师:赵伟云。(江西九江332000)    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有车一族
期刊
江西省鄱阳县扶贫办主动策应省委、省政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鄱阳县推进“中国湖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扶贫。2008年以来,扶贫办扶持了生态渔村、生态林业和生态农业,推进生态渔村50个,扶贫生态林3万亩,开发生态农业基地5个。    一、扶持生态渔村    2008年,鄱阳县提出了“生态立县”的战略思路,该县扶贫办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50个生态渔村作为试点,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部署,主动请缨,
期刊
自2006年开展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以来,江西省已先后在11个重点县的71个乡、80个贫困村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其中:国家支持安排试点的重点县6个共40个试点村,投入试点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县级配套25万元;省级自行安排试点县5个,40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80万元。从总体上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基本情况    1、互助资金筹集情况。2006—2008年
期刊
为进一步帮助江西省九江县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省财保公司作为九江县定点帮扶单位,“十一五”定点帮扶九江县城门乡金兰村。省财保公司始终认真履行上级赋予的扶贫帮困任务,把改变九江县贫困面貌,提高贫困农民生活水平作为自身重要工作之一,深入扎实地开展了调研、规划、立项等扶贫工作,为九江县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提高人口素质和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
期刊
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发改委从2007年起,定点包扶横峰县龙门畈乡柯家村四年。2007年以来,该委先后调研写出20000多字的扶贫工作调查报告并制订工作方案,援助款物价值56万元,落实项目资金420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57户。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充分调研,明确工作目标和思路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省发改委领导专程到包扶点的有50余人次、120余天每月
期刊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力争用7年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
期刊
当我们置身于上饶市那一片片绿色如茵的泡桐种植基地时,才真切地感受到沃野涌翠的勃勃生机与青翠欲滴的鲜活柔韧,在泡桐的身上竟结合得那样完美;而这样一种充分施展绿之魅力的林木,给人类的贡献却不仅仅停留于视觉表层的鲜丽美观,更多的来自于其内在的生态效应与经济价值。  自2005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江西省上饶市扶贫办科学规划、真抓实干,通过对泡桐种植模式与经营机制的双重创新,使泡桐逐渐
期刊
[提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本文根据福建省漳州市经济发展进程,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漳州市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目标值及实现阶段,以便指导和考核漳州市的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漳州市;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