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自由

来源 :关东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我就与黄裕生师结下友谊,这些年在思想上的成长亦与黄老师密切相关。近日,马寅卯师嘱我为黄老师在“贺麟讲座”上所作的专题讲座做一个评论,诚惶诚恐。在此,斗胆循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古训把一些学习的心得和感受与黄老师和诸位师友分享。
  ——按语
  1840年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开启了它的重构过程。与之相应,汉语思想界也面临着重新言说自身的任务,由之,如何理解西方社会及其更深层的思想问题,并在这种不断深入的理解中重新确立自身,就成为笼罩在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人头上的宿命。技术、制度、文化,及至这种文化根基处的自由与信仰,是这个进程中几个标志性的节点,到20世纪末,汉语思想界对自由和信仰的一系列深度阐释标志着中国思想界开始真正消化西方思想。相较于技术上的学习、制度上的模仿创制,以及文化观念上的相互耦合,中国知识人在自由和信仰上的一系列阐释注定要更加深刻地镌刻在未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中。黄裕生教授的系列著述都会深刻地融入到这个历史的进程中,也注定会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自由是黄裕生教授这些年来关注的最核心的话题。《对自由的追问与论证:作为一种自由理论的德国哲学》一文则既是黄老师对过往思考的总结,也是一次再出发。对自由作形式性的论证,并以此为根基逻辑性地推演出现代生活总体的相关原理(康德哲学的核心工作),是黄老师为汉语思想界、汉语社会作出的重要的阐释和论证工作。这项工作对于千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的革新有奠基性意义。在现代生活世界中,自由及其相关原理横亘在古代与现代之间,是划分它们的标志。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在自由原理中重建自身,很难讲它会有现代历史意义,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不会使其行动拥有出于自身所是的正义或真理意义。黄老师通过康德之眼深刻地看清这个问题,并在汉语思想界中作出了应该是最出色的原理性奠基。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老师的这篇文章不再满足于自由的纯粹形式性,而是从形式性的自由过渡到自由的现实历史,以至于自由形而上学(自由存在论)的领域,这既是思想本身的逻辑进展,也是生活和历史及世界的“诉求”。作为整体,它们乃是现代性、启蒙的内在意义。现代世界以启蒙确立自己,如果启蒙的整体意义得不到完全而彻底的评估,同样很难讲中国思想界真正理解了启蒙,中国社会的启蒙就更是遥不可及。現在学界很多人都在批评启蒙和现代性的内在困境和不足——诚然它也确实有着内在困境,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在这个整体里面去追问,而非外在地、不着边际地所谓批判。黄老师的这篇文章学理性地阐述了这些内容,有助于擦亮汉语思想界的眼睛,成为我们再出发的重要力量。这一步一旦踏出,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而光明的未来即将向我们打开!
  这些年来,我从黄老师这里受惠良多,也一直试着进入黄老师的思想世界,并沿着黄老师的方向作出思考。在这个学习也是对话的过程中,我对自由及其相关的问题有些不同于黄老师的思考,现求教于黄老师。诚然,从思想的内在逻辑看,一旦自由通过道德得到认识性的论证,自由的原理体系也就是能够给出的;原理之所谓原理在于它要成为生活的实在内容,于是,作为生活和历史的基础的自由理论也就是有实在意义的。但同样无可置疑的是,作为生活和历史的基础的自由理论需要反思生存与自由的关系,如果缺少了生存的见证,自由理论就有沦为空洞理想的可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建构起各种各样的理论体系,但大多都随着他们的离去而离去了。为了摆脱这种随着自己的离开体系也便离开的困境,我一直问自己的问题是:作为自由的认识基础的道德法则于人的生存而言真的是可能的吗?或者说,人真的能在生存中见证到完善的道德法则(这是康德论证自由的核心)吗?
  在后期“宗教”文本中,康德否定了这一点。即:能理知耶稣是道德上完满的人性原型,尽管证明人被赋予理性(道德法则作为唯一的理性事实也是这种意义上成立的),但这种理性存在者却在根本上是有限的。换言之,人在生存中能够“看到”无条件的道德法则实乃是出于耶稣这一完满的人性原型。把康德批判时期的著作和宗教哲学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就会发现,根据理性,一套自由理论尽管是可能的,但在生存的起点上,正因为信仰(耶稣是人性原型),自由理论才是有基础的——在我看来,康德哲学的真正落脚点在这里;进一步的追问也需要从这里出发。据此可言,理性的“成熟”意味着人能够生存在自由之中,但并不意味着人是自由的:不能把人这种“自由存在者”混同于“自由存在”,两者是有绝对界限的。这个绝对界限就是对自由和自由的根据乃是奥秘的自觉。也是因此,根据问题开始成为后康德思想家们运思的重心。
  康德之后不久,黑格尔尽管以善的实在性作为基础消化了主观上的“能够”或“应该”,但其斗争中的“自在自为”应该就是对这种绝对界限的体察,换言之,历史哲学是在斗争中的“要成为……”的自由历史,而非自由历史本身。自由历史只能在生存之外的“另一种眼光”(上帝)中呈现。如何“获得”这种眼光呢?我想,这是现代性和启蒙,甚至是思想本身的内在的,也是最根本的局限。以这个局限为基础运思,或许能够“让”我们对自由及其更深的根据有进一步的思考。而这,便是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谢林的自由体系,以及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进行追问的内在契机。
  所以,我想,如果能在生存中见证到作为自由存在者的“我”与自由本身(超验自由)的张力或许能够带动我们思考一种“别样的自由”。与这个问题深切相关的是,如何在现代甚或后现代(如果有的话)的自由存在论中追问人的自由存在与信仰身份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便更加切身和迫切了。
  不过,无论如何,很幸运,在这条无尽的思想道路上能够与黄老师同行。
其他文献
[摘 要]张直心、王平的专著《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研究范围为1906年4月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创办至1923年7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合并这一时限中的浙江一师,主要采用“化繁就简”的文学史叙事方法,史学梳理与诗学审视双管齐下,依据历史进程、社会思潮、文学发展、教育观念等衍变,对浙江一师在新旧思想、新旧文化更替中的历史贡献进行了明晰、系统的论述,通过文本细
期刊
一  这是一个人人都找不到童年世界的时代。历史的加速运动把所有地方都变得面目全非,每个人回到出生地,都只能茫然地伫立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家乡面前,再也找不着伴随自己童年的任何标识物。  山腰上百年的老屋前,伸展着蜿蜒的小路。春天,桃李在门前盛开,随着一阵微风拂起,粉红的桃花与雪白的李花在烟雨中飞扬,或落入小溪,随着叮咚流淌的溪水漂向远方,或落在绿叶上,再相拥着飘落在泥地里。屋后的水渠,穿过满山遍野的杜
期刊
[摘 要]思想本身和时代问题是确立一种广泛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的两个核心尺度,在这双重尺度的制约下,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的“中-西——古-今”框架是需要突破的。黄裕生教授的研究工作就是围绕着这双重尺度展开的。超越性的存在与自身同一物及其相互关系是第一哲学的原理部分;自由意志及其相关原理是确立现代社会的标准。如何重新在存在或世界之整体性中确立自由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现代事物的存在意义是思想在这个时代中所面临的奠
期刊
[摘 要]生活世界里有种种不幸,但是,被西蒙娜·薇依主题化了的不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幸,而是指陷入这样一种状态:身体遭受的控制与受苦使心灵(思想)无暇他顾,看不到其他可能,看不到任何希望。这种不幸在根本上意味着因身体的受难而使思想受到了捆绑,在心灵里留下了“奴役的印记”。身体上陷入这种受难中的人,如果心灵上没有做好准备,便注定会陷入这种不幸之中。而对于陷入这种不幸中的人来说,心灵没有被重新打开,以
期刊
[摘 要]“哲学的诸终结时代”这个短语并不是“哲学的终结”或“历史的终结”的新版本。拉吕埃勒区分了作为一种制度性实体的哲学和关于世界和历史也即关于“思想-世界”的可哲学化的哲学,“思想-世界”普遍化了哲学和“资本”的狭义概念。对于这种“时代”或“年代”的终结,而不是那些哲学实践的终结,拉吕埃勒也赋予它以一个末世论的和天启论的原因。最为重要的是,未来本身在关于它的基本原理的述行性中,决定了这种诸时代
期刊
[摘 要]“无”作为逻辑学、也是思想开端的环节之一,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相关文本的简略与晦涩,要恰当地理解无是相当困难的。讨论无,便离不开无与有的关系,离不开有无与开端的关系,离不开开端与规定的关系。本文将结合这三重关系,以深入解析无在开端中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否定性”这一贯穿黑格尔哲学的概念的关联,从而揭示无之为思想的内容规定和推进动力这一重要价值。  [关键词]黑
期刊
[摘 要]梁启超的《新史学》《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论著,对清学及“新史学”有系统的归纳与思考。《明儒学案》是梁启超“新史学”的本土学术资源。梁启超肯定《明儒学案》在学术史编纂体例方面的开创价值,为现代学术史正名,进而为思考经史关系打下重要基础。梁启超观察到,清学衰落之势不可逆,但经学之研究精神及“解放”(自然研究),将在史学这里得到续接。经史分离、经学
期刊
[摘 要]土改叙事作为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样本对于丁玲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丁玲长篇土改小说的创作节点处于充满巨大变动的过渡时代,它是丁玲跨越新中国以及新时期的思想样本。两者共享了同一段土改的经验,却因为时代语境与作家心理的变化而呈现出大相径庭的表述。而与主流叙事模式的偏离更是使得丁玲在创作与修改的过程中备受争议。因此,以丁玲土改叙事的流变来关注知识分子“矛盾”的改造历程,将有助于我们在历史的合力视野
期刊
[摘 要]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创刊。以“知识”为资本,一代学问家以“舆论家”的身份起家。在经济困窘的情况下,陈独秀依靠创办刊物的“点子”所流布的“金字”,为自己及其同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金子”。在对看得见“资本”的跟进、“物心”兼顾的人才韬略、形神兼备的文字套路、商业与文化并重的广告策略等“点子”的帮助下,一个最初门可罗雀的“名不见经传”的杂志变成了门庭若市的“天下
期刊
有幸听了黄裕生教授的讲座《对自由的追问与论证——作为一种自有理论的德国哲学》,深受启发,也深受鼓舞。最近一些年,我一直关注对实践哲学的探讨,而在我的基本理解中,实践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以自由为前提的哲学。这个看法似乎平淡无奇,但彻底的论证却需要对这个前提进行形上学的追问。  我非常赞同黄教授的看法:对自由的追问与论证是近代德国哲学做出的一项最伟大的思想事业。也特别欣赏黄教授把自由理解为“概念核弹”的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