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背景下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分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在全球兴起。在信息技术革命促进全球产业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
  
  一、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情势在我国的现状
  
  随着技术创新进步和扩散速度的加快以及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不仅继续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且将配套的零部件生产、物流、营销甚至部分研发活动等也通过项目外包和业务离岸化等方式向外转移,主要表现在:
  
  (一)加工贸易的继续发展
   发达国家在把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关键零部件生产等高附加值部分留在国内的同时,继续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计算机、通讯设备和电子类产品)出口额中,加工贸易产品比例高达88.6%。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短期内难以占据主要地位,出口企业短期内难以形成自己的全球营销网络,就业压力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使我国发展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加工贸易具有比较优势,再加上跨国公司将全球生产基地和采购中心加快向中国转移,因而加工贸易将长期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
  
  (二)项目外包的蓬勃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专注核心业务,而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等分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完成。
  以IT市场的外包为例,IT业务外包在众多大型跨国制造企业中业已蔚然成风,爱立信、诺基亚、宝洁和波音等世界500强都已加入外包IT业务的行列。我国IT外包市场真正开始于1998年,根据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国外包服务业规模还很小。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出口的总量大约为9.6亿美元,仅占全球软件外包出口总量的2.3%,其他外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更小。在生产者服务中,以IT为基本手段的研发和IT本身的设计、研发是我国服务加工贸易的核心。因为在所有服务加工贸易中,IT服务加工贸易的市场量最大,行业涉及面最广,在我国也具有比较优势。
  
  (三)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深入开展
  随着世界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的开发周期进一步缩短,更新换代愈来愈快,研发成本愈来愈高。以海外研发支出的增加、海外研发机构的迅猛发展和专利的国际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研发全球化是全球新一轮先进生产力转移的必然趋势。随着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受潜在的巨大市场吸引、当地研发成本较低、丰富的人力资源、政府公关的新手段和信息情报站的功能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科尔尼的统计预测,跨国公司在今后三年,会进一步将IT、业务处理、联络中心、知识管理和分销物流等职能转移出去,但这些显然都不如研发转移的吸引力来得大。根据科尔尼信心指数的统计结果,在“未来三年最受青睐的研发投资目的地”一项中,中国和印度分别获得了17%的支持率。2005年,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达600多家。同时,尽管面临印度和东欧等地的挑战,我国在吸引研发投资上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这甚至会带来FDI在中国流动的结构性变化。根据科尔尼的统计预测,未来三年中,在全球离岸业务中,中国的研发和工程项目将占到其吸引的全部业务总量的18%,而在印度这一数字仅为10%。
  
  二、内资企业的具体表现
  
  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4159.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7.3%,继续保持了高增长,同时扩大了自2004年才开始的顺差,从40.2亿元达到205.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8年的15.3%上升到了2005年的29.2%。从企业类型看,三资企业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如图1所示,三资企业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98年到2005年逐年上升,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发展迅速,从1998年的近40%上升到了接近七成,这也说明了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商独资化的倾向正在加强。虽然内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出口的绝对数量在增长,但是比例一直在减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属于内资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小。
  


  
   三、内资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从成本与专业化水平的角度来看,在目前跨国公司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许多跨国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的培育上,如果内部成本大于外包成本,他们就会把这部分分工外包出去。同时,内外资企业分别独立从事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更具专业化,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2.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产业分为幼小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在幼小产业阶段,由于市场容量小,产品还没有实现标准化,这个时候跨国公司具有自制倾向;等到了成长和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逐渐实现标准化,国外模仿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时价格的竞争就成为了主要方面。所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寻求低成本的生产地,这为内资企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从产业集群与技术外溢的角度来看,基于产业的本地联系、企业的衍生、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过程和知识外溢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为提升聚集区内企业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目前许多大城市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这种聚集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4.从转移情势的角度来看,当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进入高潮,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这为拓展加工贸易的空间、提升加工贸易的层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比较优势。
  
  (二)劣势分析
  1.从加工贸易方式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加工贸易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只是低技术水平的一般加工装配生产规模的扩大,产业关联度低,产品配套能力差,中间产品国产率不高,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未能达到利用加工贸易提高产业结构,波及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的目的。以电子产品为例,生产高附加值的芯片、软件的美国获得全世界电子行业60%左右的利润,生产关键性电子器件的日本、韩国等国家获得20%左右的利润,而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从事一般部件生产及装配工作,只获得10%左右利润。
  2.从技术存量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设备投资60%依靠进口,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9%,由于“技术空心化”,在短时间内实现自身技术的替代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我们存在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缺乏自己的营销网络,加工贸易附加值低等深层次问题。例如我国的手机产业,很大一部分制造企业以CKD、SKD为主,甚至OEM国外的品牌,大多数国产品牌手机采用国外设计公司提供的参考设计,手机的核心芯片(基带、射频芯片)更是绝大多数靠从国外采购。我国目前由于国内软件市场特别缺少含有高附加值的通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软件产品较少,其市场占有率仅占到1/3左右。我国软件市场的高端产品如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行业应用管理软件基本上为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只在低端产品如杀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及部分行业应用等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3.从技术增量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相关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大中型企业中71%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没有技术开发活动。特别是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尚依赖进口;即便一些国企引进了技术,但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陷阱。基础研发费用投入不足是目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软肋。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根据经济普查的数据,我国仅有一成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有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申请的专利数是中国企业的两倍。其中计算机类占70%,生物技术类占87.3%,信息类为92.4%,半导体类为90%。显而易见,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领域已经对中国的专利市场形成垄断。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事实告诉我们,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想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着力于自主创新。这主要体现在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以及创造良好的风险投资体系,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方面。
  
  (二)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建立跨国研发联盟
  内资企业通过合资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收购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创办企业海外研发机构,雇佣当地的高新技术人才;在企业内部发展先进技术,并将新兴技术移植国内等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可以获取大量的技术资源。同时通过广泛开展跨国研发战略联盟,企业不仅可以互相交换彼此拥有的技术资源和设备,充分借鉴和利用互补性优势资源,提高创新产品和科技含量,还可以通过分摊技术开发成本而减少单个企业的研发风险,从而实现降低技术开发成本和缩短技术学习时间,实现“市场换技术”策略成功的目的。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采用EDS分析磨痕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痕表面形貌,在MS-800A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考察MoS2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通过对刚球磨斑直径、PB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焙烧一硫酸浸出法从石煤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对浸出率影响高度显著,浸出率随酸浓度增加显著提高。焙烧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也比较显
期刊
项目的时间管理也即施工项目的进度、工期管理,对于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比较注重施工项目的工期、进度,按时乃至提前完工是工程投标时的重要法宝,但在非正常合理的工期背后
综述掺杂硼对铝酸锶体系长余辉材料制备工艺及发光性能和余辉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对可能的作用机制做简要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的东北现象在我国出现,并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的一大难题。当前中央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宏观管理机构对东北问题的更大关注与全面讨论。截至目前,理论界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对策研究仍然很少。学者们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以大工业生产模式组织进行改造,要依靠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调整东北所有制结构;遵循比较优势战略;采用多元化融资渠道。国家、东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肝门部胆管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2~2009-11共确诊2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根治性切除组存活时间为(25.57±8.
罗城灌区地处黑河中游下段,是传统的河水自流灌区,水利基础薄弱,水利设施落后。通过对罗城灌区黑河引水口门改造工程实施前后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了该工程在灌溉运行和社会经济发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水价改革,完善以节水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为临夏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通过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氧分压对深海锰结核中锰的氧化的影响,研究深海锰结核在高浓氢氧化钾介质中的液相氧化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结核中锰的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