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在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中,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强市富民、建设美好松原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按照领导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进一步了解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我市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市政府办公室农调处联合市农委,就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松原是199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地处中温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3°7′至126°11′,北纬43°59′至45°32′。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结合部,京哈高速、珲乌高速、哈大高铁及多条国省干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境内有“三江一河一湖”,即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拉林河和查干湖,总径流量400亿立方米,水资源丰沛。全市总人口278万,有汉、蒙、满、回等31个民族,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辖扶余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乾安县、宁江区和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哈达山现代农业旅游示范区,共78个乡(镇)、1124个行政村。
松原市资源富集,潜力巨大,素有“粮仓、肉库、渔乡、油海”的美誉。现有农业人口205.9万,农村总户数49万户。有耕地125.9万公顷,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光照、无霜期长和降雨量大等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部分农户外迁或常年离乡进城务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市规模经营大户呈迅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全市现有种田大户16558户,约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3.1%,种植面积达266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4%。同比2000年,种粮大户由2000年的1600户发展到15558户,增长了9.7倍,经营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266万亩,增加了11.1倍。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从本地实际出发,多措并举,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全市粮食总产量从2002年的400万吨连续迈上500、600、700万吨,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713.5万吨,超过省政府下达的660万吨任务的8.1%,连续三年稳定在700万吨的较高水平,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扶余市、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均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松原市不仅具有粮食生产的优势,而且优质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每年花生播种面积在12万公顷左右,产量达35万吨;马铃薯播种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产量达50万吨;葵花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产量达3万吨。盛产优质水稻的著名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全国最大花生生产县(扶余市)、全国闻名的马铃薯之乡长岭县均在松原市。2014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28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由全省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大幅度高于经济增速。
二、松原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松原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的各项惠农政策,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近年来,实施了一批重大水利和农业项目,全面推进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优化升级,抵御干旱和洪涝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加,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得到全面提升,建制村晴雨通车率100%,自然屯晴雨通车率达到52%,农村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56公里。沥青路2232.3公里、水泥路2963.79公里、砖路1985.1公里。全市农田机电井总数达到19.7万眼,其中,大井2.7万眼,小井17万眼。全市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其中管灌面积250万亩,喷灌面积90万亩,滴灌面积110万亩。去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出现了严重旱情,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8.66万公顷。我们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田水利工程和膜下滴灌设施发挥了巨大作用。抗旱期间,气象部门共发射炮弹688发,增加有效降雨3亿立方米,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
2.强化龙头带动,稳步发展牧业经济
一是畜牧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粮集团长岭、正邦集团扶余、齐全公司宁江3个大型生猪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华西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和乾安玺辉肉驴养殖及深加工项目今年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我市畜牧产业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产业地位;二是畜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新建牧业小区160个,牧业小区总数达到1129个。涌现出了扶余绿源种猪场、宁江庚旺种猪场、前郭鑫泰种猪场、乾安长青肉牛养殖场、长岭红日肉鸡养殖场等一批大规模、高标准的养殖场(小区),达到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六化”要求。2014年,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继续增加,实现牧业增加值80.3亿元,同比增长8.6 %;三是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正式启动。市政府下发了《松原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松原市无蹄疫区建设全面启动,这对加强我市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大力发展农机化,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落实深松补贴政策、购机补贴政策、全程农机化生产项目和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典型,促进以水稻全程机械化、机械深松整地、旱作节水农业和玉米机械收获为重点的农机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05万千瓦,农机作业总量达到4.8亿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比全省高3.2 个百分点,前郭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机现代化。 4.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崛起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84个,比三年前的1522个翻了一番。入社社员达到6.6万人,带动非社员农户8.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7.1%,合作社年经营收入达到6.3亿元。长岭县太平川镇兴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乾安县则字农机专业合作社、宁江区民乐蔬菜专业合作社、前郭县富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扶余市盛锦联合社等一批管理规范、成长性好、可复制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纷纷涌现;二是土地流转有序展开。流转土地14.9万公顷,涉及农户8.5万户,推动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1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6%。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经营耕地14.2万公顷,占70.6%;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耕地4.2万公顷,占20.9%;“公司+农户”模式经营耕地1.7万公顷,占8.5%;三是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选择了10个村,每个县(市、区)选择了2个村。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四是集体林权改革和林地清收进展顺利。全市已发放林权证183万亩,占应发面积的93.5%。查出非法改变林地用途面积3.7万公顷,现已收回3.3万公顷,还林4801公顷。
5.开展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松原项目区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的重点工程,该工程建设规模295.30万亩,新增耕地113.20万亩,总投资37.81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治理盐碱地、改造中低产田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松原项目区共分为前郭区片、余字区片、后四区片和长岭区片四个区片,项目竣工后年可增产粮食5.26亿公斤。2009年施工以来,共完成投资5.74亿元,完成建设规模11.76万亩,新增耕地9.61万亩。
6.全面实施河湖连通工程
该工程主要是以查干湖为核心,利用哈达山总干渠,向前郭县、乾安县和长岭县辐射,重点通过河道治理、引水灌溉、生态修复等工程,形成引、蓄、灌、排相结合的河湖连通工程体系和生态循环趋势。这一重大工程,是解决吉林省西部生态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改变生态环境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使吉林西部真正成为“鱼米之乡”。该工程涉及我市共73个湖泊,其中,市本级3个,乾安县54个,前郭县16个,投资44.22亿元,建成后湖泊蓄水量可达11.42亿立方米,年均引水量1.5亿立方米,恢复湿地面积38.52万亩(含苇田面积15万亩),增加养鱼面积69万亩。
7.积极推进松原灌区前期工作
松原灌区是哈达山水利枢纽的主要配套工程,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重点项目和西部土地整理的主要项目区,位于吉林省西部的松嫩平原,设计灌溉面积为285万亩(水田148.61万亩、旱田106.34万亩、天然草场灌溉3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58.55万亩(其中新开垦盐碱荒地80.55万亩)。松原灌区规划引用第二松花江水进行灌溉,多年平均引水量10.04亿立方米,由前郭灌片、乾安灌片和大安龙海灌片组成。灌区从哈达山水利枢纽总干渠和花道泡、有字泡等引水灌溉。项目总投资634341万元,其中:骨干工程总投资533801万元,田间工程总投资100540万元。灌区建成后,年可增产粮食6.69亿公斤。
8.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引进战略投资者落户我市
一是建立了吉林松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该园区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根据科技部和吉林省科技厅关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要同步推进“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等三区”建设的要求,按照“产业布局区域化、设施建设规范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的要求,在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源镇和新城局园区范围内规划了占地面积为667公顷的“核心区”,同时确定松原市四县一区为示范区,东北四省区为辐射区的建设目标,启动实施了“粮食综合生产示范园、蔬菜新技术引进示范园、畜禽养殖示范园、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科技综合服务园”等六个示范园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2亿多元,在推进设施种植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等主导产业发展,把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农业先进技术应用的样板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孵化区,创新型农业经济的先导区,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种、养、加产业发展上对我市乃至长春、乌兰浩特、黑龙江省南部区域均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六个示范园的建设初具规模,园区建设呈现了良好发展局面;二是引进了中科微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是2013年初由中科院长春分院帮助我市嫁接引进的,由吉林超和投资公司及其股东单位吉林微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占地150000平方米,总投资15000万元,项目以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兰州生物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太阳能和LED新能源、新技术,实现室内蔬菜有机化、标准化、工厂化、高效化生产,走“小空间、大效益”的发展之路。该项目在高效利用土地、科技引领农业、农村经济转型、生态强村富民方面都将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该项目于2013年7月30日正式破土动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建成1300平方米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座,3300平方米的微农业技术展示中心1座,800平方米的微农业家庭植物工厂4座,目前,正在进行内装修、育苗实验和庭院绿化;三是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农业综合园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由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拟建于宁江区雅达虹工业集中区。该项目拟建设国内领先、功能齐全、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国际品牌农业综合服务园区。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总经理王德平已来松原实地考察,两会期间,李相国市长还就该项目进行了专项推进,目前,项目初步方案已形成,正编制项目建议书;四是华西希望集团种猪养殖和饲料加工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由华西希望特驱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3.47亿元,主要建设种猪厂一个,100万吨饲料厂一个。种猪厂位于前郭县红星牧场,饲料厂位于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目前,种猪厂前期手续已完成,正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饲料厂正在办理土地手续,预计6月份开工建设;五是台湾鑫鑫农业项目初见成效。该项目位于前郭县,总投资3亿元。目前,该项目已于去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改良土地2000亩,种植水稻1000亩。今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种植水稻4000亩;六是江苏天鹅科技有限公司农用无人机生产研发项目落地实施。该项目位于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和前郭县,投资2亿元,生产基地建设在蒙古大营,演示基地建设在前郭县红光农场。常州天鹅科技公司已多次派专家团队来松原实地考察。目前,项目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即将投入批量生产;七是华西新希望集团投资百亿元的“花舞松原”农业、旅游综合项目已成功签约。
9.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狠抓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村建设。全市48个省级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村和市级参与建设的230个村,共实施项目398个,总投资12.42亿元,完成“四清”“四改”的村达到317个;二是实施草原荒漠化治理。投资6753万元,完成草原荒漠化治理面积23.9万亩,草原禁牧面积达到373.2万亩;三是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9747公顷,绿化村屯207个,建设森林小镇3个,完成义务植树263万株,林业产值达到62亿元。
10.创新金融机构服务现代农业方式
一是“三农”领域贷款投放大幅提高。截止到2014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44.81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1%。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改善农村金融配套设施服务,在“三农”方面的贷款投入不断加大,有效支持了我市农业的健康发展;二是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①目前我市各家金融机构均可办理农业直补担保贷款。全市累计发放农业直补贷款30.69亿元,贷款农户13万余户,全市已有5家农信社、2家村镇银行、1家邮储银行,共计8家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现已在各县(市、区)全面铺开。2014年末,全市共计发放贷款299笔,余额1623.4万元。②乾安信用联社创新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441万元,贷款余额438万元,在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向林地、草场、水面等资源性物权拓展延伸上,做出了有益探索。③改良小额贷款模式。针对原有农户三户联保小额贷款,预期不良率较高的实际情况,农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在不减少农户信贷存量的前提下,变三户联保为一户贷款,两户担保,有效激发了基层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积极性。截止目前,新的农户小额贷款已累计发放18万余笔,贷款余额41.53亿元,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④邮储银行创新发放农机具补贴贷款,已在各县(区)推广,贷款余额达到4000余万元,在全省名列前茅,中央电视台对其进行了宣传报道。
(松原市政府办公室农调处 吴国升 侯添文 供稿)
一、基本情况
松原是199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地处中温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3°7′至126°11′,北纬43°59′至45°32′。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结合部,京哈高速、珲乌高速、哈大高铁及多条国省干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境内有“三江一河一湖”,即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拉林河和查干湖,总径流量400亿立方米,水资源丰沛。全市总人口278万,有汉、蒙、满、回等31个民族,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辖扶余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乾安县、宁江区和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哈达山现代农业旅游示范区,共78个乡(镇)、1124个行政村。
松原市资源富集,潜力巨大,素有“粮仓、肉库、渔乡、油海”的美誉。现有农业人口205.9万,农村总户数49万户。有耕地125.9万公顷,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光照、无霜期长和降雨量大等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部分农户外迁或常年离乡进城务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市规模经营大户呈迅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全市现有种田大户16558户,约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3.1%,种植面积达266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4%。同比2000年,种粮大户由2000年的1600户发展到15558户,增长了9.7倍,经营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266万亩,增加了11.1倍。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从本地实际出发,多措并举,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全市粮食总产量从2002年的400万吨连续迈上500、600、700万吨,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713.5万吨,超过省政府下达的660万吨任务的8.1%,连续三年稳定在700万吨的较高水平,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扶余市、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均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松原市不仅具有粮食生产的优势,而且优质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每年花生播种面积在12万公顷左右,产量达35万吨;马铃薯播种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产量达50万吨;葵花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产量达3万吨。盛产优质水稻的著名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全国最大花生生产县(扶余市)、全国闻名的马铃薯之乡长岭县均在松原市。2014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28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由全省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大幅度高于经济增速。
二、松原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松原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的各项惠农政策,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近年来,实施了一批重大水利和农业项目,全面推进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优化升级,抵御干旱和洪涝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加,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得到全面提升,建制村晴雨通车率100%,自然屯晴雨通车率达到52%,农村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56公里。沥青路2232.3公里、水泥路2963.79公里、砖路1985.1公里。全市农田机电井总数达到19.7万眼,其中,大井2.7万眼,小井17万眼。全市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其中管灌面积250万亩,喷灌面积90万亩,滴灌面积110万亩。去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出现了严重旱情,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8.66万公顷。我们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田水利工程和膜下滴灌设施发挥了巨大作用。抗旱期间,气象部门共发射炮弹688发,增加有效降雨3亿立方米,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
2.强化龙头带动,稳步发展牧业经济
一是畜牧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粮集团长岭、正邦集团扶余、齐全公司宁江3个大型生猪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华西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和乾安玺辉肉驴养殖及深加工项目今年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我市畜牧产业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产业地位;二是畜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新建牧业小区160个,牧业小区总数达到1129个。涌现出了扶余绿源种猪场、宁江庚旺种猪场、前郭鑫泰种猪场、乾安长青肉牛养殖场、长岭红日肉鸡养殖场等一批大规模、高标准的养殖场(小区),达到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六化”要求。2014年,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继续增加,实现牧业增加值80.3亿元,同比增长8.6 %;三是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正式启动。市政府下发了《松原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松原市无蹄疫区建设全面启动,这对加强我市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大力发展农机化,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落实深松补贴政策、购机补贴政策、全程农机化生产项目和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典型,促进以水稻全程机械化、机械深松整地、旱作节水农业和玉米机械收获为重点的农机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05万千瓦,农机作业总量达到4.8亿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比全省高3.2 个百分点,前郭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机现代化。 4.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崛起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84个,比三年前的1522个翻了一番。入社社员达到6.6万人,带动非社员农户8.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7.1%,合作社年经营收入达到6.3亿元。长岭县太平川镇兴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乾安县则字农机专业合作社、宁江区民乐蔬菜专业合作社、前郭县富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扶余市盛锦联合社等一批管理规范、成长性好、可复制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纷纷涌现;二是土地流转有序展开。流转土地14.9万公顷,涉及农户8.5万户,推动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1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6%。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经营耕地14.2万公顷,占70.6%;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耕地4.2万公顷,占20.9%;“公司+农户”模式经营耕地1.7万公顷,占8.5%;三是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选择了10个村,每个县(市、区)选择了2个村。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四是集体林权改革和林地清收进展顺利。全市已发放林权证183万亩,占应发面积的93.5%。查出非法改变林地用途面积3.7万公顷,现已收回3.3万公顷,还林4801公顷。
5.开展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松原项目区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的重点工程,该工程建设规模295.30万亩,新增耕地113.20万亩,总投资37.81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治理盐碱地、改造中低产田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松原项目区共分为前郭区片、余字区片、后四区片和长岭区片四个区片,项目竣工后年可增产粮食5.26亿公斤。2009年施工以来,共完成投资5.74亿元,完成建设规模11.76万亩,新增耕地9.61万亩。
6.全面实施河湖连通工程
该工程主要是以查干湖为核心,利用哈达山总干渠,向前郭县、乾安县和长岭县辐射,重点通过河道治理、引水灌溉、生态修复等工程,形成引、蓄、灌、排相结合的河湖连通工程体系和生态循环趋势。这一重大工程,是解决吉林省西部生态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改变生态环境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使吉林西部真正成为“鱼米之乡”。该工程涉及我市共73个湖泊,其中,市本级3个,乾安县54个,前郭县16个,投资44.22亿元,建成后湖泊蓄水量可达11.42亿立方米,年均引水量1.5亿立方米,恢复湿地面积38.52万亩(含苇田面积15万亩),增加养鱼面积69万亩。
7.积极推进松原灌区前期工作
松原灌区是哈达山水利枢纽的主要配套工程,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重点项目和西部土地整理的主要项目区,位于吉林省西部的松嫩平原,设计灌溉面积为285万亩(水田148.61万亩、旱田106.34万亩、天然草场灌溉3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58.55万亩(其中新开垦盐碱荒地80.55万亩)。松原灌区规划引用第二松花江水进行灌溉,多年平均引水量10.04亿立方米,由前郭灌片、乾安灌片和大安龙海灌片组成。灌区从哈达山水利枢纽总干渠和花道泡、有字泡等引水灌溉。项目总投资634341万元,其中:骨干工程总投资533801万元,田间工程总投资100540万元。灌区建成后,年可增产粮食6.69亿公斤。
8.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引进战略投资者落户我市
一是建立了吉林松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该园区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根据科技部和吉林省科技厅关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要同步推进“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等三区”建设的要求,按照“产业布局区域化、设施建设规范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的要求,在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源镇和新城局园区范围内规划了占地面积为667公顷的“核心区”,同时确定松原市四县一区为示范区,东北四省区为辐射区的建设目标,启动实施了“粮食综合生产示范园、蔬菜新技术引进示范园、畜禽养殖示范园、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科技综合服务园”等六个示范园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2亿多元,在推进设施种植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等主导产业发展,把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农业先进技术应用的样板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孵化区,创新型农业经济的先导区,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种、养、加产业发展上对我市乃至长春、乌兰浩特、黑龙江省南部区域均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六个示范园的建设初具规模,园区建设呈现了良好发展局面;二是引进了中科微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是2013年初由中科院长春分院帮助我市嫁接引进的,由吉林超和投资公司及其股东单位吉林微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占地150000平方米,总投资15000万元,项目以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兰州生物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太阳能和LED新能源、新技术,实现室内蔬菜有机化、标准化、工厂化、高效化生产,走“小空间、大效益”的发展之路。该项目在高效利用土地、科技引领农业、农村经济转型、生态强村富民方面都将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该项目于2013年7月30日正式破土动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建成1300平方米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座,3300平方米的微农业技术展示中心1座,800平方米的微农业家庭植物工厂4座,目前,正在进行内装修、育苗实验和庭院绿化;三是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农业综合园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由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拟建于宁江区雅达虹工业集中区。该项目拟建设国内领先、功能齐全、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国际品牌农业综合服务园区。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总经理王德平已来松原实地考察,两会期间,李相国市长还就该项目进行了专项推进,目前,项目初步方案已形成,正编制项目建议书;四是华西希望集团种猪养殖和饲料加工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由华西希望特驱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3.47亿元,主要建设种猪厂一个,100万吨饲料厂一个。种猪厂位于前郭县红星牧场,饲料厂位于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目前,种猪厂前期手续已完成,正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饲料厂正在办理土地手续,预计6月份开工建设;五是台湾鑫鑫农业项目初见成效。该项目位于前郭县,总投资3亿元。目前,该项目已于去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改良土地2000亩,种植水稻1000亩。今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种植水稻4000亩;六是江苏天鹅科技有限公司农用无人机生产研发项目落地实施。该项目位于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和前郭县,投资2亿元,生产基地建设在蒙古大营,演示基地建设在前郭县红光农场。常州天鹅科技公司已多次派专家团队来松原实地考察。目前,项目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即将投入批量生产;七是华西新希望集团投资百亿元的“花舞松原”农业、旅游综合项目已成功签约。
9.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狠抓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村建设。全市48个省级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村和市级参与建设的230个村,共实施项目398个,总投资12.42亿元,完成“四清”“四改”的村达到317个;二是实施草原荒漠化治理。投资6753万元,完成草原荒漠化治理面积23.9万亩,草原禁牧面积达到373.2万亩;三是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9747公顷,绿化村屯207个,建设森林小镇3个,完成义务植树263万株,林业产值达到62亿元。
10.创新金融机构服务现代农业方式
一是“三农”领域贷款投放大幅提高。截止到2014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44.81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1%。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改善农村金融配套设施服务,在“三农”方面的贷款投入不断加大,有效支持了我市农业的健康发展;二是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①目前我市各家金融机构均可办理农业直补担保贷款。全市累计发放农业直补贷款30.69亿元,贷款农户13万余户,全市已有5家农信社、2家村镇银行、1家邮储银行,共计8家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现已在各县(市、区)全面铺开。2014年末,全市共计发放贷款299笔,余额1623.4万元。②乾安信用联社创新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441万元,贷款余额438万元,在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向林地、草场、水面等资源性物权拓展延伸上,做出了有益探索。③改良小额贷款模式。针对原有农户三户联保小额贷款,预期不良率较高的实际情况,农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在不减少农户信贷存量的前提下,变三户联保为一户贷款,两户担保,有效激发了基层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积极性。截止目前,新的农户小额贷款已累计发放18万余笔,贷款余额41.53亿元,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④邮储银行创新发放农机具补贴贷款,已在各县(区)推广,贷款余额达到4000余万元,在全省名列前茅,中央电视台对其进行了宣传报道。
(松原市政府办公室农调处 吴国升 侯添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