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优化策略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逐步好转促进了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坚持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应当对应收账款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因应收账款过多导致资金无法回流到企业。应收账款作为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决定着企业可变现资产的持有比例,当应收账款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变现,企业便拥有较多的可利用资金,通过生产经营的持续性投入,形成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本文首先对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企业赊销活动增加、信用政策宽松、部门交流沟通不及时三方面入手,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一、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一)企业赊销業务活动增加
  企业持续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较高的收益和回报,也就是利润最大化,从利润的计算方式来看,当企业收入不断增多时,意味着企业也将获取较高的利润,而销售业务作为产生收入的主要方式,逐步成为了企业经营的重点。在销售业务发生的过程中,伴随着现金交易和非现金交易的发生,而赊销方式作为非现金交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了客户的首选。这是因为对客户公司来说,赊销方式在享有产品使用权的同时,也不会占用企业资金,客户公司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其他支出,而企业为确保当期的收入稳定,对客户采用赊销方式保持支持态度。从另一角度讲,赊销活动的发生不仅占用了企业资金,也占有了企业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对于经营状况存在问题的客户公司来说,赊销方式避免了资金的流出,客户公司自然愿意采用赊销方式购入产品,而企业持有的资产也会相对增加,因此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二)企业信用政策宽松
  企业信用政策宽松是应收账款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信用政策实际上是企业根据客户信用所形成的一套业务规范,当客户信用较高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采用赊销方式,当客户信用较低时,将不能采用赊销方式。从广义角度来看,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三点,即信用标准、付款期限以及产品折扣。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企业对于客户的信用标准尚未形成一定的评价模式,对客户能否采用赊销方式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没有过多限制,例如客户采用赊销方式的前提是可以进行持续经营,在一定时期内不存在破产风险或破产风险较低,但企业对客户是否可以持续经营并没有规范的评价标准。对于客户的付款期限来说,企业也尚未形成严格规定,当客户超过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后,企业仍然采用放任政策。产品折扣是指企业给予客户的一种销售折扣,而产品折扣的高低应当与客户购买数量相匹配,购买数量较多时,折扣越高,购买数量较少时,折扣较低或没有折扣,但多数企业为保证销售业绩,对给予客户的折扣尚未形成严格规定。
  (三)相关部门交流沟通不及时
  与应收账款形成和管理相关的部门主要包括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两部门分别拥有应收账款的不同信息,但由于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交流不及时,便形成了较多的应收账款。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应收账款是否收回、回款期限的长短、客户公司的存在状态等信息未与销售部门进行沟通,导致销售部门在不了解客户公司存在状态的前提下,依然通过赊销方式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最终导致应收账款超期收回或形成坏账无法收回。对于销售部门来说,客户对于相关产品的预期采购数量、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以及预计给予客户的折扣也应当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以便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资金状况确定是否可以采用赊销方式,这是因为赊销业务发生不仅仅意味着资金难以收回,更加意味着企业要垫付资金生产产品。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销售信息没有进行实时传递,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存在一定时间差。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少应收账款管理意识
  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主要对客户信用等级的管理、对赊销金额的管理以及对回款期限的管理,但通常情况下,企业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从企业实际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未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管理,且重视程度也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扩大而下降。企业缺少应收账款管理意识,对应收账款认识不足,企业管理者通常会认为应收账款虽然在一定期限内无法转成现金,但依然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不会因为相关原因而流出企业。除此之外,企业为保证客户群体的稳定以及客户的回购率,允许客户采用赊销方式,通常情况下,客户与企业之间、销售人员之间可能存在着过多的人情关系,例如客户是长期购买者,而企业在过多其他原因存在的前提下,对老客户长期采用赊销方式,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的正常管理。通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多数企业缺少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
  (二)轻视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企业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意识尚未形成高度重视。应收账款风险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在回款期限外形成的坏账损失、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产生的资金成本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产生的人工成本。当企业赊销活动不断增加,应收账款比例持续上升,因应收账款产生的各项风险也会随之出现,但现代企业对应收账款形成的风险尚未形成控制意识。在企业中,为调动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常会给予销售人员业绩工资,而销售人员为提升销售业绩,通常不会考虑到应收账款的存在风险,大量采用赊销形式,最终导致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由此形成较高的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总体来说,企业管理者和销售人员都未对应收账款形成风险意识,且重视程度较低。
  (三)账龄分析不到位
  账龄就是指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即自应收账款发生到收回所需要的时间,当回款期限较长时,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风险越高。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局限于简单层面,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每月月末以及年末对应收账款能否按期收回进行分析,当收回可能性较低以及确定难以收回时,要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但企业为节省人工成本、将资产保持在稳定范围内,不会按期计提坏账准备,最终导致账龄分析不到位。通常情况下,企业没有加强对应收账款账龄的管理,而应收账款距离还款到期日的时间越长,进行账龄分析的效果越明显,但多数企业都是在应收账款快要到期时,才进行账龄分析,导致账龄分析的时效性下降。账龄分析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存在错误理解,不能形成准确的管理意识,使应收账款延迟收回。   三、针对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部门
  为增强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企业应当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并同时包括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人员。首先,企业应当在应收账款管理部门采用信息管理系统,部门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查看应收账款的相关信息。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各个分公司的應收账款也应当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定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账,并通过应收账款往来对账表核对数据信息,有利于加强双方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其次,企业应将客户平均分给部门人员进行管理,对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定期管理,并及时与客户在期末进行对账,对账方式可以选择电话对账或回函对账。最后,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岗位调换以及人员离职的过程中,做好交接工作,对应收账款的回款期限、客户信用等信息落实到书面中,并由工作交接的双方签字确认。
  (二)树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当树立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意识,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的正确管理,尽最大限度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在正常期限内无法收回,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断裂,并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只有当企业可以对应收账款风险形成正确认识时,才能对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提前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风险,将风险稳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企业法务部门也应当提升对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对应收账款回款期限、回款方式做出明确条款说明,参与制定应收账款的收回计划,对于侵犯公司回款权利的客户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并确保应收账款在合理期限内尽快收回。除此之外,客户的信用标准为应当包含在风险防范范围内。当客户信用标准降低或低于企业规定标准时,企业在与其合作时,不应当采用赊销方式,避免因采用赊销方式导致应收账款风险提升。
  (三)实行应收账款分期管理政策
  应收账款实行分期管理,将应收账款按照回款期限进行划分,划分标准是一年内的应收账款、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以及集团公司间的应收账款。一年期内的应收账款属于正常经营产生的债权,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营状况进行催收,催收方式包括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并定期记录催收次数。在催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客户出现经营困难、诉讼较多的情况,相关人员应当将具体情况上报给相关领导,采取正确措施进行二次催收。对于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应进行重点管理,在基础工作人员进行催收的前提下,由企业管理者或部门领导人进行再次催收,同时成立特殊催收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催收计划,将每笔应收账款进行明确登记,按期进行汇总,逐级汇报清收工作。对于集团公司间的应收账款,也要进行及时收回,虽然对于集团整体来说,应收账款不会影响集团的整体运营,但对于集团内部公司来说,应收账款的回收会对其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四、结语
  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状况来看,多数企业虽然提高了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而无论是管理意识、风险意识还是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都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从另一角度讲,应收账款在属于企业资产的同时,也毫无意外的成为了企业的债权,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业务日渐频繁,赊销方式成为首选,虽然赊销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但资金的回流速度却逐渐变慢,因此,为避免过多的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企业应当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方式的多样性。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需要良好的内控管理制度为其发展保驾护航。而财务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内控管理所起的作用已受到国企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但目前部分国企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或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财务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基于上述问题,国企管理者应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细化财务内部控制活动,让控制手段落地执行
期刊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使得企业发展迎来了新局面。而财务管理一直都是企业正常运转的核心环节。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如何高效进行财务管理,并在传统模式上实现其全面的创新完善,就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从加强信息安全化建设、实现财务发展体系创新、重视数据化理念技术应用、重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大数
期刊
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遇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应对市场调整,房地产企业需要苦练内功,压低费用提高效率,而财务共享主要的目的是节约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所以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便成为了房地产企业的必经之路。然而国内对于财务共享的建设正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房地产企业能否减少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取决于财务共享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地解决。  一、
期刊
从对近年来我国人口發展的粮食安全以及耕地保障程度的具体研究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的持续扩张,未来我国的耕地规模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必然会持续下降,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以及粮食需求总量却在持续提升。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虽然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390亿斤,但是国内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
期刊
自201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式”進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其中高校的教育成本问题由于其核算基数的扩大,显得尤为突出。另外,随着高校资金来源多样化的开展,未来对于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的核算也是各方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基于这样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以往研究,立足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上,给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路,明确现有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
期刊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进行内控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事业单位良性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就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而言,其具有一定滞后性,导致内部审计中存在一些风险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事业单位为背景,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概述了其风险含义,分析了导致风险产生的因素,又提出了一些防范性对策,以期可以促使事业单位实现更加稳健快速发展。
期刊
长期以来,中国在卷烟产量以及销量方面都處于世界首位,烟草产业也为我国贡献了大量的税收。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及民众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烟草对于公共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积极推进烟草产业改革。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对烟草税收的依赖性及其对改革造成的阻力,进而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烟草产业税收是我国地方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的专
期刊
现阶段来看,大数据技术已经在我国审计工作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这也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使得以往审计工作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其中,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使得大数据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可视化技术能够实现图表制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数据链的走向以及趋势进行判断,从而对审计数据存在的规律进行确定。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扶贫审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前言  在过
期刊
高层次人才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一所高等院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提高高等院校的综合质量排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在研究制订高层次人才薪酬分配体系时,应充分考虑高层次人才需求特征,合理发放薪酬待遇,有效激发其创造力。  人才竞争,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也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进入全球化大环境背景下各个国家所
期刊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财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信息时代下,集团企业期望通过加大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业务财务一体化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本文对多元化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