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教育是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课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多彩的课堂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传递正能量,形成学生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塑心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塑心教育
社会主义科学价值感的培养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作为传统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走进校园,走上课堂,走进中职学生的心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身心发展的基础[1]。塑心教育是指塑造良好的品德,以德育人。
一、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与中职教育的课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只作为零碎的、补充的内容出现,不能引起学生充分重视。
将中职学校教育由简单的平面向立体方向发展,将中华文化镶嵌在课堂教育的各个缝隙,是中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中职教育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网络教育引入课堂,将名人名事引进教学当中,成为目前中职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环[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形式
通过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校园,将传统文化的传递与中职教育有机统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正气,促进学科创新与发展,加快中职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点。
(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场研究
对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教育课堂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自身力量、学生人格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德育教育在课堂的开展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做好课堂教育的评判,进行很好的研究。
(二)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育的开发
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理清传统文化与课堂教育的对应,将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搭建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育体系,提炼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方法,利用业余小组宣传传统文化,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愿意学。
(三)利用中职学校社团,加深传统文化的传播程度
中职学校的社团具有新颖性、巧妙性等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中职学校的社团活动当中,利用社团,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凝聚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知识揉进社团内容当中,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的认知力。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
建立学校、班级、家长、学生的四级评价体系,结合模糊打分法,将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级,时时注重效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的力度和效果。
三、中职学校在塑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一般处于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事情没有头绪和缺乏思路。中职教育应该在这些方面解决中职学生的错误想法和做法。但是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认识塑心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够重视,只是将塑心作为教育的补充,缺乏对塑心教育的认知[3]。
四、加强塑心工程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坚持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与发展,构建学校、社会与家庭的三位一体阵地,实现关爱学生,关爱心灵健康的有机教育,使学校教育与塑心工程无缝对接,发挥塑心工程对学生教育的作用。
(一)发挥课堂主阵地
德育教育要在课堂上充分发展,做好课堂教育这一前沿阵地,将课堂教育与塑心有机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中静心、明智等理念贯穿在课堂教育当中,将知识与塑心协同推进,开展塑心主体活动,将文明礼仪与良好道德风尚植入学生心中,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引航向。开展德育讲堂,师生共读一本书,爱国主义教育,聘请专家进塑心讲座等活动。
(二)利用社会平台进行中职学生的塑心教育
构造向善、静心的社会风气,依托教育基地进行中职学生的塑心教育,组织“阅读丰富人生,知识创造价值”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体会心灵教育的重点,使中职学校教育与社会亲身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开放、包容的社会教育结构。对中职教育的校园环境进行整理和净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使学生在温和、祥和的环境进行成长,受到良好风气的熏陶,促进自身身心发展。
(三)发挥家庭作用,根植美好心灵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模范作用对于中职学生的塑心具有重要作用。经常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道德大讲堂培训,提高家长的素质,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塑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助力于学生家长的道德素质培养。家长的言传身教作用是课堂不能相比的,家长要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使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家长的不容易,体会塑心工作的重要。通过“良好家風”的评选工作,使家风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让中华美德滋润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四)成立“塑心档案”
对中职学生建立“塑心档案”,将学生的培训经历,塑心体会,不同阶段塑心熏陶后的进步情况都归入整理范围,使学生的成长有迹可循,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档案是一张生活照,是塑心工程的反馈表,是不断进步的动力表。
五、结语
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相对比较弱,认知能力不是很强。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激励自己,构建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塑心教育可以净化中职学生的心灵,促进其身心发展,拥有感恩、善良的心灵,促进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展现向上、和善、向美、感恩的美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周瑾.中国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08(19).
[2]李柏凝.中国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创意表现中的运用——央视招商《水墨篇》的创意与表现特色分析[J].东南传播,2010(02).
[3]周蓓.基于描述翻译理论研究英语文学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李伟,石家庄经济学校。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塑心教育
社会主义科学价值感的培养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作为传统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走进校园,走上课堂,走进中职学生的心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身心发展的基础[1]。塑心教育是指塑造良好的品德,以德育人。
一、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与中职教育的课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只作为零碎的、补充的内容出现,不能引起学生充分重视。
将中职学校教育由简单的平面向立体方向发展,将中华文化镶嵌在课堂教育的各个缝隙,是中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中职教育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网络教育引入课堂,将名人名事引进教学当中,成为目前中职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环[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形式
通过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校园,将传统文化的传递与中职教育有机统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正气,促进学科创新与发展,加快中职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点。
(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场研究
对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教育课堂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自身力量、学生人格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德育教育在课堂的开展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做好课堂教育的评判,进行很好的研究。
(二)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育的开发
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理清传统文化与课堂教育的对应,将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搭建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育体系,提炼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方法,利用业余小组宣传传统文化,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愿意学。
(三)利用中职学校社团,加深传统文化的传播程度
中职学校的社团具有新颖性、巧妙性等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中职学校的社团活动当中,利用社团,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凝聚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知识揉进社团内容当中,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的认知力。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
建立学校、班级、家长、学生的四级评价体系,结合模糊打分法,将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级,时时注重效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的力度和效果。
三、中职学校在塑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一般处于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事情没有头绪和缺乏思路。中职教育应该在这些方面解决中职学生的错误想法和做法。但是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认识塑心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够重视,只是将塑心作为教育的补充,缺乏对塑心教育的认知[3]。
四、加强塑心工程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坚持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与发展,构建学校、社会与家庭的三位一体阵地,实现关爱学生,关爱心灵健康的有机教育,使学校教育与塑心工程无缝对接,发挥塑心工程对学生教育的作用。
(一)发挥课堂主阵地
德育教育要在课堂上充分发展,做好课堂教育这一前沿阵地,将课堂教育与塑心有机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中静心、明智等理念贯穿在课堂教育当中,将知识与塑心协同推进,开展塑心主体活动,将文明礼仪与良好道德风尚植入学生心中,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引航向。开展德育讲堂,师生共读一本书,爱国主义教育,聘请专家进塑心讲座等活动。
(二)利用社会平台进行中职学生的塑心教育
构造向善、静心的社会风气,依托教育基地进行中职学生的塑心教育,组织“阅读丰富人生,知识创造价值”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体会心灵教育的重点,使中职学校教育与社会亲身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开放、包容的社会教育结构。对中职教育的校园环境进行整理和净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使学生在温和、祥和的环境进行成长,受到良好风气的熏陶,促进自身身心发展。
(三)发挥家庭作用,根植美好心灵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模范作用对于中职学生的塑心具有重要作用。经常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道德大讲堂培训,提高家长的素质,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塑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助力于学生家长的道德素质培养。家长的言传身教作用是课堂不能相比的,家长要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使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家长的不容易,体会塑心工作的重要。通过“良好家風”的评选工作,使家风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让中华美德滋润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四)成立“塑心档案”
对中职学生建立“塑心档案”,将学生的培训经历,塑心体会,不同阶段塑心熏陶后的进步情况都归入整理范围,使学生的成长有迹可循,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档案是一张生活照,是塑心工程的反馈表,是不断进步的动力表。
五、结语
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相对比较弱,认知能力不是很强。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激励自己,构建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塑心教育可以净化中职学生的心灵,促进其身心发展,拥有感恩、善良的心灵,促进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展现向上、和善、向美、感恩的美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周瑾.中国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08(19).
[2]李柏凝.中国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创意表现中的运用——央视招商《水墨篇》的创意与表现特色分析[J].东南传播,2010(02).
[3]周蓓.基于描述翻译理论研究英语文学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李伟,石家庄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