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必须突破程式化教学模式,运用好问题教学法。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部分时候教师对问题教学法使用不当,不但没有提高课堂效率,反而影响教学进度。所以如何合理利用问题教学成为能否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我认为使用问题教学法教学应在问题的设置、和谐课堂气氛的创设及对学生的评价引导上下功夫。
  
   一.问题设置要适宜
  
   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要目的明确,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1.问题设置应有激发性。《祝福》的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心灵受到震动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看后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而且深刻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是立意深远,独具匠心的。由此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2.问题设置应有层次性。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化难为易,化大为小,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如《祝福》中关于作品的主旨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步来逐层剖析: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祝福时她有怎样的表现和精神状况?祥林嫂第二次进鲁家,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又如何?祥林嫂在捐门槛后,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怎样?祥林嫂最后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惨死在祝福声中的?通过这样逐层深入的提问,就可以让学生抓住“祝福”这个特殊时节,把握课文的线索,了解祥林嫂的心理变化的过程,由此进一步认识到“祝福”所寓含的主题及社会意义。
   3.问题设置应有科学性。国培学习时专家指出“一堂有太乱太多太杂的问题设计的语文课,并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因此,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不应该提一些大而不当的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茫然的境地。同时,也应避免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题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也让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进而发展创造型思维。
  
   二.课堂气氛要和谐
  
   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和学生一起分享、共同探讨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师生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多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课堂上还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另外,还要在老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了,但如果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下资料,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发现了问题,也不一定由教师来解决,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教师适时点拨,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评价和引导要恰当
  
   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时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因此,教师更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帮助学生产生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异想天开的创意,标新立意的观点。评价时尽量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的结论,对有些问题,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给学生有所交代,切忌不了了之。
  在教学中,只要合理充分地运用问题教学法,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
  
  李春亮,教师,现居甘肃高台。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教学中语言输入环节主要是听和读,课堂中就会表现为“静”的状态,如果没有“动”的结合,即如果语言交流和表现的活动缺失,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就会受限,因此课堂教学中动静的结合与转换是上好一堂课的机制与保证。本文以一节初中阅读课为例阐述动静结合与转换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动静结合与转换  引言  英语课堂教学中,通常会看到一节课过于“静”和沉闷,学生的课堂参与效果较差,或者过于“
在经济条件日益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对软装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本文主要从软装饰的功能性、审美性和舒适性三方面,对软装饰在家居环境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比灯光、视频、舞台等舞美形式,声系统的设计无疑是一场摇滚演出更为关键的部分.根据“警察乐队巡回演唱会”(以下简称“巡演”)的演出特点和乐队成员的表演特性,音响师麦
县里开来两辆警车,由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前面作接引,三辆警车沿乡间的土路向普安庄开去。警车没有闪灯,没有鸣笛,车速也不是很快,有些马衔环、人衔枚、悄悄进去、直取目标的意思。车队来到普安庄东北角的一个水塘边,停下了。从中间那辆大屁股的警车上,率先跳下四个警察,小跑着分别到达水塘四面的有利位置,迅速将水塘警戒起来。他们戴着钢盔,端着枪,腰里扎着宽皮带,足蹬特制的警靴,都是全副武装。他们一占领制胜点,就
期刊
初中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题中均有易错易混的问题 ,尤其是以问答题和选择题为甚。笔者根据教学实践 ,发现初中学生错解物理实验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6个方面 :1 不重视实验 
小学英语不仅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更是新时期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化发展迅猛,英语使用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小学生年龄小,事物理解能力
期刊
古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以下文章从古筝的起源,流派,发展和古筝这门乐器与人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Guzheng is a unique instru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fol
摘 要: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述文化内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表达观点和态度。然而现实中有很多课堂活动设计多是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活动,缺少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活动。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热闹,却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
客观地说,洛杉矶在美国不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黄昏后,整个市区就显得冷冷清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洛杉矶市投资25亿美元,于2005年9月启动了一项代号为“L.A.Live”的改建
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用打点纸带计算加速度的方法有公式法、逐差法、整体二分法、图象法、直方图法 ,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