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与沈粹缜:一见钟情结良缘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man9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他祖籍江西,1895年11月生于福建。沈粹缜生于1901年,苏州人。她是家中长女,10岁那年随大姑母到北京,读完小学后进刺绣学校学习。沈粹缜20岁时,被苏州女子职业学校校长杨卫玉聘为校美术科主任。此时她风华正茂,青春美丽,一时间,上沈家说媒的人络绎不绝。对方多为家道殷实的商人,可沈粹缜偏偏看不上商人。
  1925年的一天,校长杨卫玉给她介绍对象,说对方“是一个文人”,身上绝无铜臭味,“和他组织小家庭,可以完全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这样的对象应该是沈粹缜愿意接受的,但杨校长告诉她,对方有过短暂婚史,现丧偶。他请沈粹缜郑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杨校长为沈粹缜介绍的正是邹韬奋。
  不久后的一天,杨校长乘火车去上海公干,沈粹缜同行。车抵上海,出站时,杨校长一边张望,一边对沈粹缜说:“韬奋今天要去昆山办事。他现在在车站,你们可以先认识一下。”话音刚落,沈粹缜就看见一个戴着眼镜、目光深邃、一脸文气的男子匆匆向他们走来。
  事前毫无所知的沈粹缜对这次突兀的“相亲”并不怎么介意,只是觉得“十分可笑”。她揣测杨校长和邹韬奋一定早有“预谋”。她对邹韬奋最初的印象不错,而邹韬奋对她是“一见钟情”。沈粹缜后来回忆,“此后不久,杨卫玉先生陪同韬奋到我工作的苏州女子职业学校和我第一次正式见面”,“这时正是蝶飞莺啭、落英缤纷的江南暮春时节”。
  这次见面后,邹韬奋常给沈粹缜写信,几乎一周两封。沈粹缜说:“他在爱情方面,不仅热情洋溢,而且也能体贴人,还很风趣。”邹韬奋有时会用苏州话给沈粹缜写信,沈粹缜阅读时常常忍不住哑然失笑。相信在这样的交流中,邹韬奋也会告诉沈粹缜他曾经的经历,包括第一次婚姻。
  邹韬奋的父亲和一位姓叶的同事曾在福建省政界共事,“他们因自己的友谊深厚,便让儿女结成了‘秦晋之好’”。但邹韬奋既不满意叶小姐没进过学校,也不满意包办婚姻—他与叶小姐此前都没见过面、说过话。
  可是有双方家长做主,叶小姐本人也秉持“诗礼之家”的训诲,表示非邹韬奋不嫁。由于各自坚持,事情一直搁着。直到邹韬奋离开学校进入职场,对叶小姐于心不忍,才终于同意结婚。后来举行婚礼,双方家庭都接受了邹韬奋的“新派”—不办宴席、不收礼、婚礼上只用茶点。事后,邹韬奋很感念老岳父对他的包容。尤其让他内疚和感动的是,婚后“天性本来非常笃厚”的妻子对他的一腔真爱。然而这对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还不到两年,妻子就因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寒不幸香消玉殒。
  妻子病逝后,邹韬奋才真切地感受到她在他心中的分量。他回忆道:“她死后的那几个月,我简直是发了狂,独自一人跑到她的停柩处,在灵前对她哭诉……这种发疯的情形,实在是被她待我过厚所感动而无法自禁的。我在那个时候的生活,简直完全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中,几乎完全失去了理性的控制。”
  邹韬奋这种对待感情的真诚态度深深打动了沈粹缜。1925年7月,他俩请了几位各自的家人,先到苏州留園照相,然后按当地习俗交换订婚戒指,举行了订婚仪式。订婚后,邹韬奋每周必去苏州看望沈粹缜。沈粹缜后来回忆:“这大约半年左右的恋爱生活,在韬奋一生中,是绝无仅有的……”半年后的1926年元旦,他俩在上海永安公司楼上的大东酒家举行了婚礼。
  婚后,为妻子考虑,邹韬奋原想在苏州安家,已经租下了房,甚至都布置好了。但沈粹缜觉得邹韬奋每周一次在上海与苏州之间奔走太费时。她知道丈夫惜时如金,所以在她的坚持下,最后他们退掉了租的房子,到上海安家,为此她还辞去了在苏州女子职业学校的每月60元薪水的职务。她说:“命运既然把我和韬奋结合在一起,从此以后,我和韬奋也就共着同一个命运了。”
  婚后不久,邹韬奋接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办的机关刊物《生活》周刊。其时他堪称“光杆司令”:既是“老板”,又是“伙计”,身兼采写文章、写专栏、跑印刷厂、校对等多种任务。“他对这个刊物真可说像一个母亲对婴儿那样倾注了全部感情、心血和精力。”沈粹缜说。
  邹韬奋不喝酒、不抽烟,唯一的嗜好是读书。他把每月的薪水全数交给妻子,由妻子理家。在妻子的精心打理下,那时出入邹韬奋家的朋友,都称赞他们家充满温暖和幸福。沈钧儒曾回忆,那时沈粹缜“随时随地,协助(韬奋)先生,平时家庭融和快乐,故(韬奋)先生得以一心专注于著作”。
  (摘自《现代家庭》2019年第2期,千百度荐)
其他文献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一个问题可以从网上搜到答案,但还是随口问了别人。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别人问自己一些很容易从网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尤其是微信群里,不时会有一些人“求助”。其实等别人回答的那个工夫,自己通过搜索可能早就解决问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人脱口而出:懒!确实,“懒”可能是部分人喜欢随便问人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会“懒”呢?除了提问的人本身很懒,还有什么原因呢? 
期刊
美国科研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口服胰岛素胶囊,未来有望替代皮下注射,供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使用。  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种胶囊约一颗蓝莓大小,胶囊内的一枚小针头可将药物“注射”到胃壁下的血管中。动物实验显示,其降血糖效果与皮下注射相当。  这种针头由纯冻干胰岛素针尖和可生物降解的针杆组成,针头被固定在一个压缩弹簧上,弹簧被糖包裹。胃液将糖溶解后,弹簧会被释放出来,将针尖射入没有痛觉
期刊
夏日的青荷、奔腾的骏马、灵动的萌宠,若非记者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这些栩栩如生的图案都是在一个个薄薄的蛋壳上雕刻出来的。  来到甘肃省临夏市茶马古市步行街,记者被这里的河州蛋雕艺术馆所吸引。刚走进艺术馆,就看见一位四十来岁的工匠坐在店门口,用一把刻刀在仅有0.2毫米厚的蛋壳上雕刻着图案。顷刻之间,平淡无奇的蛋壳便变成了艺术品。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奇特秀丽的自然风景,都在一个个蛋
期刊
正常情况下,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多会面临两种命运:一种是如果外来物质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被吸收、利用或自然排出;另一种是如果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作为人体的安全卫士,机体免疫系统会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人体免疫应答机制。  免疫应答是人体防卫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当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比如花粉、药物)也进行
期刊
随着“银发手机族”越来越多,微信、支付宝、酷狗音乐、哔哩哔哩等手机应用软件也成了许多老年朋友智能手机里的常客,其数据报告记录下了老年人在一年365天里的生活、消费、娱乐等情况。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阿姨、伯伯爱用微信  2019年1月,《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公布,对各个年龄段使用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数据表明,使用微信的55岁以上的老年朋友达到了6300万,他们在微信上
期刊
好时镇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被称为“地球上最甜蜜的地方”。小镇原名德里,曾经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农牧场。1903年,米尔顿·赫尔希在他的家乡德里创办了一家巧克力工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姓氏为小镇命名(“赫尔希”亦可译为“好时”),许多人也把这个地方称为“巧克力城”。  赫尔希1857年出生于一个有着德国和瑞士血统的移民家庭。他的父亲常年不在家,而且极少在一个地方长住,所以赫尔希只上到小学四年
期刊
我曾经采访过几十位60多岁的退休者,发现相当多的人退休后都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为什么退休以后很多人会得病呢?  当然,退了休的大都是60岁以上的人,到了这个岁数,体弱多病也很正常。但是说起来,60岁还算年轻。现在日本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9岁,从60岁退休算起,还有将近20年,如果不能活得精精神神的,那可是个麻烦事儿。  一般来讲,退休后用不着去公司了,可以在家享清福。早上睡到几点都没人管,白天想做
期刊
老当益善,是我从老当益壮“嫁接”来的。我总觉得“益壮”更多的是一种不服老的心气儿,若说老当益善—善良和完善,倒是更合常理。  人从小到老见识了各色人等,经历了繁杂世事,学多、见多、闻多、干多,反省也多。经历了姹紫嫣红的绚烂,更向往返璞归真的静好;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更珍惜真善美的体验;遭遇过小人算计,也更懂得假恶丑的卑劣。一言以蔽之,一切都经过了,都看开了,“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这些
期刊
常宝华生于1930年。那年头,靠卖艺糊口的常家生活十分艰辛。他比几位哥哥幸运,上了一年学。8岁那年,父亲常连安让他弃学学艺。正赶上老人过生日,他不下跪不磕头,叫着:“我想读书,我要上学!”父亲一个大耳刮子扇了过去,然后去厨房拎出空面口袋让常宝华看:“老四,咱得吃饭,难不成让你姐姐妹妹去挣钱养家糊口?”  那时的社会对他们多的是刻薄,还有冷眼和侮辱。少年时期的卖艺生涯在常宝华的记忆里大多混沌了,但有
期刊
中国的生铁冶炼始于春秋时代,而做饭用的铁锅最迟在汉代就已出现。河南南阳就出土过直径达两米的大型铁锅,湖北当阳和广东潮州等地也陆续发现过隋唐时期的大铁锅。中国人用铁锅做饭的历史,保守估计也有两千年。  不过,由于冶炼技术所限,在宋代以前铁锅确实比较少见。宋代以前老百姓做饭用的主要还是陶制的炊具,而王公贵族们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用的主要是铜制炊具。唐朝时期,铁制炊具才开始在贵族圈普及,普通人家也会有部分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