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史名词琐谈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z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山药名称的来由及其他
  
  山药原名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D.batatas),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藤本植物,食用部分是薯蓣的地下肉质块茎。名字最初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蓣。”后来由于受避讳的影响而名为山药。唐代的第十一代皇帝是代宗李豫,因“蓣”“豫”同音,为避李豫讳,改薯蓣为薯药。至宋朝嘉祐八年四月,英宗(赵曙)即位,又由于“薯”“曙”同音,为了避讳,人们又将薯药改称为山药。宋•高承《事物纪源》卷十:“山药,即本草所谓薯蓣者也。唐避代宗嫌名(按:唐代宗名豫),故民间呼薯药。至宋朝嘉祐八年四月,英宗即位,人避嫌讳,(按:宋英宗名曙)遂改曰山药,自此全失其本称矣。”由此可见,山药之名完全是古代避讳制度的产物。
  农业上所用的某些名词,由于涉及当时君主或所尊者的名字,因而受到了避讳的影响,这种现象早在汉代已经出现。汉高皇后姓吕名雉,按避讳制度,雉必须避讳,代名野鸡。《史记•封禅书》:“野鸡夜雊。”注:“雉也,吕后名雉,改雉为野鸡。”原文应是“雉夜雊”,因为避讳,而改成了“野鸡夜雊”。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蜇”,在《左传•桓公五年》中作“启蜇”,为了避汉景帝刘启讳,刘安在《淮南子》中将“启蜇”改作了“惊蜇”。
  汉代以后,这种因避讳而改名称的事屡屡发生。十六国时,石勒建后赵国称帝,事物中凡与他名字相同的,都得避讳。据宋•高承《事物纪源》卷十记载,因避讳而改名的作物有罗勒:“兰香,本名罗勒,后赵石勒以罗勒犯己名,改为兰香,至今以为名也。”还有诃梨勒:“本出南海诸番国,胡人谓之诃梨勒,后赵时避石勒名,改曰诃子,故今犹云然也。”石勒本人是羯人,羯在古代统称为胡人。石勒又讳胡,凡带胡字的都得避讳,例如胡荽:“石勒改曰香荽。”据《植物名实图考》卷四引陈藏器谓:黄瓜本名胡瓜,“石勒讳胡改名”。
  唐代又将讳名发展到讳姓,唐王朝是李家的天下,因鲤和李同音,唐代公然规定不准吃鲤,不准叫鲤鱼,只准称“赤鯶公”。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七:“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武后时,武则天编了一部农书叫《兆民本业》,由于要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书名便改成了《兆人本业》。
  唐代末年,军阀割据,各自称王称霸。钱镠占江南,杨行密据扬州,因为是土皇帝,也照例推行避讳制度,一些农作物因而亦被改名。《野客丛书》九:“钱王讳镠,以石榴为金樱 ”,又说“杨行密据扬州,扬人呼蜜为蜂糖”。称金樱是为了避镠,称蜂糖是为了避密。
  古代的封建宗法避讳制度在农业生产上并没有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但对物名造成了混乱,给人们在识别农业名物时带来了很多麻烦和不便。
  
  二 关于玉米的名称问题
  
  玉米原产于美洲大陆,当地称为麦兹(maize)。明代中叶传入中国以后[注:一般认为,玉米是16世纪中期引入中国的,其所据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485页。但据笔者所见,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御医刘文泰编纂的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中在说到薏苡仁时,插有一副玉米图,画的是一株玉米植株,顶有雄穗,株干叶间从上到下画有三个果穗,同现在见到的玉米完全一样,估计那时玉米还未取名,因为长的形态和薏苡相似,故将它收在薏苡图中。可见玉米在16世纪初已传入中国,要比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早半个世纪。但此事还需充分论证,目前尚难断定。以明代中叶传入中国说比较稳妥。],一开始并不叫玉米,最初的名字据嘉靖三十四年河南《巩县志》记载叫玉麦,嘉靖三十九年甘肃《平凉府志》记载叫番麦,又叫西天麦。万历六年(1578)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之名。崇祯元年(1628)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玉米之名才见记载,书中说:“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黍,盖亦从他方得种。”可见玉米是一个后出的作物名称。后来因为用得多了,才成为通用的名字。
  随着玉米的传播,各地又根据自己对玉米的认识,取了许多名字。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传播》中统计有99个,郭松义在《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统计有133个,其异名数量之多,是中国其他农作物中所少有的。这些异名,大多是当地百姓比照已有作物而取的名字(有的是同名异写),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麦、黍、秫、粱、粟、穄、芦、米、谷、豆等,如下:
  1.麦类:御麦、玉麦、番麦、西天麦、黍麦、戎麦、包麦、苞麦、番大麦、红须麦、夷麦、西番麦、玉林麦
  2.黍类:玉蜀黍、玉黍、玉稻黍、金稻黍、玉大黍、玉糜黍、大蜀黍、番黍,玉芦黍、蜀黍
  3.秫类:秫、玉蜀秫、玉秫秫、秫秫、玉秫、大秫秫
  4.粱类:玉膏粱、玉高粱、大高粱、玉粱、御高粱、独膏粱
  5.粟类:珍珠粟、鸡头粟、观音粟、苞粟、天方粟、珍珠芦粟、饭包粟、鸡豆粟、荷包粟、乳粟、遇粟、意粟、芦粟、罂粟(和做鸦片的罂粟异物同名)、高粟、金豆子粟、鹿角粟 、包胎粟
  6.穄类:玉芦穄、芦穄、秫穄、球穄、珠穄
  7.芦类:苞芦、腰芦、苞萝
  8.米类:珍珠米、玉米、包米、包儿米、棒米、六角米、鹿角米、御米、巴尔米、番米、包梁米、丈谷米、芋米、棒子米、观音米、子米、包子米、包粒米、老芋米
  9.豆类:番豆、金豆、玉豆、玉芦豆
  10.谷类:包谷、苞谷、舜王谷、六谷、西番谷
  11.其他:玉茭茭、玉榴、玉子、戎菽、玉籽、粟包、稖子、玉露、玉蜀、玉穟、腰边豹、苞果、包菽、包罗、棒子、棒椎、芦蜀、榜子、棒槌、苽、稷、包苽
  不过这些不同的名称,并不是随便起的,大多有一定的含义,例如:
  包谷:民国《茌平县志》卷九:“实有黄白红三色,密排成行以青叶包之,故名包谷。”
  苞芦:光绪《海宁县志》卷二:“苞芦,茎叶如芦,穗外有包,故名。”
  棒子:民国《德县志》卷十三:“玉蜀黍,形如捶布棒,名为棒子。”光绪《临朐县志》卷八:“俗呼棒捶,以形似名。”河北《迁安县志》物产:“土人以其形似棒,呼曰棒子。”
  玉蜀黍:民国《莱阳县志》卷二之六:“玉蜀黍,秫之别种,以种来自蜀,其洁如玉,故名。”
  玉秫秫、玉茭茭:山西《寿阳县志》卷一:“玉秫秫,茎叶似秫秫,为实大而有光泽似玉故名。一名玉茭茭,盖秫声之转,而字之僞。”
  玉榴:河南《光山县志约稿》物产志:“玉榴,谓子密如榴也。”
  六谷:《镇海县志》卷三十八:“御麦,俗呼六谷,土人谓五谷之外又一谷也。”民国《象山县志》卷十二:“案,谷当作陆谷,言其大也,亦言陆地之谷也。”
  玉蜀秫:民国《桂平县志》卷十九:“玉蜀黍当作玉蜀秫,黍、秫声近而义异。”
  珍珠粟:道光《新昆两县志》卷八物产:“实累累如珠,故名珍珠粟。”
  玉米的名称多而杂,初看往往使人摸不着头脑,但细细琢磨,仍有规律可循。
  
  三 秥稻考
  
  明清时期南方的地方志中,不少府县在讲到水稻品种时,都提到秥稻。但在中国传统的水稻分类中只有籼、粳、糯三类,那么,秥稻是什么?现在的字典、辞典,都未收录此字,《康熙字典》虽收有此字,但只转录了南北朝时梁朝顾野王《玉篇》,书中说,音“女占切”,义“禾也”,指出它是一种禾谷类植物,但所释简略,难明所指。明代《七修类稿》始有秥为稻类之说,指出它源于占城稻,书中说:“宋真宗闻占城稻早,求种分给,故作秥。”
  那么,占城稻为什么称秥呢?这是一个名词不断简化的过程。宋真宗时,占城稻在江淮、两浙传播时,开始时都称占城稻,日子一久,人们便开始将它简称为占城,南宋时的《四明志》《赤城志》《会嵇志》上都称占城稻为占稻,江西、湖北进一步简称为占,如绍兴时,江南西路安抚制置使李纲在《申省乞旋粜纳晚米状》中说:“据洪州申,缘本州管下县,民田多种早占,少种大禾。”文中的“早占”之“占”,就是占城稻的简称。
  占的本义是占卜,为了避免占稻和占卜混淆,人们便在占稻之占前面加上米字,以示其为占城稻,于是便出现了粘字。元代郭翼《雪履斋笔记》在记载四川峨眉县水稻品种时说,峨眉县的水稻品种有“青秆粘、紫秆粘、广安粘、盖草粘、柳条粘,……”同时还列有“红糯、白糯、尖刀糯、芝麻糯”等糯稻品种,这一事实说明元代已用粘代占城稻,但粘稻并非糯稻。
  然而,粘字又是黏字的俗字,有人为了“匡俗正误”,又将粘字改成了黏字,黏字成了占城稻的简化名。明代李时珍已指出用黏代占城稻是错误的,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占城稻“种自占城国,故谓之占,俗作黏者非矣”。为了摆脱粘、黏的混淆,人们遂将粘字的米旁改成了禾旁,从而出现了秥字,这就是《七修类稿》所用秥字的来由。
  上面所说的历史说明,秥稻是由占城稻→占城→占→粘→黏→秥,逐步演变而来的,不同的写法都代表占城稻 ,而且秥不应读nian 而应读zhan。
  那么秥稻是什么稻种呢?历史上对此都有记载,《宋史•食货志》:“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事物纪原》:“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是一种粒小、无芒、早熟、性硬能耐水旱的非糯稻种,从“作饭差硬”来看,应是秈稻的一种。《广东新语》说:“黏米似粳,而尖小长身,其种因闽人得於占城。故名占。”更说明秥稻是一种区别于粳稻的秈稻,由于历史上曾将占城稻简化为粘和黏,给人造成了误解,认为是种糯稻。有的地方因此出现了以占称糯的笑话,清代刘宝楠在《释谷》中说:“今江北,凡腴田所生之糯皆称占稻,其米曰占米,则亦称名之失实者也。”至今在农学界对秥稻的来历和性质不甚了解的还大有人在。
  
  四 古今农史两“三农”
  
  由于古代也出现和使用过三农这个词,因而有人误认为今日的三农,来源于古代的三农,而且是由古代的三农发展而来的。其实古代的三农和当今的三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所以都称三农,完全是偶然的巧合,含义上并没有内在的联系。
  历史上的三农,文献上有三见。一见于战国时的《周礼》,该书的“天官•大宰”中有“三农生九谷”记载。汉代郑众注解说:“三农,平地、山、泽也。”郑玄谓三农“原、隰及平地”。二人用词虽异,但所释意义相同,指的是耕作于平原、山区、低湿地的三类不同的农民。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三农名词。二见于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指的是春、夏、秋三个农时。三见于清代乾隆时的农书《三农纪》,书中用耕父、老农、牧童三者分别代表大田耕作、园圃栽种、家畜饲养,指的是一种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三农,指的只是农业生产或农业经营。
  当今三农这个名词,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核心,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使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由此可见,当今的三农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和古代的三农相比,它的来源和内容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是不能混同的。
  
  闵宗殿:中国农业博物馆,100125
其他文献
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环境出发,阐明当今MCAI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实施MCAI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设想,以此
最近在一本正式出版物上看到,有人将“三月街”英译为Sanyue Street(《The Sights 0f China中国名胜》,2004)。按字面意义,人们可能会认为是街道名,这是一种误导。笔者查阅汉英词典,只得到英文解释:annual fair 0f the Bai nationality(白族)held at the foot 0f Diancang Mountain t0 the west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或称之为记忆某种"信息".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
术语的命名应与汉语环境相适应乃国人之共识,原无可非议。但制定科技术语除应考虑其与汉语环境相适外,还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国际性、简明性、习惯性(约定俗成)等多项
文章主要目的是研究惰性气体元素中文名词氦、氖、氩、氪、氙、氡的形成。在19世纪末,这些元素名词是以意译方式出现,如阴(氩)与曦(氦)。在1907年《化学语汇》第一次提出氩、氦、氪
<正> 校园网建起后,办公网络系统作为主网,将校园网主服务器和办公系统用机的IP地址设为192.168.0.X(X为0~255),校园网主服务器与网络机房的服务器都安装了WIN2000服务器版,为
现代术语学的创始人欧根维斯特(Eugen Wüster)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Einfü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的德文版第三版(1991年在波恩出版)Eugen Wüster, Einfü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
我是数学老师,真希望能有一天,我可以在课堂上轻轻松松地画出函数的图象啊.现在利用Authorware,我终于实现了.您是不是也想做一个?那就跟我来吧!
本文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文化的普及教学、提高教学以及培养目标,进一步探讨了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