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捷克共和国总统泽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8~30日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31日~4月1日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
  3月29日,习近平在布拉格同捷克总统泽曼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当前中捷关系已经进入春华夏实的时候,发展势头积极向好,双方高层交往密切,经贸等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泽曼表示,捷方愿深化同中方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继续为推动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发挥积极作用,并致力于成为中方进入欧盟的大门和交通、物流、金融枢纽。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建立中捷战略伙伴关系,寻求更广泛共同利益,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双方同意继续发挥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密切政府、立法机构、政党、地方等各级别、多层次、宽领域的磋商和对话;同意加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捷克发展战略对接,共同编制中捷合作规划纲要,作为指导今后一段时期两国务实合作的框架。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捷克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了电子商务、投资、科技、旅游、文化、航空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4月1日,习近平出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围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全面阐述中国政策主张,介绍中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宣布中国加强本国核安全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举措。
  习近平指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要强化政治投入,凝聚国际共识;要强化国家责任,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构筑严密持久防线。要强化国际合作,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推进协调并进势头;要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习近平指出,海牙峰会以来,中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中国奉行精益求精的理念,努力探索加强核安全的有效途径,已经将核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写入国家安全法,明确了对核安全的战略定位。中国坚持言出必行的原则,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和政治承诺。中国心怀合作共赢的愿景,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习近平强调,中国将继续加强本国核安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贡献资源和平台。中国将构建核安全能力建设网络,推广减少高浓缩铀合作模式,实施加强放射源安全行动计划,启动应对核恐怖危机技术支持倡议,推广国家核电安全监管体系。
  在华盛顿期间,习近平分别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韩国总统朴槿惠、丹麦首相拉斯穆森、阿根廷总统马克里等外国领导人。
其他文献
6月19日,第四届“以色列—德国代表大会”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多达3000人与会。这是在西欧召开的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支持以色列的大会,表达了对目前德以关系的关切。以色列和德国的关系被外界视作“特殊关系”,这一植根于纳粹大屠杀历史的“非正常关系”虽经受了重重考验,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不和的声音。  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前段时间,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德国正在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政策。《明
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欧盟情报和安全部门都将面临严峻挑战。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行动取得显著进展。但导致的不利后果是该组织外籍作战人员返回本国或建立新地盘的可能性随之增大。从外籍战斗人员回流本国的数量判断,欧洲城市“独狼式”袭击数量或出现上升趋势,并伴随像巴黎和布鲁塞尔那样的阶段性大范圍袭击活动。同时,由于恐怖分子在避风港策动复杂袭击活动,欧洲国家相关部门将鞭长莫及。  为应对恐怖
2017年4月4日至5日,由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共同主办的中俄关系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中俄两国的5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商界人士汇聚一堂,围绕“全球变革下的中国和俄罗斯”的主题展开讨论。笔者有幸参加了此会。    本次会议举办的时间颇为凑巧。传统上,每年开春是俄罗斯的“动荡之时”,臭名昭著的俄罗斯光头党因4月有希特勒的生日而活动频繁。今年3月28日
2017年开年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天皇明仁都将自己新年里的第一次出访选择在东南亚,并且都把越南作为重要一站,日越关系呈现“蜜月”般的状态。  密集出访显示双方关系“极其亲密”  “非比寻常”  1月16日至17日,安倍晋三携夫人对越南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2月28日至3月5日,天皇明仁携皇后对越南进行“国家级别的访问”。短短一个多月里,首相、天皇相继访问同一国家,这样的外事安排在日本极为罕见
美国国务院2015年12月17日宣布,美古两国已正式同意建立民用航空航线,促进两国民众间的交往。  美国国务院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两国政府同意民航机构在两国之间进行商业运输,并建立航线。声明称,此举将给旅行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并可促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当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古恢复民航往来的决定是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美方期待这一决定尽快生效。有消息称,首架往返于
联合国大会近日全票通过决议,接受日本的提议将11月5日定为“世界海啸日”。  据悉,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把11月5日定为“海啸防灾日”,并向联合国提交决议案希望将这一天定为“世界海啸日”。决议案指出,联合国把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定为开发新目标之一,因此各国采取完善海啸预警系统等有关措施至关重要。决议案提议把11月5日定为“世界海啸日”,以提高各国对海啸的防范意识。此外,除了日本,曾遭受海啸袭击
自称“影子中间人”的黑客团体近日曝光的一批档案文件显示,美国国安局曾入侵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银行网络,监控中东和拉美国家银行间的资金往来。不过,SWIFT在一份声明中否认遭“黑”。  曝光资料还公开了美国国安局旗下的黑客组织使用的部分网络“武器”,其中包括可远程攻破多个版本微软“视窗”系统的漏洞利用工具。曝光的部分网络工具是“影子中间人”从美国国安局旗下的“方程式黑客组织”窃取而来
据日媒报道,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电装公司近日发布消息称,正在推进通过司机的血流读取其情绪变化从而促进安全驾驶的研究。  據了解,电装公司开发出可测量大脑血流的重约100克的帽子型装置。该装置与模仿驾驶座的模拟器连动,可辨别不同情况下司机是紧张还是放松状态。与通过视线或表情来感知情绪相比,该技术有望准确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电装公司今后还计划推出如下服务:若该装置认为司机心情烦躁,将自动在车内散发出清爽
韩国第18任总统朴槿惠的总统生涯定格在了2017年3月10日的上午,韩国宪法法院最终通过了对朴槿惠总统的弹劾案,青瓦台见证了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位被弹劾下野的总统。  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在韩国国会议事堂前的国会广场正式宣誓就任总统,意气风发地宣扬自己的三大治国理念——“经济振兴”“国民幸福”“文化兴盛”,并表示要“积累韩朝之间的信任,推动半岛和平”。很多韩国人相信,这位韩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统
【新加坡】《当代东南亚》2016年1月  东帝汶可称为“语言万花筒”,本土语言至少有16种,同时多种外来语言也存在于主流语言生态圈。使用人数最多的三大语言为德顿语、马姆巴伊语和印尼语,但各自人口也不到总人口的1/5。即使是“国语”德顿语,在某些地区也不能通用。  历史上,葡萄牙殖民者和印尼统治者都曾将自己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英语被过渡政府采用,2002年东帝汶取得独立之后,德顿语成为民族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