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精神是种崇尚文化、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它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也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本文从人文精神的意义出发,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及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 教育
  一、人文精神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我完善所需的美好精神要素,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人文精神是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它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和升华。我国古代教育中提倡“君子”之学,而英国亦有“绅士”教育的传统,古希腊也有“人文教育”之说,这些中外教育理念都旨在培养有教养、有境界、有思想、有责任的人,可见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中外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考察研究中西教育思想的异同后,主张以“养成健全的人格”为教育宗旨。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增长的需要。同时,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问题。若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易造成校园性人文精神生态恶化,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常识匮乏,亲情淡漠,甚至价值观、道德观混乱等不良后果,加之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残酷的就业竞争需要人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否则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教育过程中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实用价值的同时,语文教材内容覆盖面宽, 涉及学科非常广泛,不仅其所涉及的文体、内容和文章的时代背景相当广,而且这些涵盖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科各类的文章还能给学生提供了解科学文化的窗口,语文教学中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赏析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净化学生的心灵,语文还具有文以载道的功能,入选课文中都渗透着人类的智慧、精神、阅历经验等,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之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观念、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能进行语文相关知识的教学,还有助于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相比一般的政治理论课和人生修养课,语文课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更直接、更丰富、也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了人文精神教育的雏形,古代专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学代表作《大学》就提出了以修身为教育之本,以止于至善为教育目的,这就是儒家思想“圣贤人格”的“为己”之学。大教育家孔子将“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为内容教育学生。“文”列“四教”之首,孔子将“人文”作为人的存在之本,将“六艺”作为君子必修的传统。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所涵盖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及历史文化具备了丰富的人文价值,能给予学生独特的语文感受,学生可以汲取到传统文化的营养,积累丰富的文化精神积淀阅历,不断提升自身的品格,健全自身的人格,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做到积存真善,扬弃丑恶,做一名真正有益于祖国的人。
  三、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
  (一)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爱国主义是最伟大最崇高的思想感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写道:“生命诚可贵”,是一个人的价值;“爱情价更高”,是小家庭的价值;“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民族国家的价值。为了国家民族之大义,生命甚至也可弃之不顾。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及爱国情操是每位中华民族儿女应当具备的素质,爱国主义教育其实是“文以载道”中“道”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民族素质,确立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忠贞报国”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渗透我国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方面的教育,引领学生体会古代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体会屈原正气凛然,九死未悔的探索;感悟祖逖闻鸡起舞,立志北伐的意志;感受岳飞金戈铁马,壮志未酬的无奈;辛弃疾驰骋疆场,报国无门的激愤以及谭嗣同坚持变法,视死如归的慷慨。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语文教师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以及光荣的爱国传统,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商教育
  现今的教育主要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情商包括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的高低与人文精神的熏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能区别真假优劣是无知愚昧,不能辨别善恶是非就是迷失方向,损人利己,丧失人格,乃至给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在重视智力提高的同时也要加强情商,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积存真善,扬弃丑恶,做一名真正有益于祖国的人。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列举人类的精英文化,例如优秀文学作品中他人的宝贵智慧和经验,高尚品质和人格,以此来熏陶学生,使得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得以继承、创新和发扬,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内涵,将文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美学、民俗风情、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效地加以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语文文化中所代表的人文内涵及情商教育内容,挖掘作品本身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和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性情,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理想和人格水准。
  (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是人文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才能用美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和情操,拥有健康的人格和灵魂,走向美好的人生。语文学科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及文化精华,经典名篇、绝词佳句等,都能给予人美的感受及体验,语文教师可对其进行分析指导,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意境、形神、悲剧美、喜剧美、崇高、优美等等美的形态,例如分析“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小桥流水人家”的雅致等,提高学生对文化精华的鉴赏能力,并用现代的视角去审视和参照历史上的真、善、美,从而全面提高和发展自己对美的形式和内容的感知能力,受到美的熏陶。语文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的言辞自行想象作品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去积极填补和确定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使学生在想象、填补、确定这样的过程中,获得领悟、创造的审美快感,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人文精神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语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环境,例如通过人文对话,品评优秀作文和中外名著,欣赏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人文精神方面的辩论赛等方式,用人文的魅力去打动学生,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以强烈的责任感,潜心治学的态度,良好的处世哲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吴阳熙.关于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4.
  [2]朱海平.语文:人文素质的必修课[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
  [3]张建珍.研究性课程中的人文精神[J].学科教育,2002.
其他文献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纽带,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对于世界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卫东在《公开课如何上出新意》一文中,针对“公开课如何上出新意”这个问题,提出以下观点:
本文对21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CPH)脾切除术后血液流变学进行了观察,并设正常人及CPH远端脾腔分流术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脾切除术后1~14天η_L、η_L′、η_k′PC和Fib较术
以牛乳为原料,通过米曲霉的发酵降解乳糖,实验得出的米曲霉在牛乳中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28℃±1℃,装液量30mL/250mL,培养箱转速180r/min,发酵60h.在此条件下
为了预测材料的性能,对微观组织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是必要的。对于晶粒度范围很大的高度非均匀微观组织,确定一个有效的平均晶拉度较为困难。本文提出一种评估有效平均晶拉度的
目前的语文课有一个普遍毛病,就是假。往大的方面说,如教师拙劣的自我表演,空洞和贴标签似的升华,以及不着调的语言。往小的方面说,如让人眼花缭乱的PPT和各种声光设备,学生
在总结了大量速生木材制浆性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模糊数学理论和工程建模方式建立了速生材制浆适应性的综合多指标评判体系,该评判体系对速生木材材性和主要制浆性能
7084例活产新生儿中,发生H1289例,发生率为1.26%,死亡率为12.36%。HIE的发生与分娩方式有直接关系,表现为:顺产组4905例,难产组2179例,发生HIE的比率分别0.46%、3.17%(P【0.01),
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已十年有余,却并未如课改初期有人预期的那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课程改革基本上未能有效改革语文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上,从而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语文课程核心知识的扬弃,仍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这里,专就议论文的知识教学展开论述。  根据近几年来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对大量师生的访谈,我
<正>腹痛是内外科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病因很多,有些皮肤病除了皮肤损害外,也常出现腹痛,甚有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者,如不仔细观察分析,在皮损尚未出现之前常导致诊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