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强调要加大力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游泳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加强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掌握地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采取实地问卷调研的方式对于地区的体育教育院校、体育运动俱乐部、游泳馆进行调研,分析地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具体现状,并探究当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地区的一所游泳馆、两所体育院校以及三所体育运动俱乐部进行调研,调研对象包括运动员以及教练员,总的调研对象200人。
(二)研究方法
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进行调研。
二、调研结果
根据调研,男女游泳运动员工180人,教练20人,运动员中,男生105人,女生75人,比例偏差不大,运动员平均年龄在21岁,最小的15岁,分布不均匀,在调研中,大多数教练员认为目前选拔的游泳运动员的整体生源质量不理想,35.4%的教练员认为目前的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数量不足,且在选拔中面临较大的阻力,在游泳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运动员想要游泳,但是都需要到很远的场馆进行,十分不便,也会打消他们运动的热情。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很多运动员选择游泳项目,是因为家长希望,而真正是因为自己对游泳感兴趣而选择游泳项目的运动员比例只有26.7%,可见目前造成地区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不足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青少年对于游泳的兴趣度不足造成的。在调查的相关场馆和学校中发现,游泳教练人员也比较缺乏,游泳运动员和教练的比例多为1:3,或者更多,这样的教练员比例会导致在游泳的专业指导上无法做到一对一,造成运动训练效果下降。
三、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结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地区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建设,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建设的结构布局,按照“强化、新建、调整”原则全面优化游泳竞技体育结构布局,重点发展和建设中长跑、体操、游泳、网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经费投入,用于青少年游泳的经费不低于体育经费总量的25%。制定出台《地区游泳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普及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地区可以以优势项目为龙头,承接省级游泳项目的联办点任务,在全省范围招收优秀运动员,建设复合型教练团队,科学高效培养游泳竞技体育人才。对此,地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地区游泳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全市游泳改革发展工作,率先在全省成立“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心”,命名青少年游泳训练基地,组建青少年游泳俱乐部,挂牌青少年游泳训练网点学校,给予经费补助,开展日常训练,在梯队人才培养上取得成效。要善于借助俱乐部的地理优势和先进训练设施及优秀教练员团队,拓宽训练渠道和人才培养输送渠道,为全市青少年游泳人才梯队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基地将在广泛推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同时,为培养输送高素质游泳竞技人才。训练基地的成立,对地区青少年游泳训练是一个很好的场地补充,同时可有效拓宽市内游泳人才选材空间,将储备更多的游泳后备人才。
(二)强化赛事组织,提升运动兴趣
要培养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队伍,必须要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于游泳运动的兴趣,提升他们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青少年游泳兴趣从小培养开始,精心组织训练备战管理工作,建立“一赛一测制、教练员责任制、赛前实战训练制、考核评比制、经费保障制、学校负责制”的备战工作运行机制。以青少年游泳发展为重点,提高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质量和效益,加快游泳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培养运动员的对游泳运动兴趣、激发青少年儿童运动潜能,为实现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把有发展的适龄青少年运动员集中起来训练、以规范专业动作、提高专业速度、培养专业能力和比赛意识为目的进行集中訓练,在集体生活中提高独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增加自信心。通过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游泳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项目,营造一种良好的游泳运动氛围,促进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储备量的增加。
(三)强化教练员培养,提升教学质量
在游泳事业发展中,青少年游泳教练员自身的素质也至关重要,对此,要进一步加强游泳教练员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游泳教练员,切实提升教练员的运动和理论教学水平,推动地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有效培养。
四、总结
通过对于地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的调查,得出地区游泳后备人才的基本现状,明确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究地区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有效培养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延杰,杨大伟.专业素养 人文情怀——从人的发展角度谈山东省烟台一中体育后备人才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8(01):27-28.
[2]吕蓉,陈闽.江西省少儿游泳业余培训的现状调查兼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38(03):40-45.
[3]李自强,唐炜.对江苏省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以江苏省少体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05):70-72+108.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地区的一所游泳馆、两所体育院校以及三所体育运动俱乐部进行调研,调研对象包括运动员以及教练员,总的调研对象200人。
(二)研究方法
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进行调研。
二、调研结果
根据调研,男女游泳运动员工180人,教练20人,运动员中,男生105人,女生75人,比例偏差不大,运动员平均年龄在21岁,最小的15岁,分布不均匀,在调研中,大多数教练员认为目前选拔的游泳运动员的整体生源质量不理想,35.4%的教练员认为目前的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数量不足,且在选拔中面临较大的阻力,在游泳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运动员想要游泳,但是都需要到很远的场馆进行,十分不便,也会打消他们运动的热情。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很多运动员选择游泳项目,是因为家长希望,而真正是因为自己对游泳感兴趣而选择游泳项目的运动员比例只有26.7%,可见目前造成地区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不足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青少年对于游泳的兴趣度不足造成的。在调查的相关场馆和学校中发现,游泳教练人员也比较缺乏,游泳运动员和教练的比例多为1:3,或者更多,这样的教练员比例会导致在游泳的专业指导上无法做到一对一,造成运动训练效果下降。
三、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结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地区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建设,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建设的结构布局,按照“强化、新建、调整”原则全面优化游泳竞技体育结构布局,重点发展和建设中长跑、体操、游泳、网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经费投入,用于青少年游泳的经费不低于体育经费总量的25%。制定出台《地区游泳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普及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地区可以以优势项目为龙头,承接省级游泳项目的联办点任务,在全省范围招收优秀运动员,建设复合型教练团队,科学高效培养游泳竞技体育人才。对此,地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地区游泳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全市游泳改革发展工作,率先在全省成立“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心”,命名青少年游泳训练基地,组建青少年游泳俱乐部,挂牌青少年游泳训练网点学校,给予经费补助,开展日常训练,在梯队人才培养上取得成效。要善于借助俱乐部的地理优势和先进训练设施及优秀教练员团队,拓宽训练渠道和人才培养输送渠道,为全市青少年游泳人才梯队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基地将在广泛推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同时,为培养输送高素质游泳竞技人才。训练基地的成立,对地区青少年游泳训练是一个很好的场地补充,同时可有效拓宽市内游泳人才选材空间,将储备更多的游泳后备人才。
(二)强化赛事组织,提升运动兴趣
要培养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队伍,必须要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于游泳运动的兴趣,提升他们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青少年游泳兴趣从小培养开始,精心组织训练备战管理工作,建立“一赛一测制、教练员责任制、赛前实战训练制、考核评比制、经费保障制、学校负责制”的备战工作运行机制。以青少年游泳发展为重点,提高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质量和效益,加快游泳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培养运动员的对游泳运动兴趣、激发青少年儿童运动潜能,为实现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把有发展的适龄青少年运动员集中起来训练、以规范专业动作、提高专业速度、培养专业能力和比赛意识为目的进行集中訓练,在集体生活中提高独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增加自信心。通过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游泳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项目,营造一种良好的游泳运动氛围,促进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储备量的增加。
(三)强化教练员培养,提升教学质量
在游泳事业发展中,青少年游泳教练员自身的素质也至关重要,对此,要进一步加强游泳教练员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游泳教练员,切实提升教练员的运动和理论教学水平,推动地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有效培养。
四、总结
通过对于地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的调查,得出地区游泳后备人才的基本现状,明确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究地区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有效培养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延杰,杨大伟.专业素养 人文情怀——从人的发展角度谈山东省烟台一中体育后备人才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8(01):27-28.
[2]吕蓉,陈闽.江西省少儿游泳业余培训的现状调查兼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38(03):40-45.
[3]李自强,唐炜.对江苏省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以江苏省少体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05):70-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