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之声(组诗)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明
  半醒的人向深井打个响指,
  开始享受双耳精彩。
  失眠的人穿过城市边缘,
  收回被裹挟的桀骜。
  锋芒在朦胧中一闪,便不见了。
  此去路远,可用橙红送行。
  天色渐蓝。云朵散去。
  幽暗的缠结被解开。
  虚铃
  茫茫的深海,以及裹紧生命的风。
  抓住羽翼或背鳍,漫游。
  你问,怎样才能不让水土流失?
  猫头鹰眨眼。鲤鱼打挺。
  愿尘世的厚土让世人看上去平等。
  振铎之声不绝,人已不见。
  融化在空气中的不可言说,只能领会。
  开始学习知道自己是谁。
  朱红
  青竹,而非枫树林。
  伸手,搅乱白雾。
  一道散去的还有那些烦忧吧。
  鸟儿开始唧唧啾啾。
  花栗鼠开始搬运粮食。
  不舍落在画布上,苍翠中一点赤色。
  原来悲怆之声也可以自由明亮。
  祈天
  在秋天的风里记数飘落的树叶。
  在夏天的雨后收集击落的果子。
  当落入眼眸的闪电点亮星空,
  夜语的交替处青苔茂盛。
  长梦走来,云飞扬,旗猎猎。
  仪式绵延至今,
  昨天也可能成为明天。
  木枯
  纷落如樱花。
  无论怎样闭眼都不行。
  无论怎样转头都不行。
  夜与昼之间布满破碎。
  还能承受多少?
  忙得脚不着地。
  观云
  那么多,拥挤在群楼的空隙间。
  伸手就可以逮住彼此。
  可是,云与人互相无感。
  只有一双眼睛看见了。
  一个在楼梯上玩耍的小孩儿,
  沉迷于观看这好玩儿。
  老旧的住宅区墙上涂了黄色。
  可以说,明亮;也能说,轻扬。
  但孩子并不真的懂这些词。
  孩子只看重人不理睬云的好玩儿。
  因而,专注而快乐。
  低落
  有时候,会踮起脚——
  不是向上,而是向下。
  看看下面还有多少沉重和喑哑。
  有时候,会厌倦——
  会再一次向下,想要跌到低处。
  这微如草芥的自己,这向上与向下的,
  空空——
  然,做不到袖手旁观。
  流转
  一定有许多想干的事情。
  但,对于改变,时间总太快。
  舞蹈旋转。音乐吹跑了手中的帽子。
  人总是厌倦于高飞,又渴望于高飞。
  站在墙之前,试图开一扇门。
  迷途之人不知选择何处送别为好。
  佛说,流,相续;转,生起。
  涉及生死,任何觸动都值得记录,
  那最幼小的最坚韧。
其他文献
奔向小康  群山巍峨  江河奔涌  神州大地  中华儿女守望相助  脱贫路上砥砺前行  奔向小康 奔向小康  这是初心  这是使命  幸福的花儿开满了城市乡村  富裕的日子荡漾着百姓的笑声  东风浩荡  春雷滚动  华夏大地  炎黃子孙龙腾虎跃  强国路上开启新程  奔向小康 奔向小康  这是心声  这是责任  快乐的歌儿震撼着大地天空  美好的日子洋溢着中国的笑容  奔向小康 奔向小康  幸福的
期刊
1  与固阳结缘,是在我四十岁之后了。  一道山的屏障,目光从来没能穿越。山,就像大地的画笔,将人分隔成一片一片的区域,将一片又一片的区域调整成不同的的特性,包括植物动物。固阳的莜面土豆,早有耳闻。但这里没有与我交集的亲属,所以我从来没有去过山那边。山,就像是一幅画,固阳就像是一个遥远的存在。  但固阳的土豆,早已是城区餐桌上的美味。特殊的地理结构,让土豆生长得异常繁茂。早些时候,父亲单位一到秋末
期刊
初秋的固阳县银号镇银号村,远山还一片碧绿,风从北面吹来,长在河沟里的柳树纷纷向南弯下腰。这是银号最美的季节,一人多高的玉米即将收割。从玉米播种到发芽,从抽穗到收割,时间在这个山沟里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年轻人都往外走,留下的鳏寡老弱者,一年年在这里消磨着人生中最后的光阴。  万物都在向阳开,阳光给予大地不同于雨水的滋润。人心何尝不是,没有阳光的滋润和照耀,内心那些沟沟壑壑里阴郁如何才能驱散。  站在玉
期刊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内蒙古日报》《包头日报》《包头晚报》《鹿鸣》《内蒙古旅游报》《内蒙古风采》等报刊杂志,作品入选《包头文学作品选》《阴山下》《西口实录》等书籍,出版个人散文集《乡愁百味》《萨拉齐老故事》。  故乡写意  土默川,因蒙古族土默特部驻牧而得名,这里曾经水草肥美,牛羊遍地,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歌唱的地方。它北靠阴山,南向黄河,在山水之间近千里的狭长地带上形成平原,加之灌溉
期刊
可惜我只记得这么多,不能完整地给你把故事讲完。  ——题记  麻子  麻子懒懒地踱到滴水岩口,俯视升腾的炊烟和错落的青瓦房。  从滴水岩往下看,也里古(地名)像个大木盆,盆中间是大楸树,树下是敞口水井,晒场就在水井前。房子牛粪般围着晒场向四周扩散,东面是村口,西面是陡如斧劈的祖山。高耸入云的祖山树缠藤绕,老人仙游后,安放他们肉身的棺材会被请到祖山山腰上的洞穴里,那里停着无数的祖先亡灵。南边是罴老大
期刊
谈到“妙手老李”,我的脑海中立马浮现出这样的形象:留着几缕胡须、戴着一副蛤蟆镜、身穿灰色大袍,有着一双与粗犷外表不符、极其纤细柔长的手,活脱脱一副高人模样。  据说,在北平沦陷前,妙手老李可是远近闻名的二胡艺人,和京师班子拉过台、对过招式,自打日本鬼子占了东北,老李便带着他唯一的家当——宝贝二胡,逃来了我们镇子,他那副蛤蟆镜底下,传闻躲着一双被烙瞎了的眼,初到镇上,他便寻着一处破落的旧宅安下脚来。
期刊
正是初秋,汽车驶过,四面无边的田野,或草地或庄稼,满眼的绿色,偶尔一片整齐的金黄色,是向日葵,苍白色的花,是荞麦。  “你们来的晚了,荞麦、莜麦都开过花了。如果早半个月,满山金黄的油菜花。今年雨水好,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开车的人说。  并不晚。我心里说。 这满眼的绿色,眼睛里好像都放不下,无边无际地伸出去。抬头望去,天蓝得耀眼,没有一丝杂质似的,大团大团的云朵簇拥着挤在一起,白色挤成灰色,灰色堆积
期刊
偶遇该怎么表达  有时候,因为怕衰老。我会难过。  偶遇扫麦场的老年人被撞飞,  路边的废瓶被重重弹起了一厘米,  一厘米是阴阳两隔。  虚构并不能解答我的困惑,  我给母亲的微信中,  “不要在马路上晾麦子。”我留言,  我冲了一个冷水澡,凡事要冷静,  尽管我想这么一直善良下去,  对死去的蚯蚓,深表同情,  对渐渐冷的天气,深表敬意。  母亲回了一句:“知道了。”  此刻我的手机可以不被比喻
期刊
清晨,青灰色的天空中没有一朵云,它们好像都商量好了似的,谁都没来。毕竟,入秋的山里,早上和晚上总是凉飕飕的,那些云朵可能也嫌这里太凉了吧。不过微风倒是时不时地会来光顾一下,但它也总是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去。最后,只是或多或少地留下些许凉意,以此为证。  三面环绕着的矮山坡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换上了黄绿相间的秋衣,毛茸茸的,看起来好像很暖和。山下有几处小白房子和一处较大的厂房,远远望去好像几块大小不
期刊
打开月光  灵感亮了  思绪跳跃成  一尾不知疲倦的鱼  夜的池水里,灵动  游来游去  水  1  有了鱼,水就活了  波纹泛起涟漪  有了表达的欲望  就想成为单纯的孩子  眼眸清澈,返璞归真  波涛与巨浪中沉淀出  内心安静的声音,发现  更多灵动的鱼  2  流动,在低处婉转  要么冲垮,要么另辟溪流  让石头灵动成鱼  在有形与无形之间  3  缓慢渗透,也要练习迅速沸腾  水质清澈,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