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某化工厂烟囱变形监测方案研究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tiantian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两栋襄樊市宁日某烟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形监测方案,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为类似工程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厂;烟囱;监测方案
  中图分类号:TU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18-0137-01
  
  1工程概况
  该烟囱两栋,高60 m,截面呈圆形,底部直径5 m,顶部2 m,均为框架砖混结构。为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安全,指导建筑施工,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应业主和设计单位要求,需对该建筑物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垂直和水平变形监测。
  2监测依据的规范及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3基准点以及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3.1基准点的布设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拟布设4个变形观测基准点,基准点之间可以进行联测相互检核,能永久保存,可以完全控制整个烟囱建筑物。基准点布设时不仅要考虑地基稳定,同时选择在施工过程中不易破坏和不易填埋的位置。基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基准点为中心嵌有钢筋标志的混凝土,基准点的埋深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埋设稳定后首先对基准点进行两次联测,使场区内各基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验。沉降监测基准点和施工现场正负零标高联测,建立统一基准网。位移基准点4点之间建立施工坐标系,联测闭合,以便以后测定位移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沉降基准点和位移基准点可以合二为一。
  3.2监测点的制作和埋设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烟囱的准确变形情况,监测点要结合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布置在最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烟囱变形特征且便于监测的位置。
  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拟在烟囱底部1 m的四周建筑物上设置沉降监测点纵横向要对称,相邻点之间间距以3 m为宜,拟布设6个沉降监测点;在烟囱中上部40 m的四周建筑物上设置位移监测点,纵横向要对称,拟布设4个水平位移观测点,相互间呈90°分布,在建筑物顶部设置4个水平位移观测点,相互间呈90°分布,和中间部位的水平位移观测点一一对应。每个烟囱共布设14个监测点。
  建筑物监测点在烟囱建设过程中采用化学植筋的方法,用钢筋制作,刻出明显观测标记,观测部位涂防锈红色油漆,埋设于计划位置处,并提前进行初始观测。
  4烟囱监测的方法
  4.1沉降监测
  ①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的特性和相关规范的要求选择沉降监测精度的等级,本工程的基准点联测及建筑物沉降监测,均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实施。
  ②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各项监测指标要求如下: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1.0,n为测站数;视线长度≤50 m;前后视距差≤2.0 m;前后视距累积差≤3.0 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0.5 mm;相邻沉降监测点高差中误差≤0.3 mm。
  ③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基准点埋设稳定后首先对基准点进行两次联测,将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后,确定每个基准点的高程。首次监测应在监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监测的沉降监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监测用以比较的基础,每个监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监测两次后确定,取两次平均值作为监测点的起始高程值。在基准点与沉降监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监测路线,各基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并在架设仪器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每次监测均沿统一的附合或闭合路线。采用“后后前前”的读数方法,在每次沉降监测点观测的同时将基准点进行联测。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监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监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每次施测前要检查校正i角,i角不大于15″。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④沉降监测中的注意事项。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水平尺;监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每次监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监测时要—气呵成;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基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⑤监测周期。观测点埋设后一星期后进行首次观测,施工期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6 m加高,建筑物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一年后可三月观测一次,当测试数据接近监控报警值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出现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周边建筑物或烟囱周围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逢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 d一次的连续观测。当沉降速率过大时,位移过大时,应加密观测。
  4.2水平位移观测
  ①水平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建筑物基坑的特性和相关规范选择水平位移监测精度的等级,本工程的基准点联测及建筑物位移监测,均按二级平面控制网导线测量及四等三角网角度观测技术要求实施。
  ②水平位移观测的精度要求:角度中误差±2.0″;边长中误差±4.0 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5 000;导线最弱点点位中误差±4.2 mm。
  ③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基准点埋设稳定后首先对基准点进行两次联测,水平位移基准点间要相互通视,埋设稳固。基准点间建立统一施工坐标系,将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后,确定每个基准点的平面坐标。首次监测应在监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监测时首先测定每个观测点至监测基准点的水平距离,采用免棱镜测距仪6测回取平均值,确定监测点至基准点的水平距离(D)后,以后每次观测时主要是测定监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夹角变化。夹角观测按照四等三角观测要求采用角度观测。基准点对水平位移观测点观测分四个方向观测,两两对称,每次观测和基准点与烟囱连线呈垂直的水平位移观测点。通过本次观测的角度与上次对应的角度进行比较,求出本次夹角变化值。水平位移量为s=D×tanδ(s为位移量,D为水平距离,δ为夹角变化值)。在基准点与位移监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监测路线,各基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在每次位移监测点观测的同时将基准点进行联测。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监测程序要熟悉、正确掌握。在首次监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 在监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位移监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即位移监测依据的基准点、位移监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监测人员要稳定;监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监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监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监测结果与首次监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监测的位移量更真实。
  5结论及建议
  监测时,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参考文献:
  
  [1] 王小刚.短距离三角高程测量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珠 江现代建设,2007,(1).
其他文献
利用公共选择理论 ,分析目的地社团在提供公共物品发射性目的地形象时的行为特征 ,证明集团成员对整体营销理念的认同不能自动导致该理念的实施
对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质量、进度等目标实施监控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目前的经济危机导致人才市场的低迷,企业的管理也出现了不少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的管理者都选择进入MBA学院进修,一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管理能力,=是可以为将来职位的提升以及谋得一份更高薪工作增加砝码。我国MBA教育自从1991年以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外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研究,以发现国外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优点和我国的不足,以便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
文章通过对GPS在公路施工中的静态及动态测量方式的介绍,提出了GPS在公路施工中的新方法,对GPS在公路施工中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保护模式,分析了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参与式保护的必要性,提出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式保护的运行机制,指出社区居民应成
文章首先简述了传输系统网络现状与分析,然后分析了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设计,最后重点探讨了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的实现。
摘要:文章通过对原有创造力模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原有模板的不足,并在对新变量的引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板,以及新模板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产品创新;创造力新模板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06-0061-02    1引言  早期的研究认为在自由范围内产生的创意更有效(De Bono,E. 1992)。因此在新产品开发的时候,历来是鼓励研发人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传统的线性财务治理模式已经蜕变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线性的相机财务治理结构,以期为我国企业构筑健康、科学的财务治理空间。  关键词: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相机财务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0)08-0056
文章针对新时代新形式新闻报道的需求,对新闻报道创新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从新闻报道格式、机制、方法技术等领域做了探讨,重点研究了网络技术对新闻报道创新的时代意义
2008年6月完成的青岛益佳集团燃料油码头工程(引桥上部结构),为海上现浇预应力结构,施工难度大、工期紧.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和可行的技术方案,工程于合同工期内顺利完成。其中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