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歌颂母爱的经典。长久以来,备受推崇。然而,笔者经过文本细读发现,这首散文诗存在语言节奏紧张与情感节奏紊乱的问题,因此给人以故意雕琢的虚假之感。
一、抓住这把钥匙:“我不寧的心绪散尽了!”
《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最关键的一句话是:“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如果用“起承转合”来分析文本,此处正好处于“转”的位置,是文章矛盾冲突发展到极处突然化解的瞬间。牢牢抓住这句话,我们就找到了解读这首散文诗的钥匙。
那么这首散文诗的矛盾之处在哪里?又是如何化解的?
朱则光老师说:“矛盾,是作者深埋在文本内部的秘密。只有抓住并揭开这个矛盾,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向深入。”笔者认为《荷叶·母亲》这个文本内在的秘密就是作者情绪的烦闷与不适意,这成为这首散文诗最初的动力。
那么这种烦闷与不适意又是如何化解的?我们不难找到文中的这个句子:“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为什么看到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作者不宁的心绪就散尽了呢?笔者以为,奥秘就藏在此处的省略号里。
此处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此处省略的,或者说作者没有说的就是令她无法忘记的母亲爱护她保护她的那些画面。大荷叶慢慢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这一景象瞬间唤起了冰心对母爱的回忆。荷叶护红莲的画面与母亲爱护她的那些画面瞬间重合在一起,仿佛母亲就是荷叶,冰心就是红莲,在那一刻,冰心内心受了深深的感动,不宁的心绪才得以散尽。
冰心重点写了荷叶护红莲的画面,而将母亲对自己的爱护故意略去不写,不能不说,这是冰心精巧的设计,是深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对此,有人认为,倘若冰心将带有母亲的内容全部略去,只写荷叶红莲,似乎更为含蓄隽永。不过,笔者以为如果那样,《荷叶·母亲》就真成了诗,而不是散文诗了。
二、密集的铺垫导致语言节奏的紧张
事实上,在“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之前,冰心为了让“荷叶护红莲”与“母亲爱我”能够对应重合起来,至少做了四重铺垫。
铺垫一:第二段写故乡的园院里有许多莲花,“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此处故意点出红莲。文章第三段,祖父说初开三蒂莲,正好添了你们三姐妹。这样,通过这两段,冰心暗示读者,在她的潜意识里,她的出生应了红莲的花瑞,她就是那红莲。
铺垫二:为了出现荷叶护红莲的一幕,第四段写白莲在一夜繁杂的雨声里谢了,而红莲反而开满了,亭亭立在绿叶间。这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铺垫三:文章第五段,作者写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为了暗示自己就是那红莲,她写道:“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红莲在无遮蔽天空下,“我”也在无遮拦天空下。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我”也是无法可想。
铺垫四:第六段中作者写道:“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我靠着母亲,不就是红莲在荷叶呵护之下吗?此处写母亲,正是为自己“看与想”的叠合做好铺垫。
正是在上面这四处铺垫之后,“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这篇散文诗在此之前仅有六段,却有五段都在铺垫。这种密集的铺垫必然导致语言节奏的紧张,显露出一种雕琢的痕迹。
三、情感先行导致情感节奏的紊乱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篇散文诗是冰心在还原自己曾经感动的一刻。既然是还原,就应该符合生活的真实与情感的真实。也就是说,冰心按照时间顺序构思全文:由一开始的不适意,到后来的“看与想”的瞬间叠合,再到最后的抒情,每一环节的情感都恰到好处。如果最后的抒情迫不及待地先行或有所暗示,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有了故意为之的雕琢之感。
这篇文章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情感未到之时,语言中已迫不及待地有所暗示。
如果比较一下“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这句话前后的内容,不难发现,“遮蔽”与“遮拦”是非常相似的。如果说结尾处“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里的“无遮拦天空下”是在写作者遭遇人生风雨时孤独无助的境况。那么,“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这里的“无遮蔽的天空”是指什么呢?因为这段话出现在红莲被雨水打得左右攲斜之后,这里显然与结尾“无遮拦的天空”不同,应为实写天空。“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这里是写作者想要去保护红莲但又不敢,故而无法可想吗?可是如果真想保护,手持着一把伞,也断不必说这是“无遮蔽的天空”吧?可见,这里的“无遮蔽的天空”本应“实写”,却已“虚化”。
所以,笔者以为,在此,冰心的情感已经先行或暗示了。
事实上,冰心是非常注意情感节奏的。比如在“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前后写荷叶与红莲是不同的,之前是客观地写,“慢慢地倾侧”“正覆盖”,而后却是主观地写,“勇敢慈怜的荷叶”“流转无力的水珠”,显然这种情感的分寸把握是很准确的。
但尽管如此,“无遮蔽的天空”的提早出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这篇文章情感节奏的紊乱。
正是因为语言节奏的紧张与情感节奏的紊乱,尽管冰心瞬间的感动是真实的,歌颂母爱也是真诚的,可是最终,机心败坏了语言,语言又背叛了情感,这才有了故意雕琢之感。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作者通联:济南第十四中学]
一、抓住这把钥匙:“我不寧的心绪散尽了!”
《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最关键的一句话是:“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如果用“起承转合”来分析文本,此处正好处于“转”的位置,是文章矛盾冲突发展到极处突然化解的瞬间。牢牢抓住这句话,我们就找到了解读这首散文诗的钥匙。
那么这首散文诗的矛盾之处在哪里?又是如何化解的?
朱则光老师说:“矛盾,是作者深埋在文本内部的秘密。只有抓住并揭开这个矛盾,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向深入。”笔者认为《荷叶·母亲》这个文本内在的秘密就是作者情绪的烦闷与不适意,这成为这首散文诗最初的动力。
那么这种烦闷与不适意又是如何化解的?我们不难找到文中的这个句子:“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为什么看到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作者不宁的心绪就散尽了呢?笔者以为,奥秘就藏在此处的省略号里。
此处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此处省略的,或者说作者没有说的就是令她无法忘记的母亲爱护她保护她的那些画面。大荷叶慢慢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这一景象瞬间唤起了冰心对母爱的回忆。荷叶护红莲的画面与母亲爱护她的那些画面瞬间重合在一起,仿佛母亲就是荷叶,冰心就是红莲,在那一刻,冰心内心受了深深的感动,不宁的心绪才得以散尽。
冰心重点写了荷叶护红莲的画面,而将母亲对自己的爱护故意略去不写,不能不说,这是冰心精巧的设计,是深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对此,有人认为,倘若冰心将带有母亲的内容全部略去,只写荷叶红莲,似乎更为含蓄隽永。不过,笔者以为如果那样,《荷叶·母亲》就真成了诗,而不是散文诗了。
二、密集的铺垫导致语言节奏的紧张
事实上,在“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之前,冰心为了让“荷叶护红莲”与“母亲爱我”能够对应重合起来,至少做了四重铺垫。
铺垫一:第二段写故乡的园院里有许多莲花,“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此处故意点出红莲。文章第三段,祖父说初开三蒂莲,正好添了你们三姐妹。这样,通过这两段,冰心暗示读者,在她的潜意识里,她的出生应了红莲的花瑞,她就是那红莲。
铺垫二:为了出现荷叶护红莲的一幕,第四段写白莲在一夜繁杂的雨声里谢了,而红莲反而开满了,亭亭立在绿叶间。这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铺垫三:文章第五段,作者写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为了暗示自己就是那红莲,她写道:“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红莲在无遮蔽天空下,“我”也在无遮拦天空下。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我”也是无法可想。
铺垫四:第六段中作者写道:“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我靠着母亲,不就是红莲在荷叶呵护之下吗?此处写母亲,正是为自己“看与想”的叠合做好铺垫。
正是在上面这四处铺垫之后,“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这篇散文诗在此之前仅有六段,却有五段都在铺垫。这种密集的铺垫必然导致语言节奏的紧张,显露出一种雕琢的痕迹。
三、情感先行导致情感节奏的紊乱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篇散文诗是冰心在还原自己曾经感动的一刻。既然是还原,就应该符合生活的真实与情感的真实。也就是说,冰心按照时间顺序构思全文:由一开始的不适意,到后来的“看与想”的瞬间叠合,再到最后的抒情,每一环节的情感都恰到好处。如果最后的抒情迫不及待地先行或有所暗示,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有了故意为之的雕琢之感。
这篇文章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情感未到之时,语言中已迫不及待地有所暗示。
如果比较一下“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这句话前后的内容,不难发现,“遮蔽”与“遮拦”是非常相似的。如果说结尾处“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里的“无遮拦天空下”是在写作者遭遇人生风雨时孤独无助的境况。那么,“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这里的“无遮蔽的天空”是指什么呢?因为这段话出现在红莲被雨水打得左右攲斜之后,这里显然与结尾“无遮拦的天空”不同,应为实写天空。“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这里是写作者想要去保护红莲但又不敢,故而无法可想吗?可是如果真想保护,手持着一把伞,也断不必说这是“无遮蔽的天空”吧?可见,这里的“无遮蔽的天空”本应“实写”,却已“虚化”。
所以,笔者以为,在此,冰心的情感已经先行或暗示了。
事实上,冰心是非常注意情感节奏的。比如在“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前后写荷叶与红莲是不同的,之前是客观地写,“慢慢地倾侧”“正覆盖”,而后却是主观地写,“勇敢慈怜的荷叶”“流转无力的水珠”,显然这种情感的分寸把握是很准确的。
但尽管如此,“无遮蔽的天空”的提早出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这篇文章情感节奏的紊乱。
正是因为语言节奏的紧张与情感节奏的紊乱,尽管冰心瞬间的感动是真实的,歌颂母爱也是真诚的,可是最终,机心败坏了语言,语言又背叛了情感,这才有了故意雕琢之感。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作者通联:济南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