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铁企业“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来源 :理论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bo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信息时代,国铁企业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地利用互联网工具,实现“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效果显现,权责法定、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理念逐步树立;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快,规范性文件过多过滥的势头得以控制;执法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不断推进,执法人员素质及能力得以提高,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合法性审查及执法结果公开等“三项执法制度改革”逐步展开;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基本落实;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概括、提炼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通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对于组织人事部门和组织人事干部,更好服务铁路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不论任何时代,一个发展成熟的社会必然都会相应形成其核心的价值体系,否则这个社会就缺乏发展的持久动力和永久活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依然蓬勃发展,就因为其在每一历史阶段都能提出科学、合理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坚守的伦理观.中国共产党的伦理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在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后,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境遇,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主张和意识形态表述.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催人奋进.rn复兴,一个伟大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个百年大党接续奋斗的历史使命.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2015年春节前夕,他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今天,我们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仍然要面临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为新时代增添精神动力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研究延安精神如何对民本思想进行升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精神的力量历久弥新.rn一百年前,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铁路产业大军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党最可靠依靠的力量.rn一百年来,铁路人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锻造了“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铁路人最听党的话”的铮铮誓言,在万里铁道线上代代相传.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加强铁路运输安全和普速铁路环境隐患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西安局集团公司党委集中优势资源,组织10余家单位,以“大会战”的态势对襄渝线设备进行整治,同步治理沿线环境,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引领力向运输生产力全面转化.
铁路工人队伍是中国最早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工人队伍之一.本文考察铁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是指1917年至1923年这段历史时期,中国铁路工人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自发斗争上升到自觉斗争的过程.一方面,中国铁路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逐渐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成熟与壮大也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阶级基础,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要率先在学习党的历史上下功夫、走在前,通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持续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党的历史学深悟透讲活,在大规模干部培训中充分体现党校的职责使命和时代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