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思维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如何抓住课堂训练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本文从课堂训练的三个环节“训练设计”、“训练点拨”、“训练评价”阐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训练设计 训练点拨 训练评价
课堂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有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课堂训练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探究、善于突破、乐于创新,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抓训练设计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是教学的主体,并贯穿课堂的始终,但练不能烂练,练习要巧而精,形式要创新,要充分调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达到练中悟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发现知识间的新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在设计训练时,我们应考虑到点面结合:
面上力求“轻装上阵”,切准“要害”,引导学生感悟全篇主旨,掌握文本学习的思维链。如《田园诗情》这类中心较为明确的文章,可以用“为什么称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作为全篇学习的思维链;《三袋麦子》这样一些结构类同的文章,可以用“土地爷爷分别给谁送了一口袋麦子,他们是怎样处理这一袋麦子的?从中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组训练作为本课训练的主线,形成文本学习的思维链;《徐悲鸿励志学画》这样一些过渡明显的文章,可以巧妙抓住文章的过渡句设计训练,即相同体裁的文章,我们可以用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设计训练,形成文本学习的思维链。
点上力求“重磅出击”,重点突破,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探究文本学习的思维点。这些思维点的设计,可以在文章的关键字词处,可以在文章题眼处,可以在文章“比较处”,可以在文章的疑问处……
一节课,“轻装上阵”统领全篇的“思维链”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清晰,学习环节层层相扣,是课堂的灵魂;“重磅出击”品词析句的思维点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是课堂的精髓。点面结合、两相配合的语文课堂才更精彩。
二、抓训练点拨
课堂训练,充分培养了学生“靠思索而自得”的能力与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所设计的训练题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掌握,有时通过思索,学生并不能“自得”,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相机诱导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于,而在相机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时机,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运用才智,积极思考,创造性思维,独立理解文本。
比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当交流体会柳在高原生长的艰辛时,一位学生这样说:“‘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从这个‘熬’字我体会到了柳生长的艰辛,因为这株柳要在高原生长起来,需要经历‘持久的干旱’非常的不易。”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之后,可以进行这样的诱导:(1)演示“熬”这一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透过‘熬’字的演变,你能体会到什么?”(2)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株柳需要经受怎样的煎熬?(3)播放配音及高原图片,感受这株柳所经受的煎熬。(4)自由想象,这株柳在高原上还要经受怎样的煎熬?
这样点拨,学生深深体会到:理解文本,我们可以从字的本身入手理解文本,可以通过上串下联理解文本,可以通过想象练说理解文本,可以通过感情朗读理解文本,通过换词比较理解文本,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联一联,想一想……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定能形成独到的见解。
2.联系比较法
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注意从文章与文章的关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完“借物喻人”的文章《青海高原一株柳》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山谷中的谜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落花生》、《白杨》等文章,让学生在反复的比较中体会借物喻人这种写法的作用;教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后,在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之后,引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文章也运用了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在作文中我们该如何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等,学用结合,形成读写技巧。
3.质疑问难法
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训练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从小到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训练他们思维的准确性。如教完《桂花雨》一文后,我给学生留了一段质疑的时间,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写道:‘桂花开得最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两句中为什么用‘浸’字’?”这一问题,着实问住了某些同学。此时,我引导学生用换词法、联系上下文比较法等讨论这一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作者“浸”字运用的巧妙、用词的准确。
三、抓训练评价
《学记》中早就提出“长善救失”的教学观点,“长善救失”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评价。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恰到好处。
常规的语文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多就问题的答案正确与否而进行。这样的评价,对其他同学的启迪不是太大。我认为,课堂训练的评价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更要体现整体性与指导性。
所谓针对性,指教师的评价要针对单个学生的回答作一定的评价,该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完整等。通过教师评价,该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哪里还需要改进?哪里值得学习?教师的评价,要对学生个体有一定的指导与点拨作用。
所谓整体性,是指教师在对个体进行评价时,也要针对本班学生现有学习的实际进行,或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或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如针对班级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低”这一现象,在对个体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通过评价个别达到指导整体的目的。诸如:“你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老师喜欢。”“你的声音如百灵般清脆,谁能比她读得更好?”这样的评价自然能提示学生提高音量回答问题。又如针对学生“说话不完整”这一现象,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抓住个别回答问题较完整的现象进行点评,从而指导学生“如何把话说完整”。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发言者明确自己的优点、长处及不足,而且对全班学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使他们产生羡慕、向往的心理,从而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师对学生训练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而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既要引导全体学生更积极地思考,更要指导学生应该向哪个方向思考,这样的评价才会更有效,才能更入“生”心,达到促进思维、发展思维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训练设计 训练点拨 训练评价
课堂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有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课堂训练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探究、善于突破、乐于创新,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抓训练设计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是教学的主体,并贯穿课堂的始终,但练不能烂练,练习要巧而精,形式要创新,要充分调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达到练中悟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发现知识间的新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在设计训练时,我们应考虑到点面结合:
面上力求“轻装上阵”,切准“要害”,引导学生感悟全篇主旨,掌握文本学习的思维链。如《田园诗情》这类中心较为明确的文章,可以用“为什么称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作为全篇学习的思维链;《三袋麦子》这样一些结构类同的文章,可以用“土地爷爷分别给谁送了一口袋麦子,他们是怎样处理这一袋麦子的?从中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组训练作为本课训练的主线,形成文本学习的思维链;《徐悲鸿励志学画》这样一些过渡明显的文章,可以巧妙抓住文章的过渡句设计训练,即相同体裁的文章,我们可以用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设计训练,形成文本学习的思维链。
点上力求“重磅出击”,重点突破,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探究文本学习的思维点。这些思维点的设计,可以在文章的关键字词处,可以在文章题眼处,可以在文章“比较处”,可以在文章的疑问处……
一节课,“轻装上阵”统领全篇的“思维链”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清晰,学习环节层层相扣,是课堂的灵魂;“重磅出击”品词析句的思维点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是课堂的精髓。点面结合、两相配合的语文课堂才更精彩。
二、抓训练点拨
课堂训练,充分培养了学生“靠思索而自得”的能力与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所设计的训练题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掌握,有时通过思索,学生并不能“自得”,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相机诱导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于,而在相机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时机,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运用才智,积极思考,创造性思维,独立理解文本。
比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当交流体会柳在高原生长的艰辛时,一位学生这样说:“‘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从这个‘熬’字我体会到了柳生长的艰辛,因为这株柳要在高原生长起来,需要经历‘持久的干旱’非常的不易。”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之后,可以进行这样的诱导:(1)演示“熬”这一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透过‘熬’字的演变,你能体会到什么?”(2)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株柳需要经受怎样的煎熬?(3)播放配音及高原图片,感受这株柳所经受的煎熬。(4)自由想象,这株柳在高原上还要经受怎样的煎熬?
这样点拨,学生深深体会到:理解文本,我们可以从字的本身入手理解文本,可以通过上串下联理解文本,可以通过想象练说理解文本,可以通过感情朗读理解文本,通过换词比较理解文本,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联一联,想一想……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定能形成独到的见解。
2.联系比较法
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注意从文章与文章的关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完“借物喻人”的文章《青海高原一株柳》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山谷中的谜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落花生》、《白杨》等文章,让学生在反复的比较中体会借物喻人这种写法的作用;教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后,在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之后,引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文章也运用了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在作文中我们该如何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等,学用结合,形成读写技巧。
3.质疑问难法
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训练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从小到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训练他们思维的准确性。如教完《桂花雨》一文后,我给学生留了一段质疑的时间,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写道:‘桂花开得最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两句中为什么用‘浸’字’?”这一问题,着实问住了某些同学。此时,我引导学生用换词法、联系上下文比较法等讨论这一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作者“浸”字运用的巧妙、用词的准确。
三、抓训练评价
《学记》中早就提出“长善救失”的教学观点,“长善救失”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评价。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恰到好处。
常规的语文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多就问题的答案正确与否而进行。这样的评价,对其他同学的启迪不是太大。我认为,课堂训练的评价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更要体现整体性与指导性。
所谓针对性,指教师的评价要针对单个学生的回答作一定的评价,该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完整等。通过教师评价,该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哪里还需要改进?哪里值得学习?教师的评价,要对学生个体有一定的指导与点拨作用。
所谓整体性,是指教师在对个体进行评价时,也要针对本班学生现有学习的实际进行,或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或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如针对班级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低”这一现象,在对个体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通过评价个别达到指导整体的目的。诸如:“你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老师喜欢。”“你的声音如百灵般清脆,谁能比她读得更好?”这样的评价自然能提示学生提高音量回答问题。又如针对学生“说话不完整”这一现象,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抓住个别回答问题较完整的现象进行点评,从而指导学生“如何把话说完整”。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发言者明确自己的优点、长处及不足,而且对全班学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使他们产生羡慕、向往的心理,从而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师对学生训练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而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既要引导全体学生更积极地思考,更要指导学生应该向哪个方向思考,这样的评价才会更有效,才能更入“生”心,达到促进思维、发展思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