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获取和管理信息的行政法律控制

来源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对警察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关于警察对信息的管理,实务中认可的一种做法是如果信息在获取时是合法的,对信息进行管理则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与理论产生了冲突,因为保存信息是宪法讨论的对象,至少需要法律的依据才能建立数据库.试图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并不容易,也很难期待短期内制定出合适的法律.所以,当前通过充实行政法律规则,加强实际控制是最现实的方案.
其他文献
善治理论与实践是从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通过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以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我国的社会治安治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追求一种社会治安的善治.因此,应从善治理论出发,以善治理论的基本要素为立足点,探讨社会治安治理的法治化治理、参与性治理和有效性治理,深入分析善治理论下进行社会治安治理的困境,为社会治安治理提供一种新的建设路径,使其最终走向善治.
劳动基准制度中的休息休假制度在保障劳动力资源正常供给、劳动者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远程办公和集体调休能够缓解劳动力的时空错配,但不可避免地引起休息休假制度的实践偏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休息休假制度的调整方案存在紧急政令与劳动基准冲突、利益配置失衡的问题.因此,应当确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休息休假制度的调整规则.首先,明确休息休假的调整应遵循劳动基准、劳资合意、劳动力资源配置规律的基本原则.其次,从劳动基准制度的灵活化变革入手,使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休息休假制度安排更加合理,具体包括设
19世纪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他们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犯罪社会学派立足文化冲突理论,结合对当时美国犯罪状况的调查研究,认为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移民犯罪问题,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发展状况和移民大量涌入共同作用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是移民在融入美国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激烈社会矛盾的产物.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匿名加密技术逐渐成熟,暗网正是匿名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之一,因其隐匿性、交易方式特殊性和使用便捷性而受到犯罪分子的青睐,产生了各种新型暗网犯罪.为遏制暗网犯罪在我国蔓延的趋势,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失业保险制度,消减暗网犯罪动机;严格控制暗网信息传播,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加强暗网技术研究,实现暗网技术型治理;增强打击暗网犯罪的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
鉴于目前有关中国警民合作的研究较少,且有关监控摄像头对该合作之影响的认识发掘不足,本研究调查了监控摄像与社区集体效能、警察公正性及警察效力在民众与警察合作的意愿的形成中所存在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基于收集自中国某一南方城市751名居民的面对面调查采访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分析,调查中国警民合作意愿的重要相关因素.结果 显示,视频监控、集体效能、警察公正性及警察效力对合作意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居住在集体效能水平高的社区的人以及认为警察公正性水平低的人而言,监控摄像头对其合作的促
微罪罪名的设立是积极刑法观之下刑法扩张和犯罪门槛下降的具体体现.微罪的设立符合社会对安全价值的需求,也是对我国刑法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微罪立法建立在前置法与刑法构成的“二元制裁体系”基础之上.在立法扩张的背景下,司法中对微罪认定时需要正确把握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实质特征,避免将一般违法行为认定为犯罪.
防卫过当的罪过判断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唯结果论的倾向.防卫过当罪过形式认定的前提是应当肯定防卫人具有防卫意识,且罪过形式优先认定为过失具有妥当性.将故意的防卫过当谨慎地认定为蓄意型与泄恨型两种类型具有合理性.防卫过当的罪责判断与共同犯罪、累犯等问题密切关联,相关认定在实现个案正义、促进公众认同、符合刑事政策等方面具有价值引领的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形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对党历史上思政课建设经验的历史性总结与新时代发展,也体现了运用历史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精神.“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也会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
2020年颁布实施的《社区矫正法》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原则,对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普遍存在的组织保障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到位、教育帮扶能力弱化等问题,应当以《社区矫正法》的实施为契机,提升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的专业化和执法队伍的职业化,完善监管机制,丰富教育矫正手段和帮扶措施,切实提升社区矫正综合管理水平.
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基于文化向度的视角挖掘立德树人核心文化内涵,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人、以红色革命文化影响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可以使立德树人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育人模式更加科学化,使新时代的警务人才能够拥有更丰富的文化自觉和更勇敢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