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676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形与几何”是数学课程标准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图形与几何 有效教学 模型思想
  传统“图形与几何”教学过于注重双基,即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正确率采用套公式的教学方法,而对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关注少之又少。《数学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课程目标由原来“双基”扩展为“四基”。要上好这类课,需要先明确并挖掘这一教学内容承载的教学意义,设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
  一、几何图形教学中的疑难杂症
  1.生活经验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科技。孩子从小就与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打交道。渐渐地孩子与生活接触的机会少了,不知道粉刷游泳池是哪几个面?通风管有哪几个面?书套有几个面?无疑为教学加大了难度,越是疏忽的地方越是会错。
  2.动手操作能力薄弱。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平面图形相比较,是对空间观念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来说是挑战。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中,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显著。书本中特地提示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但是学生没有动手的意识。
  3.理性思考缺失。
  新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之后,班上一位学生引起我的注意。在整节课堂中,他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但是练习情况相当糟糕。课后与他谈心,才得知他根本没有完整地读题目,大致扫视一遍就解题。在整个做题过程中并未理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急于求成的心态。
  对于这一领域教学,教师是最害怕的。我们得花大量时间准备各种教具,精心研究教材,并且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要求和方向,长此以往,导致课堂练习时间不足。久而久之懒得演示,直接出示公式解答,很显然这轻松不少,但数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变成做题的工具。
  5.学科交互性不强。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当然贯穿美术课堂、自然与科学课堂等。如果科学课上学生能动手拼搭正方体,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如果劳动课上动手做了长正方体,就不仅掌握了长正方体的特征,而且对展开图一目了然;如果能在美术课上动手画长正方体,那为作图减轻了负担。似乎提示教师教一门课不只是为了教,而是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二、提高图形与几何教学有效性
  小学“图形与几何”更多属于直观型,因此学生要获得图形与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动手操作,通过不断尝试搭建、选择分类、组合分解等增加、积累自己的经验,丰富自己的想象。那么“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现实,把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学生本身有丰富的体验体会。如孩子们喜欢玩的强力磁铁,让学生以数学眼光认识和探究展开图的变化,这其中蕴藏着奥秘,如一四一型的展开图,有助于建立和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引导学生操作与思考,积累有效操作的活动经验。
  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如这样一题:有一个长方体容器,长24分米,宽5分米,高12分米,现在往容器中注水360升,么水深多少分米?拿到这样的题目,我们该如何分析呢?长、宽、高和体积都已知,那怎么求水深呢?于是就存在这样一种情况,24×5×X=360,24×5×12-24×5×X=360等。很显然学生并没有透彻理解体积的含义,那该如何讲解清楚呢?没有比动手实践更好的方法了,出示一个里面有水的长方体杯子,请一位学生把水喝掉,其余学生思考这位同学喝了多少水?教师追问:喝的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体积吗?这样在快乐喝水中突破了重点,水的体积与水的深度有关,与杯子的高度无关,这题就迎刃而解。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累探究性经验。
  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一课,如何让学生体验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让每个学生带一个椰汁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让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机会。采取这样的方法后,整堂课氛围浓厚,孩子在量一量、剪一剪、算一算中得出侧面积的公式,相信这样的知识会令他们一直记在心里。整堂课结束后,我们一起把饮料喝了,这个过程不就是圆柱的体积吗?
  4.引导学生总结数学思想,积累策略性、方法性经验。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数学活动过程,我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那么在解题过程中养成良好数学做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单元中,我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题目,动手圈出关键字,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关注单位是否统一,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式,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出发。在这样的做题习惯中,正确率大大提高,为教师的课后辅导减轻负担。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就完成。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探究的种子,体会数学的艺术性与趣味性,是老师自身教学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
其他文献
“现代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影响数学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的改变”.随着近几年微课的发展,课堂早已不是“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如今课堂有更丰富的内容、形式.几何概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课堂提问 教学技能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
  本研究目的在于运用VNG这一全新技术对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进行全面观察,进行定性分析外,采用眼视动系统(VOS)检查进行定量分析,并初步对前庭功能与预后的关系,作初步
摘 要: 翻转课堂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把这种新型教学理念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有利于把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学”为主体,实现师生互动,让高中数学教学翻转过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在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中学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将原来在课堂上的教学讲授转移到在线教学上,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精彩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数学潜能,创生智慧课堂,提高教学
目的:通过探究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钾(K+)、血红蛋白(Hb)、
本文介绍了基于PC104总线形式的工控机作为CPU,用FPGA实现全部底层控制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在工控机中嵌入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进行多任务程序管理,提高绣花效率和稳定
摘 要: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生成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动与静、放与收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有效的课堂氛围,打造生成性课堂。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  一、引言  数学课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在以往的中
摘 要: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通过数学促进学生发展,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孩子越来越聪明。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数学适应学生,数学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  关键词: 数学教育 适应学生 教学形式 丰富多彩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启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
在高效合成大环主体化合物环[2][2,6-二(1H-咪唑基)]吡啶[2](1,4-二亚甲基苯)[cyclo[2](2,6-bis(1H-imidazol-1-yl)pyridine)[2](1,4-dimethylenebenzene);14+]的基础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