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流量标准装置研制

来源 :计量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建的水大流量标准装置采用静态质量法工作原理,装置能够解决液体大口径、大流量及电磁流量仪表的校准问题.简要介绍了装置的结构原理及装置主要子系统的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基于原子核能级跃迁的高精度光学时钟——核钟的计时精度将优于当前的黄金计时标准——原子钟,相关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法梳理了2003年以来超精密钍核钟的发展历程.然后,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目前核钟领域科研力量的宏观(国家)、中观(机构)、微观(人员)分布情况,主要研究方向及主要资助机构等情况,以期为我国相关地区或科研机构开展核钟研究提供信息支撑.
在研究OIML证书互认制度(OIML-CS)基础上,阐述了OIML-CS在中国的探索实践.实践表明,中国作为计量器具制造和使用大国,积极推行和实施OIML-CS,有利于促进计量器具质量和法制计量监督能力的双重提升,对我国计量器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面张力是液体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对其准确测量对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表面张力的测量不确定度缺乏细致深入的评定,表面张力仪的校准工作缺乏相应的依据.对基于铂金板法和铂金环法的表面张力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数据重复性及方法参考值的不确定度,其中参考值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探针的测量尺寸引入的不确定度,专用砝码和重力加速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小于测量尺寸引入的不确定度;对于具有同样测量重复性水平的仪器,铂金板法测量的示值误差不确定度大于铂金环法
利用多功能校准源、数字多用表、精密直流电阻箱对一种交换性配电器进行计量性能校准与不确定度评定.交换性配电器的校准采用标准源法,对其基本误差进行测量及不确定度的评定.考虑到线性度可能影响配电器的计量性能,给出了配电器的线性度大小.
68Ge-68Ga模体主要用于PET/CT图像均匀性的调节以及SUV值的校正.为了实现该模体的国产化,本文采用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为填充基质,通过载体溶液模拟68Ge-68Ga放射性溶液.将载体溶液、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匀后的物料浇注在高密度聚乙烯(H-DDPE)外壳中,然后在物料完全固化后制成质地坚硬、色泽通透、无气泡的非放模体.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检测该模体中Ge、Ga元素浓度,均匀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模体中Ge、Ga浓度分布差异性不显著,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0%、3.65%,与国
以亚利桑那(ISO12103-A2)试验粉尘为原料,通过研磨、筛分、沉降分离等技术,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样品粒度分布进行测试表征,成功制备出累积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所对应的粒径(D50)在1.7~19.4 μm粒径范围的9种宽粒径分布的试验粉尘.通过可重复性试验,证明研制的每种粒径范围的亚利桑那试验粉尘是可重复制备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侧搅拌式恒温水槽和恒温油槽100 mm以上的温度梯度.研究表明在50~200℃范围内恒温槽30~100mm上层温场温度梯度能够达到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工业铂电阻温度计等常规工业温度计规程规范要求.根据实验结果,置入深度对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取决于传感器材料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小,影响越小.对于相同材质的温度传感器,置入深度对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取决于深度直径比.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在校准置入深度较短温度传感器时,被校传感器的轴向传热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随着校准温度的提高,置入深度
通过研究噪声剂量计在相同幅度、频率、测量持续时间和评判标准声级下猝发音信号的噪声剂量相对于稳态信号的噪声剂量之比(即噪声剂量比),与时间平均声级(等效连续声级)、重复猝发音响应、重复时间以及单个猝发音持续时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得出了噪声剂量比对短持续信号响应的误差限.以此作为判定噪声剂量计的剂量功能是否合格的依据,并采用常用的几种噪声剂量计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均落在误差限以内.
在简述20000L混合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该套装置中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实现方法,下位机硬件设计和上位机软件开发的整体思路,并简述了如何在单一装置中同时实现固定容积法、可变容积法和标准表法三种工作模式,极大地增强了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装置上位机采用VB.NET,下位机采用测量控制柜集成模块,详细描述了测量控制柜模块组态和控制流程以及上位机实现流程和功能.
针对高职高专创新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内涵不清,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手段单一、专业教育与创新能力脱节、课堂教学与协会活动缺乏有效衔接、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等问题,以TRIZ创新理论为基础,深入探究了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堂教学+协会活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思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管理运行体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从而创建了系统、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四年实践,学生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创新成果丰硕,得到了企业、社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