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书写及其他(随笔)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对乡村的书写越来越被指认为“落伍”和“土气”,其罪状之一就是其书写者大多已脱离了乡村和土地,成为都市的漂泊者或定居者,写出的作品当然也是臆想的被净化的“蓝天、白云、田园牧歌”,而缺少真正的现场感和必要的思想深度、批判精神。作为当下诗歌的在场者,我不想指责这种批评的偏颇和先入为主,但在认同其可商榷的同时,更想以自己为例证,从源头进行一些冷静的探讨。
  在我看来,社会学范畴的乡村和诗学意义的乡村并非同一个概念。这就牵涉到在今天我们如何定义诗学意义上的“乡村”?是否可以把诗人的“乡村”释义为故乡和村庄,或者再进一步释义为出生地和童年?
  我们知道,人类作为生命个体来到世界上,其最熟悉、记忆最刻骨的就是他的出生地和童年了。他第一眼看到的世界,我们可称之为意识的“元世界”。“元世界”的形态、气息、速度、空间等被定格,如同“上帝说有光,就有光”。以后所有的变化都在“元”的基础上去辨析和确定,仿佛它是上帝赐予人类丈量世界的尺度。再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持续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他须要用斗争去留住记忆,稳固“元世界”的认知秩序。所以,诗人对乡村的反复书写,与其说是诗歌的乡愁,毋宁说是身体依恋童年和记忆的心理乡愁的外化。人向死而生,谁也不可能再回到童年,即便乘坐诗歌的御驾也是回不去的。但因诗人出生的地域不同和童年经历的差异,乡村书写依然会历久弥新。以笔者个人为例证,大约在二十年前,我阴差阳错地看了盗版的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电影的主人公阿尔弗雷多是个盲人,也是小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員,阿尔弗雷多对他的衣钵继承者小托托说:“你要走出去,走得越远越好。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里就是全世界。”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内心震撼是无以复加的。及至后来,我又从一本书里看到了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的这段话:“认识故乡的办法是离开它,寻找故乡的办法是到自己的心中,自己的记忆中,自己精神中去寻找它,以及到一个异乡去寻找它。”我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可以这么说,是他们拨云见日,指给了我诗和“远方”,让我生出了“出走”的勇气和力量。但是,这样的出走没有逆转,反而加重了我作为诗歌写作者的乡愁。对乡村和记忆的书写,至今仍然不以我意志为转移地时常出现在我的诗写中。当然,它并不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书写,而是融入了我对“乡村”在当代背景下的社会学和诗学意义上的认识和思考。正是这种远离,才让我得以能更冷静地认识个体的乡村。所以,我坚持认为:一个从来没有离开故乡的人是没有“故乡”的。因为你只有离开,才能看清它的真实,才能看清它在世界的存在和位置。对于写作者而言,一方面如阿莫斯·奥兹所言,“你身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方面,你只有看清“故乡”的位置,才能找到和确立自己的存在位置和意义。才能对更高的终极追问做出兼具独特性和普遍性的回答,当然,它需要诗人付出更多的真诚——对乡村的真诚,对众生的真诚,对语言的真诚,和对写作者自我和内心的真诚。具备了这样的真诚,对乡村的书写才能获得诗歌的现场感与真实性。
  作为被指责的对象之一,我从在长期生活的城乡结合部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命运:我持续的写作最终只不过是为了确立自己作为一个乡村赤子的身份而已。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眼前的都市不是强化这一命运的帮凶,身后的乡村亦并非确立这一身份的后盾。乡村如同记忆和童年一样一去不返,我也将“被它一点点收回”。
  我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个高于人类的存在,它随物赋形,充满了神秘和不确定性,让我心存敬畏。在我发现命运与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中,“我是谁?”始终是一个误解的追问。放到大时代背景下来看,在我们这个二元社会,城市和乡村族群界限如此分明,彼此甚至深怀“敌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更多的人正安居在都市里或义无反顾地走在进入都市的路上,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城市内部的“冲突”并不妨碍其光芒的强悍辐射。正是从这个维度来讲,我从没有把它视为强化个人命运的帮凶,正如我也不认为乡村是确立自我身份的后盾一样。
  相较于老庄和孔子,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研究证实,当下每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超过了彼时100年的信息量。生命在成长,时代日新月异,古老的诗意不断消亡,叶芝描绘的“一种可怕的美在诞生”。故乡(或者说童年)在一去不返,无论何种形式的留恋,都不可能让它停下来,更无法阻止它一去不返。这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喜剧。“若干年后把住所安置城市的边缘,说明我心向原野/却又被名利的藩篱羁绊/你怀疑我虚伪吧,但请不要怀疑我来自那里/最终还将被它一点点收回。”我在《原野记》中这样写,并非在疾速流逝的时间里,我恰到好处地找到了“城乡结合部”这样一个可退进的地方,而是必然落脚于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地。这是不可逆转的命运,我唯一的选择是顺应它——也没有人能逃脱这样的命运!人类从自然里诞生,一步步走到终点,最后化成灰烬和泥土,回到分子的形式,继续参与宇宙的轮回。人类如此,一只蚂蚁如此,所有的天体也是如此。这无关因果,也无关诗歌,而是宇宙运行的规律。
其他文献
耿林莽,1926年出生,原籍江苏如皋市,现定居青岛。作家,编审。已出版散文诗集《望梅》《落日也辉煌》等、文学评论集《流淌的声音》。曾获中国散文诗终身艺术成就奖、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荣誉证书及纪念章、鲁迅散文诗奖、2019年9月获《青岛文学》授予编辑创作终身成就奖等。一  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仍不满足,又出现了小小说,方达“超短”之极。诗呢,中国古典诗歌长诗很少,短诗兴盛。最早的《诗经》集短
期刊
这是几首采风后写的诗。  有一次与某著名诗人同时参加一个采风活动,路上,著名诗人告诉我,他从不写这类走马观花的诗。  我想我是会写的,因为眼前这一切给我太多感动和惊喜。  不一样的工厂、矿山、森林、牧场、泥泞、废墟、开花的和荆棘丛生的路,一次次给了诗人,作为命运的跋涉者、见证者,我要感谢那潜藏于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枝一叶间的生命的启示。  我私下里对自己说的话更上不了桌面:总不能白吃别人的饭,白
期刊
达涅·扎伊奇(Dane Zajc, 1929-2005),斯洛文尼亚诗人、剧作家,生于日戈尼亚雅沃斯西察。二战中辍学,战后的1947年,重新进入卢布尔雅那的一所拉丁语学校。这段时间里,与一些青年诗人和作家过从甚密,参与创办了青年文学杂志《我们年轻人》,并在上面发表其最初的诗作。1951年,被当局逮捕监禁了3个月并逐出学校,出狱后征召加入南斯拉夫人民军。1955年,成为卢布尔雅那市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
期刊
崔国发,1964年出生,安徽望江人。现居铜陵。著有散文诗集《黎明的铜镜》《鲲鹏的逍遥游》等,诗论随笔集《审美定性与精神镜像》《中国散文诗学散论》等。曾获第五届中国散文诗大奖,安徽省文艺评论奖。  仔细读完《蔡旭寓言散文诗选》,我向这位自称“不退休的散文诗人”的探索精神表示敬佩。虽然在20世纪80、90年代,他曾零星地写过寄寓哲理的散文诗,但有意识地、相对集中并用力甚勤地创作寓言散文诗,还是2008
期刊
干天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已出版诗集《梨花纷飞》《无巢的树》《天全诗词》《干天全散文诗歌选·诗歌卷》《自在诗选》《国殇》及《文学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中国现代诗学与批评》;散文集《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等书30多本。  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历程中,傅天琳已出版了《绿色的音符》《在孩子和世界之间》《柠檬叶子》《生命与微笑》《结束与诞生》等10多部诗集。从年轻
期刊
胡清华,1991年出生,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寒冷的天穹  [爱尔兰] 叶芝  突然我看见寒冷的、为乌鸦愉悦的天穹  那似乎是冰在焚烧,而又生出更多的冰,  而想象力和心脏都被驱赶得发了疯  以至这样或那样偶然的思绪都  突然不见了,只留下记忆,那理应过时的  伴着青春的热血,和很久以前被勾销的爱;  而我从所有情感和理智中承担起全部责备,  直到我哭喊着哆嗦着来回地摇动
期刊
凯华,本名李凯华,男,生于70年代。黑龙江人,现居北京。有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处。著有诗集《天堂的火焰》等。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种慢性劳动。比如女诗人李见心的诗集《比火焰更高》就是此例。走进一个人写作的心路历程,必须慢下来,一边思考一边欣赏。  严羽的《沧浪诗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里的别材是指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书,有了学问
期刊
慢  我热爱世界所有的慢:水杉和松柏  看不见野草生长。庭院里的石头  怎样生出了茂密青苔?垂下绿荫  的叶子,你描述不出它分秒的变化  从树下走过的人:年幼的,衰老的  被爱击中和放弃的,他们不同的面孔  都刻入了年轮的密纹。也不曾有人  在一棵古松下重逢,它的枝柯入云  根须在石头深处饮水。在云泥之间  虬曲的树干作为见证者,也是化石和信使  更高处的白鹭,一动不动如云的虚拟  菩提树下修行的
期刊
黄昌成,广东阳江人,70后诗人,评论家。已出版诗评集、诗集和散文诗集各一本。评论散见于《诗刊》《北京文学》《星星》《山花》等报刊。诗、评论各被选入或转载于多种书籍。  评论家陈仲义先生新近发表了一篇谈人工智能(机器人)写诗的文章《诗歌文本,面临“革命的前夜”》,其在文中列举了一节诗,当中提了一个疑问:“第一次领教诗句中的‘豆雨’,是机器‘发明’还是作者修订,不得而知,但觉得新奇,可以成立,说明机器
期刊
某日,在深圳的红树湾散步。成片的红树林中,飞出一只只的白鹭,他们飞过港珠澳大桥的巨型钢筋,最后停留在桥墩下的栏杆上。它们以修长的体态倔强地站立,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个命题:我们的诗歌是不是也需要一点这样的姿态呢?站在红树林夕阳的阴翳之中,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组:诗歌温柔的暴力美学。  最近,我在《诗建设》上看到一篇王家新的文章《只有真实的手写真实的诗——与青年诗人谈诗》。在该文中,他如是写道:“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