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全球文化产业输出大国的美国每年生产超过600部各种电影,其中常有涉及中国的各种元素出现。本文将就美国电影中的出现的中国元素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的因素。
  关键词:美国电影;中国元素;特点;分析
  一、早期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风土人情开始进入美国电影。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状况,以及通信技术的落后,此时的美国电影对中国充满了深深的偏见和严重的误读及丑化,老旧阁楼,脏乱差的街道,赌场妓院充斥的唐人街是早期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缩影。尤以《傅满洲博士》系列电影为代表的作品,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的偏见表现的淋漓尽致。总体而言,早期的美國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是被严重误解和歪曲的。
  二、二战时期的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由于中美的盟国关系,美国电影制作人开始以正面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因此在美国电影中也出现了不少描述中国人英雄形象的作品,例如1943年的电影《中国》,和《东京上空三十秒》等等。大体来说,这一阶段的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表现尽管并不完善,还有很大的残缺性和片面性,但是至少是正面的和积极的。
  三、60年代以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符号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华人功夫巨星李小龙强势进军好莱坞,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社会也掀起了一股观看中国功夫类影片的热潮。“Bruce Lee”成为了美国甚至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的象征。但是这种象征依然是符号化的,甚至是充满偏见的:即中国人都热衷武术,所从事的职业也多与武术相关,而如果不修武术者,从事的便是些跑腿打杂的低下职业。这股偏见和误读的浪潮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直到21世纪初,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都似乎被定格于此。华人几乎很难成为电影的正面主角,除非是在和中国功夫相关的故事中,例如成龙的影片《尖峰时刻》。而多数时候,华人在电影中依然以“开餐馆,卖杂货”这样的形象出现,或者成为邪恶的反派形象。正面的主角形象仍然被白人或者黑人所把持。而在涉及到国家层面的时候,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中的中国给人的印象是腐败的政府,软弱的民众以及落后的发展水平,例如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间谍游戏》。和美国丑化俄罗斯及其他敌对国家的电影一样,其中再度充斥着极深的偏见。即使出现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系列正面作品,也不过是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拼贴而已,主要是电影外观上的装点,不涉及电影内涵和精神,其目的也只是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娱乐消费的欲望。充其量还是在刻意按照自己的想象营造出异域感和新鲜感而已。
  四、新时期的多元化中国成分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中西方交流的加深,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反映也开始更加全面和丰富。这种现象在近几年来尤其明显,由于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文化制品的重要销售地,从商业化的角度出发,为了吸引中国观众,美国电影中大量出现了各种中国元素,正面形象的中国主角,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外景,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中国的工业制品等等。但是在这些作品中,仍然存在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主观性较强
  大多数的美国电影中反映的中国元素都不够准确客观的,而是充斥着美国电影制作者的想象的,在这想象中,糅杂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元素,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元素。例如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其中的上海除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以外,居然还有越泰两国非常流行的水上市场。而为了让美国观众更熟悉,大多数的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开口都是讲粤语的,不论他/她是生活在哪个省份。即使讲普通话的中国人,其中文水平也往往极为低下,令人啼笑皆非。
  (二)歪曲甚至丑化
  歪曲,恶搞甚至丑化他国是好莱坞电影的惯例。即使是美国的盟国,偶尔都难逃被好莱坞歪曲的命运,在涉及中国元素时,就更加明显。例如2017年的美国科幻片《降临》中,中国就被描述成了一个被军事强人控制,好勇斗狠的国家。
  (三)商业化氛围浓厚
  为了迎合中国观众,近年的好莱坞的商业类型片中也出现了不少褒扬或说是刻意取悦的情节,例如电影《2012》中中国制造的巨大方舟拯救了世界上幸存的人们。到了《独立日2》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中国演员杨颖直接成为了片中的重要角色,代表中国的武装力量和外星人战斗。在此之外,各种植入的中国产品广告更是比比皆是,从《变形金刚》里的舒华牛奶到《独立日2》里的腾讯QQ,都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桥段。
  五、结论
  总体而言,美国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反映是不够客观和严谨的,充满了主观的想象和偏见,甚至有刻意的歪曲和丑化。而且美国电影对于中国元素的表现往往是和时代紧密相连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变世界对中国的偏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贾冀川,何淼.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想象——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拿来主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42-47.
其他文献
逻辑脑给了你抑制情绪的能力,一旦有负面情绪出现,它便會告诉你: “这样做不对!”但情绪脑却告诉你,坏情绪和好情绪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没有坏情绪的人同样也不会拥有好心情。与其抑制沮丧和愤怒,不如用吐槽的形式将它们发泄出来,不好意思告诉朋友和家人?不如在小打卡里聊聊你的坏情绪!  参与方式  1打开微信扫描小程序码 2点击“加入圈子” 3点击“打卡”就可以啦!在QQ小程序“小打卡”搜索“聊聊你的坏情绪
摘 要:近些年,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需不断对会计教学的方式进行更新,使学生职业道德得以提升。本文探讨高校会计专业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期使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  关键词:职业道德;高校;会计;教育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会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会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
摘 要: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传世名篇。这首词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辛弃疾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情,含有丰富的寓意,贯穿辛弃疾生命的始终。而他一生壮志难酬的悲剧也跟爱国执念息息相关。  关键词:辛弃疾;爱国;悲剧  诗有“李杜”,词有“苏辛”。苏词如李诗,同在“清”,异在苏词清旷豪放,李诗清新飘逸。辛词如杜诗,同在“沉”,异在辛词沉痛豪壮,杜诗沉郁顿挫。苏轼和李白,家
小时候,我们看到什么都会发问。大人回应后,小孩又不断抛出新问题。你是否也曾这样问个不停,让大人头疼?  人总会长大,会在不知不觉间从“发问一方”转变为“被质问一方”。要永远保持问“为什么”的好奇心,非常困难。当你的脸上一旦习惯了大人的表情,每天的生活就只剩下日复一日地单调重复。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人的心立刻就会变得像放了两三天的面包,硬邦邦的。这是件很悲哀的事。  我认为,在看不到的地方也保持天真,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研究中最古老的课题之一。不论是把读写结合看作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原则,人们对读写应当结合是没有争议的。近年来,不少文章用动态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论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剖析学生思维过程入手,研究阅读对写作的作用及方式,这是对读写结合研究深化的标志。那么,从学生思维过程看,读写是怎样结合的?教学中怎样发挥这些结合的作用?  一、在阅读中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拥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流,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体系。现如今,为全面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备受关注,旨在强调教育事业发展的均衡性,缓解以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欠缺的情况。为了能为社会输入足够的人才资源,民族地区的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认同教育,为民族团结提供重要条件。针对此项问题,在本次研究中,以阿坝地区为主,就民族地区高
摘 要:新课改是当今学校教育教学中每一个学科都面临的问题,传统教育教学其不足也体现在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实践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争议大于其他学科,新课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力度也就最大。高中英语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仍然是在高考中获取高分,以至于教育观念更新的脚步迟缓,对于英语背景文化学习无暇顾及。当前的高中英语课程分选修和必修两部分,教学中教师要对选修与必修内容进行调和,充分认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地理学科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优化课堂质量、提高成绩的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成为所有地理老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实施地理分层教学则是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将从地理分层教学的提出、依据、作用、实施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多角度说明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这对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
摘 要:为掌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需要,从微信平台自身、用户、服务方式及内容、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入手,设计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同时构建层次结构分析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传播影响力进行计算与评估。实际应用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应该提高信息发布质量,确保信息及时发布,并注重信息更新,鼓励用户转发和分享,促进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之一,最终学习的结果是用于交流,而不是纸上谈兵。然而,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不重视甚至忽略学生口语方面的教学训练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说英语即“哑巴英语”现象的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建议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任何语言运用的四个不可分割的联系体,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