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析桥梁预应力施工工艺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之际,科学技术为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在城市桥梁建设过程中,各种技术应用于此,从而保证了桥梁建设的质量与性能,促进了桥梁建设的效益与形态,同时也推动了桥梁建设的稳步发展。现代预应力技术虽然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中也存在问题,急需提高此项技术应用的水平。因此,本文将对预应力技术概况进行的阐述,对桥梁中预应力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
  引言:现代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和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和特大型建筑物建设。尽管现阶段预应力施工的技术相对成熟,但是预应力施工仍然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和压浆无疑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预应力施加的效果直接决定桥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1. 预应力技术的概况
  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时间较短,其中预应力混凝土有着一系列的优点,如:结构安全、材料节约、自重偏小、刚度较大等,致使它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在20 世纪40 年代,预应力技术的发展速度有所提升,在不同的建设中均有所应用,例如: 高层建筑、电杆、水塔、桥梁与公路等。预应力技术作为新型的结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预应力高强度钢材、混凝土的性能与施工等,经过实践,此项技术逐步完善。在20 世纪50 年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一步得到了研究与发展,在铁路、公路与桥梁建设中不断被应用,时至今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其应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其中新领域包括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与海洋工程压力容器等。同时,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提升、计算理论的健全、设计思想的丰富,预应力技术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也获得了稳步的发展,其作用也更加显著,有利于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
  2.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存在问题
  第一,波纹管的堵塞。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需要钢绞线作为应力的传导,而在桥梁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或振捣时,如果出现波纹管被混凝土堵塞,则会造成钢绞线无法穿越波纹管,进而对预应力技术的运用造成困难。第二,钢绞线伸长数值控制不良。钢绞线在张拉应力的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伸长值,如果在设计或施工中出现关键环节的失误,则会出现设计与实际数值的过大差别,这会影响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并会造成桥梁施工的滞后或浪费。
  3. 钢材和锚具的选择
  预应力技术常用的钢材有预应力钢筋和钢绞线、低松弛钢绞线等,在选择时有一定的参考标准,主要涉及钢材型号、尺寸、松弛性能、表面状态、断裂荷载度以及其他几何参数等,需保证钢材的质量均符合标准。该技术有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类,以后张法为例,摩阻锚固、机械锚固使用较为普遍,其中,机械锚固类的锚具多用于钢材端部,经过一定技术的加工,将其合理运用于作业中,应力损失较小,而且连接比较方便,未灌浆时,可以对预应力重复放松。
  4. 预应力孔道的预留
  预应力筋孔道主要有直线、折线、曲线这三种形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孔道预设正确与否非常关键。通畅情况下,孔道直径较大,一般会大于钢筋对焊接头处外径、预应力筋外径10~15cm,这就要求预先对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预埋制孔。首先,使用小平锤理平波纹管接口,并用胶带缠紧;其次,认真做好波纹管的检查工作,如焊接过程中有无缺损,若有应及时修补;再次,指派专人对浇筑混凝土清孔,以保持管道通畅;最后,振捣时,应注意保护波纹管,预防被破坏及管道发生位移,还要避免管道上浮,对预应力的预期效果造成影响。
  5. 预应力施工准备
  张拉设备要配套标定,标定部门必须是建设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长期不使用或配套标定时间不超过6个月或者使用次数不超过200次,否则要进行重新标定。现场施工平台的搭建,为预应力穿束作业和张拉作业提供足够的工作面。预应力筋的安装,包括锚具和夹片的安装全部完成,安装过程中对预应力筋进行编号标识;安装后对预应力筋的规格、型号和数量进行复核。依次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保证限位板与锚具和千斤顶密贴,且夹片无漏缺。油表和油泵的安装,油表和油泵必须配套使用,一一对应。解除部分约束,拆除内模、外侧模和拉杆,以利于张拉后梁体变形。预留孔道进行检查,保证孔道内无杂物。通过现场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抗压实验和混凝土强度回弹实验,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即可进行张拉。
  6. 预应力钢筋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包括两个步骤,分别为预紧张拉和高应力张拉。在进行张拉时,要注意钢绞线不能缠绕,预紧张拉的效果会直接关系到钢绞线的张拉效果,所以要对预紧张拉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预紧张拉时,要注意控制好预紧力的大小,力度不当有可能造成钢绞线发生缠绕或者位置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预紧力控制在设计拉力的15%,可以保证钢绞线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在进行预紧张拉后,不能立刻进行高应力张拉,必须先要测量桥梁构建的尺寸,检查灌浆孔和排气孔是否符合标准。除此之外,还必须对孔道的位置、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孔道内部畅通无堵塞等,这些小的问题若不注意,也会导至钢绞线张拉失败。同时,对于张拉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表、设备等要进行统一的检验,保证设备工作正常,仪表读数准确。
  7. 预应力孔道的压浆
  压浆的处理工作是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最后一个施工阶段,当完成拉张工作之后应该进行及时的施工处理,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孔道,从而保证其中的杂质能够完全排除出去,再采用空压机对孔道进行吹干处理。另外,需要将真空压浆机所施加的基本压力尽量控制在1MPa的范围内,对于C50型号的水泥浆,应该进行由下至上的压浆处理,如果孔道的另一端出现了出浆问题,需要在其持荷到达3min之后进行进一步的补浆处理,如果孔道里还存在水泥浆的有压问题,应该做好凝结处理工作,结束压浆工作之后,应该充分地利用切割机进行相应的切割处理,需要将露出端部的钢绞线剪切并且应该保留40mm左右,然后再对使用带阀门的短管的压浆孔道两端进行及时的补充,最后需要在压浆充分结束以后将孔道密封严实。
  结语: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投入少,跨度大,抗裂性优良,而且结构形式多样,在现代桥梁施工领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它促进了我国的桥梁建设工程,提高了工程质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为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工程对预应力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桥梁施工中,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施工错误,注重总结施工经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桥梁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125.
  [2]姜蔚,李富民,毛燕红,杨巧. 桥梁结构预应力技术的特点及应用[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20-27.
  [3]程善德.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196.
  [4]谭登祥. 探讨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4,10:25.
其他文献
【摘要】暖通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现行规范,对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暖通安装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配套工程,暖通工程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暖通安装施工过程管理中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暖通安装;工程施工  针对暖通安装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使暖通工程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  一、暖通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设计问题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和中流砥柱,国有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发展,而国有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又决定着国企的和谐与进步,加强国企政工队伍建设,对政工队伍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要加强政工队伍教育,激发政工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内动力。要结合企业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落实完善党建制度,严格政工队伍管理,强化约束,发挥先锋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和增强国企
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犯罪率不断上升,其中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现象愈加普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在特别程序中增加了依法不负刑事责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 病例报告rn患者,男,24岁.因为行走时偶尔出现右髋部疼痛1周就医.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外伤史,无烟酒嗜好.
期刊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初中语文的实践活动应运而生,这一举动可以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不断激化,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特别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
叶赛宁的诗歌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动物意象的使用中,牛是叶赛宁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在这一意象中,包含了诗人对动物、对自然的态度,平等、有爱、同情和深深的爱都在诗中体
安全不保,一切报销;队伍不稳,山摇地动.稳定是企业发展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失去了稳定,轻者是职工带着不满情绪工作,企业效率低下;重者是上访、闹事,经营管理陷于混乱.而抓好队
韧性剪切带地层钻探施工采用国产液压岩心钻机进行钻进,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能够保证钻孔质量和岩矿芯采取率的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工艺进行施工;冲孔护壁方面根据钻进的地层情况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可见疑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还要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