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建设与土木工程师的愿景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wzj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圆满完成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后,北京及时确立了新的战略目标: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迈进。建设世界城市既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又要创造相应的条件作支撑。客观地讲,北京城市的发展基础是建立在传统工业化和传统城市化基础上的,面临机遇,面对差距,如果走目前“世界城市”已走过的传统工业化带动的传统城市化老路,是难以追赶上乃至建成世界城市的。因此,发展路径的选择等问题,就成为北京确定了新目标后的重大课题。我们有幸采访了来自城市建设“硬件建设”方面的美国专家布莱恩伦纳德教授,希冀从他那里聆听一些对于城市建设的真知灼见。
  
  土木工程师的愿景
  2010年5月28日,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主席布莱恩伦纳德教授出席了北京科博会在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办的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向与会的企业家、工程师、专业人员和学者发表了演讲。
  “对土木工程师来说,引导公共政策的制定从来没被看做是分内的责任,”他说,“但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中,这已然成为一份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追求和承担的责任。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管理者,我们必须尽自己的非凡想象、专业技能和无限热情,帮助社会政策向着令这个世界更加健康和繁荣的方向发展。要想做到这一点,集体的声音和更多个人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记者了解到,伦纳德教授来访的主要目的,正是以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主席的身份,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签署一项推动“2025土木工程展望”的合作协议。旨在引导和鼓励全球的土木工程师们共同努力,提高土木工程行业地位及人民生活水平。此次中美双方的合作协议,就是希望中美两国土木工程学会共同合作,推动展望的实现。
  伦纳德教授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工程师,他对中国取得的那些卓越的工程成就感到惊喜。他满怀激情地说道:“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为利用地球的资源找到一种更负责任、更有效率的方式。我们的国家,中国和美国,被全世界的目光所注视着。作为两个拥有先进科技和快速增长人口的最重要经济体,我们承担着世界的期望,期望我们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为其他国家引航。这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在未来继续恢复并发展经济,维持并扩大我们的公共基础设施,并同时保护我们的人民和对人民的生存至关重要的空气、水和土地,我们就一定会成功。我们需要从自然灾害中学习,并将获得的知识共享并应用到规划、设计和施工中,使公众承担的健康、安全和财产风险降到最低。让我们一同通过一条更积极并能够影响全世界的途径来达成目标,这会使所有人受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我们在这挑战之旅中的核心元素。如果我们能在建造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时关注我们社会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健康,能够有效率地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基础将由此奠定。”
  
  直面难题,应对挑战
  伦纳德教授指出,就像美国正在做的一样,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会帮助本国制定出更多的明智策略,以便更有效率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同时使未来承受的代价最小化。像中国一样,美国最初并没有长远地考虑环境和基础设施要付出的代价,没有向维修和更新注入足够的资金,没有在每次修建一座新的工厂或飞机场时考虑到可能的后果,没有预料到城市无节制扩张的影响,没有考虑到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可能带来的废弃物正被倾倒在河流水路中,更没有考虑到这些行为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威胁到民众和民众赖以生存的环境。
  关于环境问题,伦纳德教授痛切地指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开始发觉迅猛的工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农业中使用的杀虫剂污染着河流、土地和空气,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美国人开始收获教训:环境破坏带来的是长期代价,是超越国界的代价,更是全人类共同承受的代价。每个国家都必须谨慎地对待环境,因为它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整个地球。在走向未来的同时,人们必须谨慎,并时刻关注当下所作所为的可持续性。尽管40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环境影响的问题,“可持续性”这个词却是相对近来才出现的。从十年前到现在,这个词在英语中变得常见,不仅仅是在设计和建筑的领域里,更是在每日生活的语言中。可持续性无处不在。
  
  世界城市需要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建筑学界的专家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领导,布莱恩伦纳德教授自然会有对“世界城市”的独立思考。本刊记者抓住机会,就这一话题对伦纳德教授进行了采访。
  《中关村》:您眼中的“世界城市”是怎么样的,您认为“世界城市”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布莱恩伦纳德:目前被广泛熟知的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罗马,巴黎,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商业和银行业方面的影响力。我曾去过这些城市很多次并且非常喜欢它们。它们成为世界城市的标志,一方面是因为其独特且易于识别的城市建筑;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对于世界文化、时尚、文学,及批判思想的影响力。这些城市是国际化的大都会。在过去几百年间许多有影响力的思想家都曾在这些城市里生活过,并深深地被它们启发。
  显然,这些世界城市都有着普遍完善的基础设施,否则无法正常运作。世界城市之所以吸引人们是因为它们一贯便利舒适: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清洁的水利资源,及适宜的居住环境。
  《中关村》:您对北京的印象如何?您认为北京和“世界城市”的距离有多远?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布莱恩伦纳德:目前北京在基础建设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迎接着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北京机场十分现代且规模宏大,有着便利的导航系统。北京的高速公路和地下铁同样十分现代和完善,电力和通讯系统也很便捷。所有这些都是令北京商业文化繁荣的必备条件。
  其实,有些西方国家基础建设的教训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现在,在某些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开始跃升于发达国家,中国和印度现已十分成熟地掌握了无线通讯系统,并无需再使用以地面设施为基础的有线通讯设备。这是一个十分先进和有利的成就。但是,随着北京畅通便捷的新街道的建成,行车能力的提高,使得许多汽车,特别是大型汽车数量大大增加。这个适得其反的“进步”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令城市行车常常十分困难。生活在纽约、伦敦的居民深知,汽车在很大程度上只适合于郊外以及那些距离远且公共交通不便的地区。所有我之前提到的“世界城市”都是可以“步踱”的。因此北京的居民们需要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系统,而不是私家车。我很高兴看到现在中国正在建设许多更为现代的地铁线路。
  不过,北京基础建设发展仍旧有一些不顺畅及个别不良现象。我观察到,很明显政府参与了大量商业和居住项目的计划。但是同时,我看到北京老旧城区的生活质量没有改善或收益甚少。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缺乏一个中间的过渡带。在伦敦,当一个全新的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之时,旧城区同样需要在保持他们历史内涵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改造,给予更新的品质提升。可能北京还没有将“国家计划”和一些地区性的行动结合起来。一个同事向我提议,中国需要将城市亮点与那些没有平稳过渡的地带进行“融合贯通”。
  当然,“世界城市”的涵义不仅仅局限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上,还表现在城市的文化氛围及其可提供创新思想的精神上。北京有许多历史文化底蕴,并已对它们加以利用,开始具有一种世界大都会的感觉了。但是,北京的本土商业文化让许多在京的西方企业感到仍不熟悉和难以驾驭。商业应建立在信任之上,这种希冀是合理的。中国错综复杂的机构让西方人难以理解,并难以有效合作。不安全的电子信息与缺少版权保护也是一种阻碍,通常这些情况不会出现在巴黎或纽约。直到中国解决货币体系的差异、允许更高的透明度及更加全球化,商业信任才能真正达成。这些变化必将会来的,因为在外贸中我们越来越平等化。但是,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北京暂时无法和其他世界城市站在同一地位之上。
  總之,在我看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已有相当的基础。它的基础建设需要继续发展,但同时也要留心新科技和城市将来的需求,还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当透明、有信誉和更开放的贸易到来之时,北京对世界文化、商业和财经的影响力才能进一步加强。
  《中关村》:您作为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主席,领导、促动了“2025土木工程展望”的协议的达成。你认为土木工程师们能为“世界城市”建设做些什么?
  布莱恩伦纳德:土木工程师,就像在《2025年的土木工程展望》中表明的,将肩负着社会授予的,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和提升全球生活质量的责任,以自然环境的创新者与管理者身份共同参与社会的基础建设。创新在低风险、观念解放、交流互动和扁平化结构中能得到最好的培养。中国经济的快速扩张为创新提供了许多机会。土木工程师需要进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与经济相关问题的考量。土木工程师必须与社区领导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交流,以便使技术解决方案适合当地的需要,而使之对当地生活方式、公民权利,及小型商业企业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其他文献
人,跪惯了,站起来,总要有一段不习惯,不时有跪下的趋势。一个民族也如此。    我第一次看见老子的道德经是在大英博物馆,玻璃罩下的“道可道,非常道”令我震撼。中国有这种书,为什么我没读过?是文革扫荡了它们,使它们转入了地下。我不是地下工作者,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它们。  从此粗读所谓国学,感到孔子离哲学太远,老子使哲学太玄,墨子让哲学法天,韩非令哲学法王。但它们都是从自定的宏观和目标出发考察微观,奠定
期刊
“真正的中国武术,不是电影中华丽的拳脚,更不是竹林中飞舞的剑仙,而是清晨老人们打的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    说到中国功夫,不得不首先想到“太极”。多年前,一个异邦友人初次来访,很惊讶地说:“我以为中国人就是《卧虎藏龙》里的样子——穿着长袍,都能比划个三拳两脚的。”的确,长久以来,“功夫”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而电影中周润发所塑造的太极高手李慕白的形象,更是成为了传
期刊
早在2007年8月,联合国大会主题凯瑞姆博士访华时,就曾关注中关村在推进“清洁技术”、推出节能减排产品,为解决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作贡献的情况。他也邀请中关村人参加第二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  彼时,离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经济”概念在全球遍地开花,还有整整两年多时间。    2008年2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博士远赴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的气候大会,他带去了中关村国际
期刊
今年3月,北京关于建设“世界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定位,得到了国务院批复的肯定。而这个概念被提出的背后,有其深刻的背景。  “中国奇迹”,从来没有像近十年那样集中展现。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虽历经波折,却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再也不会蹒跚、匍匐。但腾飞的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综合国力和世界形象。  一连串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
期刊
这是一位兼顾文学、书法、新闻、出版的艺术家。无论大字还是小字,都是他体悟生活、抒发情感的法宝。    接到采访张虎先生的任务,我一边欣喜,一边心有惴惴。欣喜,因为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书法家;惴惴则为他不仅是位艺术家,还是著名的作家和新闻界的前辈。在网络上输入张虎的名字,你会看到诸如沈鹏、欧豪年、冯骥才等名家对他的评述,这让我担心自己的拙笔相形逊色。  然而,在见到张老师的一瞬间,这担心和惴惴通通被抛
期刊
都说烈酒醉人,其实,畅饮江南名茶更易陶醉。初饮,舌尖儿微苦,清香满口。再饮,两腋生风,神清气爽。特别是一种原野散发的清香在味蕾绕动时,会让你醉得宠辱皆忘;会让你醉得忘却将来;会让你醉得感悟连连;会让你醉得不想离去。——行者悟语    观赏江南,不要忽略细细品饮江南。我一向认定,江南最美处莫过于苏之南。每当春风又绿江南岸,我劝你不要一味地贪看江畔的南朝石刻、水光山色、深巷竹院或是古镇老店。面对诗画般
期刊
星转斗移,万象更新。近30年来中国的发展非常快,尤其是中国城市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北京、上海、苏州……,不管是大型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正展现出勃勃生机。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APEC,从博鳌亚洲论坛到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在世界这个舞台上,中国这个名字一次次地被擦亮。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正走向中国。这个时候,北京提出了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方略,国内许多城市也跃
期刊
  
期刊
雕塑令一座城市拥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而这种内涵和气质,给长春带来的收获已渗透到城市的每个领域。    慕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之名,第一次踏上这片黑土地。初伏的北国春城正下着如江南一般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行程。下了火车,直奔雕塑公园,一路上出租车司机热情而自豪的向我们介绍着公园的渊源。  1997年,时任长春市市长的宋春华,为这座在雕塑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城市,做出用雕塑来表达她的
期刊
“世界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提升城市经济规模,为中关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做大规模总量、培育新兴增长点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中关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2009年6月底,经过几多酝酿,值得期许的《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隆重颁布,本刊特邀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社科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社科院中关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弘深度解读中关村示范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