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改进TOPSIS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

来源 :电子测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中使用传统单一评价方法造成的主观意识过强、对客观原始数据评判不全面以及权重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改进逼近理想及排序法(TOPSIS)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在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后甄选出8个指标,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最优最劣法(BWM)求得主观权重,利用指标相关法(CRITIC)求得客观权重,引入博弈论思想将主客观权重有机结合,避免了单一赋权法的缺陷.其次,根据相对距离改进TOPSIS的贴合度缺陷,提升了该算法的适用性,然后运用改进TOPSIS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劣排序以及级别判定.最后以某供电地区4个监测点所采集的数据为实例开展电能质量综合评价以及与其他评价方法作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TOPSIS法的在监测点2、3的相对距离分别为0.232和0.256,克服了传统方法贴合度相近难以区分的缺陷,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对监测点电能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及分档排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针对在线教育课程客观评价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决策树算法的梯度提升算法-场感知因式分解机-逻辑回归(LightGBM-FFM-LR)算法的评分预测模型.该模型采集在线课程观看历史数据,提取用户的通用特征、时间特征等特征值,并着重考虑特征值的高维特征和低维特征关系来实现多维特征组合,改善数据稀疏性,从而提升评分预测性能.通过对某在线课程网站的脱敏数据实验表明,该模型的评分预测值与评分实际值的决定系数为0.87,平均均方误差为0.42,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对在线课程的预测评分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电工装备质量是影响智能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电网安全质量、实现质量强网,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打造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提升电工装备供应链质量及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水平.为推进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应用与推广,亟需制定一套系统化的电工装备智慧物联标准体系.因此,首先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及其应用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其次以建设落实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电工装备智慧物联体系为目标,从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服务3个标准方向构建并分析了电工装备智慧物联标准体系架构,最后结合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建设计划,梳
新一代大容量同步调相机已成功应用于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及枢纽变电站,为系统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励磁系统故障多因晶闸管、快速熔断器、脉冲回路故障引起.基于一起实际典型的调相机励磁系统整流回路短路故障,根据试验分析及仿真,发现此类故障是因为晶闸管脉冲电缆内部干扰,晶闸管反向阻断时,晶闸管受到反向电压和干扰触发脉冲,导致漏电流增大,长时间增大晶闸管损耗,造成晶闸管热失效击穿.通过此类励磁系统短路故障研究,建议制造厂家修改脉冲电缆接线方式,GK脉冲线分开布线,防止三相晶闸管同时损坏的故障发生,修改励磁系统标准化设计,防
“双碳”目标下,可调节负荷作为电网新兴调节资源,制订调控能力评估行业标准具有重要工程价值.据此,提出了可调节负荷调控能力评估行业标准制订整体思路、评估原则、应用场景;构建了以“可观、可测、可调、可控”4个维度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不同市场场景下可调节负荷调控能力评估标准;设计了可调节负荷调控能力评估整体流程.在西南电网源网荷储示范工程的应用,验证了所提评估方法有效性,对行业标准的制订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过去的几年中,深度学习在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及算法不断出现.许多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程序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了应用的性能以及效率.在本研究中,我们概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包括基于受限玻尔兹曼机、深度信念网络、递归神经网络等,以及与网络异常检测相关的机器学习技术.此外,文章调研了在网络入侵检测方向上,深度学习技术的最新工作.通过本地实验,文章证明了深度学习方法在网络流量分析方向上的可行性.
为降低不可测负荷分支接入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线路两侧电流相似性的差动保护方案.首先,分析了含不可测负荷分支的有源配电网在不同故障位置下线路两侧电流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欧式距离对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似性进行计算,以此实现制动系数随故障位置自适应地修改.利用PSCAD仿真软件对本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容量的不可测负荷分支接入下,本文方案中的制动系数在区内故障时减小为0,区外故障时增大为0.87,确保电流差动保护能够正确动作,避免了不可测负荷分支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针对三相四线制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对不平衡负载的无功电流以及不平衡电流补偿速度与补偿精度不足的现象.首先建立四线制DSTATCOM数学模型,然后完成新型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设计,并将新型控制器应用于电流内环以快速跟踪指令电流信号,通过经典控制理论以及数学理论分析其抗扰性、跟踪性、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传统LADRC与新型LADRC下三相四线制DSTSTACOM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新型控制器作用下系统功率因数更接近1、中线电流更接近
为了解决地下环境中无线磁感应通信系统存在路径损耗大,无法实现较远距离通信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波导技术与协同技术的磁感应信道模型.通过波导技术,向收发线圈之间引入无源中继线圈,经过谐振线圈的磁耦合完成信号传递;通过协同技术,传输的磁感应波由多条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端,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对路径损耗、误码率等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路径损耗小于100 dB时,普通磁感应系统最大传输距离约为20 m,而磁感应协同系统与波导系统最大距离分别延长至45与150 m以上;在传输距离较近时,磁感应波导系统的路径损耗大于协
标准金属量器是计量行业中一种常用的计量器具,在计量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标准金属量器人工检定流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实验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液位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标准金属量器罐体进行建模分析,并计算大小流量阀的切换点,然后采用液位传感器实时读取罐颈玻璃管处的液位高度,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对小流量阀的占空比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液位控制的目的 .最后基于仿真平台对标准金属量器玻璃管处的液位控制进行仿真,液位控制误差为±0.05
针对高压共轨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电控单元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有助于电控硬件系统适应功能化集成芯片的发展趋势.以英飞凌32位微控制器芯片为核心,从整体到细节对3.3V和5V电源供电稳压、MCU晶振供电、0~5 V传感器信号调理、执行器高低边功率驱动、PCB电路板布局等进行了模块化电路设计.经过PCB印刷电路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手工焊接,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电路硬件系统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中重点分析了曲轴凸轮轴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的0~3.3 V电压限幅和变频方波变换、高压泵油量计量电磁阀高边MOS管满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