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的“熟人”——清代徽人同乡组织救助体系中的保人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人参与到入堂厝棺、义园埋葬、棺柩归籍,以及归乡、就医、领养等各类同乡组织救助中,是整个救助体系得以循序运行的关键,是救助成立必不可少的条件,且为受助者承担着担保责任."熟"是选择保人的关键因素.以熟作保,在当时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法律制度之下,成为了最便宜有效的构建救助组织与受助者之间关系、实现救助目标的方式.以熟作保在城镇各类事务中的广泛存在,显示出传统乡村熟人社会在城镇的延续和发展,映射出传统乡村关系网在城镇的迁移和复制.而从保人参与和身份来看,同乡组织并不能完全复制一个乡土熟人社会,保持如乡土熟人社会中的明确边界.经济关系中保人强调的是"保",在保人身份的选择上,侧重于保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即代偿能力和信用度.而在同乡组织救助中,保人强调的是"人",即更看重保人的熟人身份,更多的是为得到一种确认.
其他文献
早在1928年,南昌起义参与者已开始纪念南昌起义,这是中共纪念南昌起义的首次实践.1929年6月,在贯彻共产国际关于举行反帝战争日运动的指示中,中共中央明确发出了纪念南昌起义的号召.此后,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纪念,像一条隐形的线索,藏于反帝战争日运动之中,与其并轨而行、高度融合,先是在1929年通过罢工游行等温和的示威活动来表达,尔后在1930年转以武装暴动的激进方式来传递.从1931开始,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纪念南昌起义"之意蕴,逐渐从中共"八一"工作中被剥离,到1932年已基本消退.红
疟疾在18世纪成为欧洲向热带扩张的关键制约因素.源于欧洲在17世纪开启的殖民药用植物学勘探浪潮,生长于南美洲的金鸡纳在1630年首次被发现.围绕金鸡纳树皮是否具有抗"热病"效果,欧洲医学界展开了争论,直到1820年法国化学家从树皮分离出奎宁后,金鸡纳的抗疟作用才在西医传统权威中树立牢固地位.欧洲列强对金鸡纳的争夺导致南美洲森林资源的枯竭.19世纪中叶,欧洲将金鸡纳移植到热带殖民地,以荷属东印度为代表的东南亚种植园在世纪末主导了世界奎宁生产的金鸡纳供应市场.奎宁对欧洲向热带空间拓殖的保障引起了殖民格局的
《接触性传染病法案》是英国政府在19世纪中后期管控性病传播的重要法案.密尔有关此法案的评述,他参与废除法案运动和争取女性选举权运动等社会行动,体现了他对该法案所关涉的权力与干涉限度问题的多维度思考,这远非"伤害原则"所能涵盖.密尔关注权力的形式与合法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医学权威无法为该法案提供合法性,围绕此观点的论述展现了他对权威、真理与个人判断之间关系的理解.在传染病防控的语境下,密尔并未划定权力干预个人自由的统一标准,而是在考虑到个人自由、道德提升、社会进步等情况下来判定干预界限,这是一种在情境
梅尔清《躁动的亡魂:太平天国战争的暴力、失序与死亡》一书论述了太平天国战争战时的暴力与死亡以及战后的情感与记忆,无辜的平民是绝对的主角.凭借"底层眼光"这一视角,梅著走出了一条相对中立的太平天国战争研究路径.以余治、张光烈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的救时言行和苦难记忆,特别是平民群像展现出的江南下层人士所经历的战争创伤、尸体埋葬和死难纪念,凝聚成"底层眼光"下普通人的战争书写.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多元的史料运用,使得梅著呈现出精彩的学理识见,却也让它不可避免地渲染上美国中国学研究的理论痕迹,虽然这是梅尔清一再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学界长期、持续关注的问题,但具体认识歧见鲜明.笔者兹就不同观点尝试进行辨析,略申己见.一 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与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有五种和三种的不同论述,应该说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或是以不同视角分析论述社会形态问题而作出的不同表述,均表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形态问题的认识.
期刊
中国古代常以"五岳四渎"指代名山大川,"山之高者,莫高于岳.川之大者,莫大于渎.故言高山五岳,谓嵩岱衡华恒也,大川四渎谓江河淮济也"(杜泽逊主编:《尚书注疏汇校》卷六《禹贡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723页).河渎神是中国古代山川神灵之一,"江、河、淮、济,实惟四渎,而河为四渎宗"(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二六《河议》,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61页),故河渎之神在众水神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期刊
信立祥主编图书类别:文物考古《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著录了全国非官方收藏机构和近80位收藏家收藏的汉画像砖石3500余件,编辑成7种16卷本,分别为《河南汉画像石卷》(4卷)、《河南汉画像砖卷》(4卷)、《四川汉画像砖石卷》(3卷)、《江苏、安徽汉画像石卷》(2卷)、《山东汉画像石卷》、《浙江汉画像砖卷》、《陕西、山西、江西、山东汉画像砖卷》.
期刊
虎溪山汉简《计簿》记载了汉文帝后元年之前某年沅陵侯国的总体情况,其中记载有六个乡和少内、库及唯等县属机构的吏员配备.张家山汉简《秩律》规定县属诸官为"有秩"的等级,而沅陵侯国下属诸官啬夫则全部为"斗食啬夫",松柏汉简中也出现了标明级别的"西乡有秩啬夫",说明汉文帝之时,县属啬夫分化成了"有秩啬夫"和"斗食啬夫".这是汉代官秩体系的重大变化.此前的研究揭示了汉文帝对高级官吏的秩级作过调整,沅陵侯国《计簿》则显示低秩官吏同样也被改革了官秩,时间可以限定在汉文帝六年至后元年之间.汉文帝时期在
清代乾嘉以后,地方政府为解决盗窃等犯罪"情重法轻"的困境,创设了锁带杆墩之法.以嘉庆朝四川总督上奏为开端,锁带杆墩逐渐摆脱了"非刑"身份,但也形成了一省一例、多有抵牾的参差局面.实践中,锁带杆墩形成了依照条例适用与权宜适用并行的局面,虽然施行之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犯人脱逃与借机讹诈的问题.锁带杆墩同时包含了耻辱刑与自由刑双重属性,以及惩罚、限制再犯与改造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刑罚体系的执行方式,推动了以监禁为核心的刑罚模式的形成,预示了刑罚变迁的方向.
1923—1924年,广州南方政府第三次提出争取关余,引发列强武力示威,其中美国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政府从与列强"共同采取措施"转变为外交交涉"主导方",延续炮舰外交思维,推动武力干涉;与此同时,在广东生活的美国人较为同情南方政府,他们亦积极于关余事件的沟通,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在美国驻华公使调停下,实现南方政府获得部分关余用于水利建设的妥协方案.美国政府的态度及行动体现了其远东政策和对华战略诉求,而关余事件的处理结局,亦为南方政府外交转向和中国南北政治局势的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