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是否关注学生思维素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积极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实践中往往存在把积极发言与积极思考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我们应明确:积极发言不等于积极思考,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积极发言 思维品质 积极思考
“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目标要求中基本上都包含着观念、习惯、能力三要素,在接受教育与形成观念、习惯、能力之间,学生的主体思维机制起着关键的内在“转化器”的作用,内在“转化器”建构的好,运转能力强,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状态,而且有利于诸方面教育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有益于他们一生的成长。《语文课程目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发展学生思维”,积极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修订)中也明确提出:“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的要求,因而关注和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习惯时,我们常在实践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看到这样的现象:
①父母叮咛: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②教师殷切期望:“××同学能积极举手发言。思维活跃”;“希望能积极举手发言”;
③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上:许多教师以为要想把课讲得成功,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是一个重要标志。于是乎,教师一味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哪怕学生答错了,甚至不着边际,也示意全班鼓掌:“积极发言,肯动脑筋!”于是,产生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不管会不会,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根本不假思索。至于对错,那是老师的事,谁不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掌声呢?
这让我们不由质疑:积极发言的孩子是否就是积极思考的孩子?发言踊跃热热闹闹的课堂是否就是一定是积极思考充分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课堂?积极发言是否等于积极思考?
仔细回顾学课堂现状,不难发现: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只顾抢答,很少顾及正确率完整性,也许答完以后,第一个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的就是他。他们追求的是教师的表扬,而不是问题的思维过程。那些上课目光炯炯,跟随教师,时而聆听,时而凝神,时而微笑,不急于发言的学生,每当真正考试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阅读题,答得完整准确,有个性见解。“怕动脑筋”的“懒学生”成绩要高于“积极发山”的“话霸”,这种相向而背的现象作何解释呢?
疑惑的解释还得先从研读“思维品质”中寻找答案。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敏捷性、整体性和深刻性等方面: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整体性: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单从思维品质角度来解释,那些积极举手,课堂目光炯炯,积极思考的孩子,思维敏捷性较突出。而不急于发言的孩子把各种信息加以沉淀、整理,力求答案的完整,也许答案就在头脑之中,没有来得及表述,或者不愿意表述罢了,他们内部语言思维丰富,思维深刻性、全面性要更突出一些。
可见,不积极发言不一定就是不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不等于积极思考,语言只是思维的载体之一。如果我们过分追求课堂气氛、鼓动学生积极发言,可能会滋长学生浮躁情绪,把学生的思维品质误入歧途。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人,从“提问(质疑)—思考—讨论—发言”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入手:
1、“问而无思则亡”,问题切忌“一呼百应”。问题的价值就在于启发和推动学生思考,如果问题“一呼百应”,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价值了。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考切忌“形式主义”。思考的环节是个人的、寂静的,是需要在沉静中回味的。如果一堂课始终都很热闹,没有“冷场”,实际却挤压掉了学生“思考空间”,消除掉了学生的“思维张力”。
3、讨论发言“消除话霸”。思维敏捷,性格外向、善于表现的孩子要鼓励、引导其思考问题时注意答案的完整性,鼓励学生“再想多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再从别的角度看能否有更多的答案”,“在心里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想一想有没有没说到的,说的不对的,之后再举手”;课堂评价也要注意教师自身的评价语言和倾向,“看谁想的全面”。“看谁说的具体,准确”。逐步训练孩子思维的完整性、深刻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此外,课堂上更多地关注那些不常发言的学生,赋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权”,给与更多的鼓励;在组织讨论上更要把握好“火候”,通过引导、调动、讨论,力争三分之二以上学生都举手。
[关键词]素质教育 积极发言 思维品质 积极思考
“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目标要求中基本上都包含着观念、习惯、能力三要素,在接受教育与形成观念、习惯、能力之间,学生的主体思维机制起着关键的内在“转化器”的作用,内在“转化器”建构的好,运转能力强,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状态,而且有利于诸方面教育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有益于他们一生的成长。《语文课程目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发展学生思维”,积极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修订)中也明确提出:“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的要求,因而关注和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习惯时,我们常在实践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看到这样的现象:
①父母叮咛: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②教师殷切期望:“××同学能积极举手发言。思维活跃”;“希望能积极举手发言”;
③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上:许多教师以为要想把课讲得成功,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是一个重要标志。于是乎,教师一味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哪怕学生答错了,甚至不着边际,也示意全班鼓掌:“积极发言,肯动脑筋!”于是,产生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不管会不会,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根本不假思索。至于对错,那是老师的事,谁不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掌声呢?
这让我们不由质疑:积极发言的孩子是否就是积极思考的孩子?发言踊跃热热闹闹的课堂是否就是一定是积极思考充分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课堂?积极发言是否等于积极思考?
仔细回顾学课堂现状,不难发现: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只顾抢答,很少顾及正确率完整性,也许答完以后,第一个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的就是他。他们追求的是教师的表扬,而不是问题的思维过程。那些上课目光炯炯,跟随教师,时而聆听,时而凝神,时而微笑,不急于发言的学生,每当真正考试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阅读题,答得完整准确,有个性见解。“怕动脑筋”的“懒学生”成绩要高于“积极发山”的“话霸”,这种相向而背的现象作何解释呢?
疑惑的解释还得先从研读“思维品质”中寻找答案。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敏捷性、整体性和深刻性等方面: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整体性: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单从思维品质角度来解释,那些积极举手,课堂目光炯炯,积极思考的孩子,思维敏捷性较突出。而不急于发言的孩子把各种信息加以沉淀、整理,力求答案的完整,也许答案就在头脑之中,没有来得及表述,或者不愿意表述罢了,他们内部语言思维丰富,思维深刻性、全面性要更突出一些。
可见,不积极发言不一定就是不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不等于积极思考,语言只是思维的载体之一。如果我们过分追求课堂气氛、鼓动学生积极发言,可能会滋长学生浮躁情绪,把学生的思维品质误入歧途。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人,从“提问(质疑)—思考—讨论—发言”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入手:
1、“问而无思则亡”,问题切忌“一呼百应”。问题的价值就在于启发和推动学生思考,如果问题“一呼百应”,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价值了。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考切忌“形式主义”。思考的环节是个人的、寂静的,是需要在沉静中回味的。如果一堂课始终都很热闹,没有“冷场”,实际却挤压掉了学生“思考空间”,消除掉了学生的“思维张力”。
3、讨论发言“消除话霸”。思维敏捷,性格外向、善于表现的孩子要鼓励、引导其思考问题时注意答案的完整性,鼓励学生“再想多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再从别的角度看能否有更多的答案”,“在心里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想一想有没有没说到的,说的不对的,之后再举手”;课堂评价也要注意教师自身的评价语言和倾向,“看谁想的全面”。“看谁说的具体,准确”。逐步训练孩子思维的完整性、深刻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此外,课堂上更多地关注那些不常发言的学生,赋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权”,给与更多的鼓励;在组织讨论上更要把握好“火候”,通过引导、调动、讨论,力争三分之二以上学生都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