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关键技术的探讨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我们国家经济处于发展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蓬勃发展。建筑物的用电、用火、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对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本文就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消防;建筑设计;审核
  建筑设计的消防审核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财产密切相关,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我们国家经济处于发展中占有关键的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着建筑是否能合格、按时验收以及建筑物遇突发情况是否能安全地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但在当前建筑设计发展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一些约束,怎样提升建筑设计消防的目前工作,走向合理有效的轨道,通过消防审核验收成了当前需要上的一堂课。
  1、研究建筑设计消防审核背景及意义
  建筑设计在快速发展,设计理念也随着更新换代,每项新颖、独特的建筑经常看到,在我国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的状况下,很多二三城市的高层建筑常年递增。伴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消防系统理念却相对落后,但是作为对建筑物质量影响的第一要素,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开始解决其中的消防问题,完善其建筑物的消防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建筑设计的消防审核,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建筑设计中,常常会由于设计人员消防意识不足,消防产品质量低劣,设计人员盲目迎合业主不符合消防审核的要求等因素,给建筑的日常使用带来巨大隐患,极易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与建筑物的损坏。这就需要设计者、相关审核部门等各方共同提高对建筑设计消防审核的重视程度与专业素质,做好建筑设计的消防工作。
  2、建筑设计消防技术现状
  最近,也呈现出很多新的建筑设计消防技能。就当前来讲,整体的可划分为 17 种建筑设计消防技术。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对一些做了分析。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它是由报警装置、警报装置、引发装置及辅助功能装置等组成。能够在发生火灾的初期,将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热量等,通过探测器将其变为信号,传送到控制器,同时显示出发生的时间及区域。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水流报警、由水喷头、报警阀以各类管道组成。当火灾发生时,通过各类警报装置的信号,触发喷水装置。通常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
  2.3 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 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2.4 水雾系统
  工作原理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仿,用来冷却分隔物,提高分隔物的耐热能力,防止火情蔓延。水雾系统是根据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船舶(主要是散化船)在货物区域配置的灭火设备的一种。散化船的水雾系统主要代防火、冷却及船员防护用。水雾系统:一般由水泵、水管、阀、水雾喷嘴和其他构件组成,均能耐火并能耐海水腐蚀。
  2.5 气体灭火系统
  这是指灭火剂通常以液体或气体的方式储藏在容器里面,在运用时以气体方式喷射灭火的体系。目前我国在建筑消防设计上较于国外处于相对滞后,一些消防设计在建筑设计,特别是新概念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不到位,对于国外消防技术的新进展、新技术、新设备不能及时了解并引入到适用于我国的建筑消防设计应用中去,如上所述,尽快的找到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建筑消防设计理念,完善我国建筑消防设计体系、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提升我国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水平是当务之急[3]。
  3、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存在技术问题
  3.1 建筑设计消防问题上的隐患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中,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这直接致使各建筑设计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过度追求利益,缺乏对现场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对相关设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使得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且对现行消防问题不够重视,所造成的隐患大致有:在总布局方面,忽视了本建筑周边建筑群的性质、安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消防审核的通过;建筑图设计不全面,选择的相关材料耐火及燃烧性能不符和规范,对业主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布置要求视而不见等;建筑设计消防中,给水系统脱离实际,不能满足消防需求[1]。
  3.2 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消防审核问题
  由于种种因素,存在着条例之间的冲突,对于一些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规范形成了空白,使设计方在建筑设计中无所适从;近些年来,在建筑物火灾中,因烟气窒息导致死亡的受灾人数的大多数。就目前消防设计来看,排烟系统未被得到重视;加压泵的配置其作为消防系统基础,必须选型满足流量及喷射远近的需要。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加压泵的实际运转情况,如水压等;消防栓是最为常见的消防设施,但目前消防栓在建筑设计中配置不合理、设计不到位成了常有的问题。
  3.3 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技术上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一些沿街总长度针对消防车道的设置;建筑设计里的人行道的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的试水装置的设置;特殊场所喷头的选用;标准喷头设置;集热板的应用;消防栓阀门的设置;建筑灭火器配置;防火分隔物探测器与报警系统的设置等等一系列问题时常存在。
  4、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4.1 建筑设计中常见消防问题解决办法
  相关消防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要树立法律理念,和国际上成熟的法律法规靠齐。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建筑设计概念的不断更新,相对应的建筑设计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也要继续完善,也应重视消防系统的完善。
  4.2 建筑设计中消防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建筑沿街 150 米或 220 米的长度,总体长度的消防车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设置可一定程度上解决沿街消防车道长度问题;合理区分末端试水与试水阀之间的概念,提出末端试水装置在每组报警阀中的配置等,以符合消防审核的具体要求;在特殊场所选用的喷头应选择热敏感度较标准喷头高的型号,以利于在火灾初期喷水,以降低灭火难度;为避免发生因不能充分理解系统图的作用,在消防审核中必须以系统图为依据,以单元为单位考虑,而不是整幢建筑;正确的理解规范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实际使用合理配置灭火器的位置及数量[2]。
  4.3 加强建筑设计中消防审核途径
  提高设计一方的设计质量与综合素质,提升设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坚持不懈宣传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及法律责任,对业主违背消防安全设计的布置予以解释;把好各类关卡有关部门应在建筑消防设计中严格把好设计审核关口,使其的设计符合消防的要求,保证合格性;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就要加强相关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培训,采取相应的考核,使建筑消防设计工程有序开展。
  总之,因为建筑消防设计有多种因素制约着,只有充分解决了建筑设计消防审核中的各类问题,使建筑物符合各类消防法律法规、规范条例,才能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生命财产的安全。将建筑消防设计合理落到实处,加强管理,与日益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相匹配。
  参考文献
  [1] 许志辉. 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常见技术问题探析[J]. 武警学院学报,2011,(2). 59-61
  [2] 符锡理. 关于工程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及竣工验收检查的探讨[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1). 42-43
  [3] 王铭珍. 香港消防处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简介[J]. 上海消防,1997,(9). 42
其他文献
目前,工程结构设计方法逐渐偏向于耐久性设计,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部分设计由耐久性设计和寿命预测两部分构成。随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逐渐增多,工作人员应慎重对待混凝土结
在现代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节能是一个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双幕墙的诞生就是顺应了这种趋势的发展。因为双幕墙不仅可以满足建筑通风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满足建筑师在建筑施工以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建设规模逐年增大,施工技术风险日益加大,人们对安全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管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重视施工安全,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严格管控,才能
本文围绕中深孔爆破技术在潘北矿-400m西翼回风大巷应用实例,从掏槽方式、炮眼施工、炸药及炸药量及装药结构方面简明阐述了中深孔爆破参数及施工工艺的具体改进,使得岩巷爆破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较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各类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夹层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结构形式,传统的夹层结构施工工艺存在一定的不足
笔者主要针对的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正式施工阶段中的造价控制和管理进行探讨,对建筑工程造价表现的特征、原则和控制方法做出具体透析。其意义是监管工程过程中的造价,使建筑工
幕墙是用于建筑物中维护外墙的,就像悬挂在建筑物外墙上的幕布一样,不具有承重功能,简单的说,幕墙就是建筑物的衣服。这种具有装饰效果的轻型墙是现代建筑物和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
住宅建筑设计是住宅建筑的基础,设计的不合理直接容易造成后期施工质量的下降,甚至是整体趁筑的不合格“因此对于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案的评价具有十分里要的童义”由于设计的评价
根据我国北方保温材料现状,针对主要的外保温开展防火性能研究。保温材料和保温技术在减少建筑能耗,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存在的耐火等级低、燃烧后毒性大、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随着水利改革的不断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