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制度对红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x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攀西地区抛荒地、玉米连作、西葫芦-玉米轮作、豌豆-玉米轮作下红壤耕层(0~20 cm)和亚耕层(2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玉米种植制度对红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和磷素活化系数均高于亚耕层,以豌豆-玉米轮作土壤最高。4种种植制度下红壤磷素均以有机磷为主,在耕层中占全磷的57.8%~81.1%,在亚耕层中占74.3%~85.5%。除豌豆-玉米轮作外,其余3种种植制度下土壤磷组分均以氢氧化钠提取态磷(NaOH-P)为主;而有效性较高的水溶性磷(H_2O
其他文献
五色土简称"五土"。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因为腐殖质呈黑色和棕色;腐殖质含量较少时,土壤则呈现灰色或灰白色。从灰到黑,颜色随腐殖质含量的升高呈梯度变化。今年九月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甘霖团队,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气候、母质、地形地貌等成土环境因素进行定量表征,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成土
期刊
在2020年第8期《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上,一篇题为《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的文章,引起了业界对黄土旱塬农田的关注。该研究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以国家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不施肥、单施氮肥、单施磷肥、施氮磷肥、单施有机肥、氮肥配施有机肥、磷肥配施有机肥、氮磷肥配施有机肥8个处理,应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生
期刊
土壤团聚体指土粒通过各种自然过程的作用而形成的直径<10 mm的结构单位。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是预测土壤水分流失和土壤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不仅会影响与土壤侵蚀相关的过程(如入渗、结皮和沉积物生成),还是土壤有机碳(SOC)固定的主要场所。据估计,陆地生态系统表土中约90%的SOC固定在土壤团聚体中。因此,探讨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对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
期刊
逆境胁迫是全世界农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腐植酸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为人类所共识。德国学者W.Flaig针对土壤腐植酸作为活性物对作物的影响,曾提出过"雨伞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作物生长的诸因素越不适宜,腐植酸的生理活性效果表现得越显著。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腐植酸的分子结构、主要是它的活性官能团决定的,其中酚羟基和醌基对作物抗逆性起决定性作用。酚羟基/醌基通过氧化/还原作用相互转化,导致作物体内不
期刊
近年来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采用了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构建电力物联网,可以使得电网具有较强的广泛接入能力,实现多种电力业务同时接入电网。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电力物联网的方法,之后对电力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为了对非规则投影幕上图像进行几何畸变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的非规则投影屏幕的深度图获取与优化方法。利用棋盘格标定板对Kinect进行标定,通过标定结果求得棋盘格标定板图像上任意角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信息值。通过分析可知,平均误差基本分布在0.3 mm~0.4 mm范围内,分析深度图中噪声和空洞的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优化。
期刊
传统线束检测方法通常是人工进行检验,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本文基于OpenCV设计出一套线束颜色序列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旨在以机器视觉代替人眼对彩色线束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检测。
期刊
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穿透性强、RFID标签可重复使用、数据存储量大等优势,对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快速整理馆藏、图书馆管理模式变革有着重要意义,在多家图书馆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我国深圳图书馆等等,被视作为图书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为充分发挥射频识别技术优势,提高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本文对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从
期刊
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和作物稳产增产的重要途径。基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稻作系统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氮库组分和微生物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同时,就单施化肥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氮素循环特征进行了比较。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通过改变稻田土壤氮素循环多个环节(增强氨化过程、协调硝化和反硝化过程、降低氨挥发和减少氮素损失等),改善
期刊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盐沼土壤碳氮含量在潮沟水系中的时空分布特征,选取黄河口一条典型的潮沟系统,采集一、二、三级潮沟表层土壤,探寻土壤有机碳、总氮与土壤容重、盐度、pH等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在时空尺度上表现出极大的异质性特征。时间尺度上,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空间尺度上,一级潮沟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平均值(2.9 g·kg-1、0.36 g·kg-1)大于二级(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