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电子文件定义及其特点综述
  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二、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 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立卷归档制度。文件的归档立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2 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但在当今电子文件的环境中,文件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均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3 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根据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文件应根据其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确定保管期限,而电子文件一方面由于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文件,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要,信息和数据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目前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尚无法律保证。因此,其鉴定、管理方法亦无定论。此外,由于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三、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1 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影响
  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种原始记录性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形式上,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者的亲笔签署等,都表现出真实的原始性。也正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才使得档案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其它信息,而具有法律凭证的作用。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它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的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甚至文件与档案之间很难划定一条人为的界限。人们可以在机器上随时方便地复制电子文件,这样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这一档案概念就变得难以理解。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电子文件能否作为档案,是否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等,便成为档案界的一系列新课题。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
  2 对档案来源原则的影响
  来源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是尊重全宗,从内部来看是尊重原始顺序。目前,随着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后者愈益受到普遍关注。传统的观点认为源于来源原则的档案检索系统必须一律建立在文件形成者或信息提供者的组织机构及其文件的基础上。只有根据其来源,从形成者的法律责任和行政管理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正确整理和理解档案文件。而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不再严格对应于现存的机关、组织、机构这一现象而产生,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文件信息复制、修改和重新组合、打乱或破坏文件的本来顺序。因此,要确定档案的来源,不可仅局限于寻找一个恰切的定义,或仅要求完整地保护全宗与文件系列,按照原始顺序进行整理等,而必须正确说明档案的原始联系,了解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文件组合的变化,应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丰富和发展来源原则。
  3 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
  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电子文件出现以后,档案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其理论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定论、模式将被重新审视,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将得到更新和补充,原有的档案学科体系也将得到充实和完善。所有这些研究课题都应围绕电子文件来开展。如电子文件的整理排序技术、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等,都将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他文献
<正>一、档案法制化建设中不同层面的制约因素1.领导层面的制约因素。一个单位工作成绩的取得和事业的发展与领导的政策水平、决策能力及其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档案管理工作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要,电子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做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  1 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无纸化、办公自动化等事物的出现,让档案的生成方式出现巨大变化,例如文件的归档、催办、签发、起草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这样档案的主要形态一定是机读文件,因而档案
本文探讨了西瓜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摘 要:使用大豆除草剂能够有效的将大豆种植区域内的杂草清除而不会对大豆造成损害。  关键词:大豆田;化学除草;原则;处理方式  化学农药高效、快速,使用方便,但是使用不当容易出现人畜中毒,对植物也会出现药害情况,增加病原物的抵抗性。农药残留还是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药物防治能够及时的缓解大面积灾害,因此也是目前的唯一措施。  1 大豆除草剂的应用原则  1.1大豆除草剂应用原则 大豆除草剂要求安全、
针对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本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供参考。
本文介绍了要提高玉米高产,除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和加强苗期田间管理外,尤其要加强玉米生产中、后期的田间管理,以减少空秆和“秃穗”,达到高产的目的。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及时的进行预测、预报工作是相当重要的,无论是天气的预报还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都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深远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出门前往往会先关注一下天气预报所报道的天气状况,来为出行做好准备,然而一旦天气预报不准确的话,就可能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于人类有着极大的威胁,如果在地震未发生之前就先预测到的话,就可以减小伤亡。下文中笔者将针对于如何如何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苗期管理的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主要目标,提出采用查田补苗、间苗定苗、蹲苗促壮、中耕除草、适量追肥、酌情灌水及防治虫害等管理措施。  关键词: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春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苗严重,保证不了足够的株数和穗数,从而影响产量。玉米苗期管理的关键是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即控上促下,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  1 移栽补苗,
摘 要:根据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习性;规律;防治  大豆食心蟲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别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 %~20 %,严重时可达30 %~40 %,甚至可高达80 %,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大豆食心虫的食性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馆藏各类档案的数字化,将网络化办公条件下的电子文档管理网络一体化,通过办公网络,逐渐完成各种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并使用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来完成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法制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面作者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