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16年,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看淡中国经济的迷雾朦胧。其实,中国经济再平衡有痛点,更有亮点。
以短期而言,政策托底空间大,经济虽探底但有底,且中国经济、贸易、金融市场占全球份额仍处于上升势头。以长周期而言,我国的要素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也有很大余地。在劳动要素方面,新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尊重人口再生产规律,果断调整了生育政策。下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还需要小步快调,积极鼓励,推动代际更替水平尽早向合理水平回归。这样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未富先老”问题将大大缓解,并与教育深化政策配合,进一步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在资本要素方面,我国国民储蓄率、外汇储备额、贸易顺差继续保持高位,内外源融资丰沛,为稳投资、抗风险提供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持续打造稳健高效的大国金融体系,将有效提高资本形成和消费供给效率。
以政治经济学角度看,需要把握三个“不变”。一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正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社会迈进,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需求强烈,而有效供给不足,需要从消费和生产两端发力,释放潜力。二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没有变。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尽管服务业比重在不断上升,但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能削弱,即使老牌发达国家也在重塑实体制造,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生产组织特点兼具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性、分工性和创新生产的独特性、灵活性。更好地推动原生性、先发性创新,激发亿兆人民的创造力,是赶上新工业革命浪潮的核心命题。三是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协调发展的规律没有变。前者应适度快于后者,中国经济的资产重型化和资本化是正常趋势,当前去产能的实质在于生产资料生产过快,因此结构性调整也是正常之需。
从历史上看,应对世界级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国向强国转变不可回避的经历,是对其民族意志和智慧的考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19世纪末的事,约半个世纪后取得金融霸主地位,其间爆发的大萧条一度使其崩溃,但终能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后浴火重生。中国正处在由大而强的转型道路上,需要稳健平和,有足够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以迈过当前学习曲线的高原区。
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借鉴他国,并与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相融合。不论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改革都需要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中国有悠久深厚的民本思想传统,十三亿人民勤于创造、追求幸福的力量是真正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引领民众,唤起民众,鼓舞民众,不为一城一池的局部得失、一时一事的短期效应所左右,胜利的曙光定可出现。
责任编辑:宗军 印颖
以短期而言,政策托底空间大,经济虽探底但有底,且中国经济、贸易、金融市场占全球份额仍处于上升势头。以长周期而言,我国的要素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也有很大余地。在劳动要素方面,新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尊重人口再生产规律,果断调整了生育政策。下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还需要小步快调,积极鼓励,推动代际更替水平尽早向合理水平回归。这样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未富先老”问题将大大缓解,并与教育深化政策配合,进一步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在资本要素方面,我国国民储蓄率、外汇储备额、贸易顺差继续保持高位,内外源融资丰沛,为稳投资、抗风险提供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持续打造稳健高效的大国金融体系,将有效提高资本形成和消费供给效率。
以政治经济学角度看,需要把握三个“不变”。一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正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社会迈进,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需求强烈,而有效供给不足,需要从消费和生产两端发力,释放潜力。二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没有变。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尽管服务业比重在不断上升,但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能削弱,即使老牌发达国家也在重塑实体制造,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生产组织特点兼具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性、分工性和创新生产的独特性、灵活性。更好地推动原生性、先发性创新,激发亿兆人民的创造力,是赶上新工业革命浪潮的核心命题。三是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协调发展的规律没有变。前者应适度快于后者,中国经济的资产重型化和资本化是正常趋势,当前去产能的实质在于生产资料生产过快,因此结构性调整也是正常之需。
从历史上看,应对世界级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国向强国转变不可回避的经历,是对其民族意志和智慧的考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19世纪末的事,约半个世纪后取得金融霸主地位,其间爆发的大萧条一度使其崩溃,但终能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后浴火重生。中国正处在由大而强的转型道路上,需要稳健平和,有足够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以迈过当前学习曲线的高原区。
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借鉴他国,并与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相融合。不论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改革都需要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中国有悠久深厚的民本思想传统,十三亿人民勤于创造、追求幸福的力量是真正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引领民众,唤起民众,鼓舞民众,不为一城一池的局部得失、一时一事的短期效应所左右,胜利的曙光定可出现。
责任编辑:宗军 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