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是中职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未来劳动大军重要成分之一。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是增强我国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
  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所谓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民主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正义意识等。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但这里的“人民”还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实体,人民当家作主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一个个人民个体身上。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公民意识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
  当代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农村职校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职校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现状概述
  笔者对如东职高21个班709名学生公民意识状况,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公民的责任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民主意识,公民的自由意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公民的平等意识,公民的安全意识,公民的创新意识,公民的正义意识等方面。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61.5%的学生有较好公民意识;23.04%的学生有公民意识缺失现象;15.54% 的学生有公民意识模糊的现象。
  由于农村职业中学的地理区域与教育资源的客观性,农村职业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公民教育还处在刚起步阶段。因此,大多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他们往往仅停留在认识和遵守道德法律的层面,却不愿主动制止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不十分理想,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由此可见,农村职校生的公民意识仅仅体现在书本上、口头上,却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
  农村职校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一个人道德知识无论有多么渊博,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就不会有任何行动;或者一个人光有善意,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不付诸行动,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国的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现状分析
  (1)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不足。
  ①非专门性。当前我国中职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普遍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中职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公民意识教育的非系统性、非专门性,不利于中职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②灌输性。在我国中职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而实践环节薄弱,“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③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2)权利意识淡薄。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但在古代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极其淡薄。这主要是由于:客观上由于自然经济、宗法家族和集权专制三位一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之相联系的权利、自由、平等等观念无法正常发育与成长。主观上由于儒家思想一向推崇重义轻利。受其影响,时至今日部分公民依然羞于言利,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居然会因打官司有贪利嫌而不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行为。
  (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
  对农村职校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必要性
  1.培养公民意识是农村职校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
  农村职校生是青少年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直接影响未来劳动大军的素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职校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自我约束力较弱,情绪不稳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喜欢模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著名教育家朱熹就认为青少年教育应“培其根”、“固其本”,从而“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意识是体现现代政治秩序和法治观念的民众意识,包括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农村职校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自觉领会和遵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蕴含和必需的道德、纪律和法规等行为规范,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一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好公民,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
  这样的教育目标恰恰就是职业学校德育目标。职业学校德课就其课程目标看,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独立、健康的政治人格、法律人格、道德人格和心理人格,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做一个善于调适自己心理、情绪的有良知的人,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在家里,是一个热爱父母、关心家庭的好成员;在社会上,是一个遵守公德、热爱祖国的好公民,一个既有国家意识又有世界精神的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共享人类和平、命运的世界公民。
  3.在农村职校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制约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著名学者李慎之在谈到我国民众公民意识缺乏时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他认为,中国要赶上先进国家,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人的公民意识,使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中国人成为有现代意识的公民。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中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围绕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主线,在农村职校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相关政策教育,帮助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树立法律与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环境与国情意识、国家和国际意识等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切实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自觉守法、勤奋进取的中国公民。
  4.培养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是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在需要
  法治应当优于人治,民主优于专制,这已成为定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的实现制度很重要,但民主法治的“软件”系统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实现民主化和法治化,就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公众对民主和法治的尊重、认可和接受。没有社会公众的尊重、认可和接受,即没有社会公众对民主和法治的信仰,民主和法律就会丧失稳定性,法律就会没有权威,犹如“空中楼阁”,那么民主和法治就会论为专制和人治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
  5.重视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存在;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蔓延,势必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农村职校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因此,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然要求明辨是非、鉴别美丑、扬善惩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广大农村职业中学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志向远大、优品德良、习惯良好、人格高尚的人,一个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好公民。
  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合作精神,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上,培养国人的团结力、公共意识,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团体,都能做一个忠实而有效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掘出一个公民的批判力和正义心,使他们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
  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
  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团委会、班干部竞选、班级民主管理等活动,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相关管理如值日班长制等,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权利,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
  2.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工学结合、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职校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3.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如青年党校、团校、升旗仪式、节日庆典、重大纪念日、国防教育活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专业实习、技能比赛、创新作品比赛、职校生文明风采大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等。
  过去,我们一直比较侧重于显性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面系统的理论教育,而且容易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说教育的有效性不理想。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单纯的显性教育显然已难以完成道德教育任务。
  4.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文化、专业课中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如文化课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谐社会、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音体美等学科要结合学科的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专业课教师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安全与健康意识精神教育;计算机学科的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让学生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同时,提高区分、鉴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增强网络交往的“免疫力”。
  5.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与环境因素相辅相成,一方面公民教育活动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民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公民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又可以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要优化环境因素,发挥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教育功能。公民教育的环境建设应从教育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从小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好校园文化环境;从大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好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农村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手抄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企业家讲座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形式加强舆论导向均是加强校风建设,增强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文章以H校烹饪专业为例,介绍了学校对于校企深层合作的探索;采用“开门办学”方式,依托行业能源优势,探寻校企战略合作模式;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立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一堂没有上完的数学课,未必不是一节好课.在一些精彩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没有进行课堂小结,却能把学生的思考延伸到课外.然而,反观当前的日常教学,情况真的都是这样吗?带着这样
大豆花很小,进行人工杂交较困难,不仅工作效率很低,而且结荚率仅为20~50%,我们在前人和自己近几年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于1983~1984年先后用冬六,周732~7—118,云亦早选,宿辐109,
首先对煤矿巷道围岩移近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由此构造出巷道围岩移近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映射精度. Firstly, the influencing fac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玉米杂交种发展历史的回顾与现状分析,预测了未来生产对玉米杂交种的要求,并试拟了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的发展战略,即要以种质资源的征集,改良和利用为基础,以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滑膜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破坏。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RA与免疫异常有关。CD4~+T细胞在RA发病中起关键作用,随着近年对CD4~+T细胞亚群及其在RA中的作用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RA发病机制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亦成为RA研
如今,智能手机所搭载的SoC芯片(处理器)都集成了ISP模块,并用上了eMMC5.0或UFS2.0标准的高速存储方案,摄像头传感器也具备大光圈、OIS光学防抖,并融入滤光片的多片式镜头(图1),再结合越加成熟的拍照APP软件,一些中高端手机的最终成像效果足以越级挑战入门级卡片机。然而,对喜欢“抓怕”记录精彩瞬间的用户而言,再高档次的ISP、传感器和镜头也会变成陪衬,此时手机对焦的速度将成为抓怕体验
一、投资基金业的跨界活动跨界活动(Cross-borderactivity)是指投资基金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统称为投资基金业)跨越国家或司法管辖区的业务活动。投资基金业的跨界推销的主要方式
研究背景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电子垃圾污染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污染问题之一。不规范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铬和多环芳烃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功率动态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基于电流调制作用 ,通过耦合电感间的换流与开关器件通断相位角的控制 ,该装置可输出超前电压的电流 ,以补偿电网中常见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