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回肠炎,多因接触性感染胞内劳森氏菌所致,导致猪小肠黏膜腺窝上皮细胞腺瘤样增生。胞内劳森氏菌是胞内寄生菌,寄生在猪的回肠、盲肠、结肠,使未成熟的肠道上皮细胞增生。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等重大传染病较少发生,而猪增生性肠炎偶有发生,本病虽然死亡率(1%~2%)不高,但可导致饲料报酬下降约20%,病猪愈后生长发育不良,已成为猪场经济效益的“隐形杀手”。
  本病多分布在生猪饲养密度大的区域,近些年发病呈逐渐增多趋势,规模猪场健康猪群抗体阳性率4%~43%;其中,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抗体阳性率50%~64%,明显高于其他猪群。
  1 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于6周龄以上断奶仔猪,病猪发病1周后,体温可达约40℃;持续性腹泻,前期排青绿色水样稀粪,后期排黑色油状粪便,严重者转黄色稀粪再逐渐转为暗红色粪便,持续排暗红色水样粪便后死亡。利用抗生素治疗后,腹泻可有所好转,但采食量差且精神沉郁。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带菌病猪生长减慢,贫血且饲料报酬率低。
  2 病理特征
  剖检病死猪可见盲肠、回肠、结肠前部的肠管直径变粗,浆膜、肠系膜水肿,肠壁增厚,肠壁浆膜面呈脑回样花纹,肠黏膜有分枝状皱褶,黏膜湿润、肥厚,偶有颗粒状炎性渗出物。
  病变不会影响到大肠,小肠内有凝血块出现,结肠内可见混有血液的粪便。肠腺上皮细胞明显增生,未发育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呈现分枝状的畸形排列,肠腺侵占了正常的肠黏膜结构,可见嗜中性细胞和坏死的细胞碎片充满其中。猪增生性肠炎的空肠、十二指肠黏膜内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
  口服接种无毒活疫苗,注意接种前后7天内严禁使用抗生素;也可肌肉注射灭活疫苗。建议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出栏后,严格冲洗猪栏,交替使用博大金碘、百毒净等消毒液,消毒后空栏3个月再进猪。
  3.2 治疗
  胞内劳森菌为胞内菌,要求药物除对胞内劳森菌敏感外,还应在肠道上皮细胞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可选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等,如“Woiti沃奇”。口服或注射给药,用药周期均应在14天以上,建议21天。研究表明,在胞内劳森菌感染高峰期之前投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正>入世后,根据对等互利原则,我国将开放会计等中介服务市场,同时外资会计机构也将以其崭新的面孔出现在国人面前。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用语言”也必须与国际惯例接
一望无垠的辽河三角洲平原上,稻田、苇海、井架、城市、村庄相映成趣,错落有致地点缀着。这就是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盘锦。盘锦市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历史上的盘锦,素有东
众所周知,发票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另外,它还是最基本的合法商事凭证,消费者购买商品,商家会在发票上面注明商品售出的日期、商品的
猪咬癖症是指猪群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千克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
在一些中小型造纸企业纷纷转产、倒闭、叫苦不迭的时候,盘锦市大洼县新立造纸厂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探索出一条立于不败之地的新路子,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2564万元、各项税收251万元(其中增值
尽管已是冬去春来,可是大连人说起刚刚过去的那个火爆的冬季依然意犹未尽:———1至3月,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3.4万余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
首先,引导消费者索取发票。发票重要的功能是护税。这方面可借鉴海南省地税征管局实行的发票抽奖办法。通过实行发票抽奖,鼓励消费者在购物时索取发票,不仅能够有力地打击商家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税收征管模式的改变,税务稽查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由于税收征管改革尚处在磨合期,如何规范和监督税务稽查尚无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