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解读文本价值和解读教学价值。本文就第二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思考。
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语文课的教学只停留在弄清楚这篇课文的内容上,有的教师只是将教师用书上的内容搬到学生的笔记上而已。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语文阅读的终极目的或最高目标,是对言语智慧的理解和掌握。
解读文本的教学价值是以解读文本价值为基础的,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深入解读只为一件事——用文本完成阅读教学。读清楚了文本,我们才能知道哪些能为我们所用,才能清楚知道那些内容该怎么用。这样才能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考虑周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才能做到不枝不蔓,课堂外为学生推荐阅读文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读出文本的味,才能读出教学的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看吧。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确定学习的目标
解读清楚了文本,才能规划好阅读教学的目标。
要想清楚: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妥的做法。不少老师将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于讲清楚一篇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如何理解,教师手上的《教师用书》和学生手上的《教材详解》已经讲得清清楚楚,如果学生需要这些东西,通过独立阅读就能解决,为什么要来上课呢?有的老师将大量做阅读题作为复习备考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其实文章都来不及读清楚,解答那么多题目有什么用呢?有的教辅资料粗制滥造,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对答案的争执中,毫无意义。
阅读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学习群体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平台。学生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的是如何进入文本的方法,如何提炼文本的精髓,如何交流对文本的感受……课堂上展示的应该是一种思维过程,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一个思想火花碰撞的空间,一个智慧的对话平台。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借用教材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如:一些阅读的方法、一些阅读的体验、一些规律的总结。阅读目标的定位应在于此,因为孩子们终究要离开我们的扶持,独立面对陌生的文本。
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谈具体的每一堂阅读课、每一篇阅读文章、每一次阅读练习的目标定位。这些都需要教师想清楚才能组织好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因此解读文本需要认清文本的特点和目前的教学需要。
比如:教材确定的学习重点应该成为教学的目标。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理清文本思路,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海鸥乔那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些课文就应当围绕这一点来确定教学价值。《一起长大的玩具》和《海鸥乔那坦》都有明确的小标题分隔,在结构上清楚,那么学习重点就可以放在对前后内容的联系的研究上。《捅马蜂窝》和《走一步,再走一步》故事性很强,对于这类简单的记叙文如何理清脉络、如何借助一个表述主体来有条理地概括表述故事情节则成为教学的重点。
再比如:文本本身的特点也可成为挖掘教学价值的理由。《捅马蜂窝》围绕中心事件,条理很清楚,那么可以借助这篇文本带领学生进行“要点概括”能力的培养;九年级教材《托起草原》语言非常优美,有许多句子值得细细推敲理解,那么借助这一课可以教授“词句理解”这个能力点的培养。可以将文本中的句子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教会学生总结不同类型句子的解读方法;《最苦与最乐》在文本结构上很有特色,中心句、过渡句的呈现使读者把握文本内容很方便,借助这一课,我们可以进行“文意把握”能力的培养。
再比如:根据学情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以《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为例,学生喜欢诗歌,喜欢朗读,却不知道该怎么去鉴赏。老师应针对这一学习障碍而设计这一课,希望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并学会赏析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目标定位为:通过诵读,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从而领会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透过诗歌形象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理。
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将长期目标化为多个短期目标,将宏观目标具化为一个个微观目标,将之安排到三年阅读教学的每一堂课中,落实在我们为学生精心准备的每一篇文章中。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过程需要我们静静地条分缕析,找到学生最需要的东西,从而实现对阅读教学目标的高端定位。
二、围绕教学目标安排学习进程
确立了教学目标,课堂上所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围绕目标来安排学习进程了。只有清楚地了解文本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才会始终如一地围绕着目标进行,而不出现偏差和游离的情况。
以武汉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为例,教师将目标定位为:通过诵读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从而领会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透过诗歌形象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理。于是展开了如下环节:
——整体感知,读出诗味: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品读诗句,读出诗意: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歌语言,品析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斟酌思考,读出诗理: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诗理,思考人生。
层次清晰,逐层深入,一步步达到目标。学生在享受诗味的时候,体味诗意、探究诗理的过程中习得了解读文本的能力。特别是“读出诗意”环节:
1、学生齐诵,教师引导品析第一节:
(1)读这节诗,你眼前看到了什么?
(2)通过哪些词句,你又想到了什么?
(3)翻检生活,你联想到了什么?
2、在自主解读的情况下,小组合作探究:
品析范围及要求:从2-5节诗中选出你们小组最喜欢的一节,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加以品析。
成果分享:①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分享成果。②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推荐一名代表朗读这一节诗歌。 几个主问题的设计,非常有层次感,其实是学生学习中思考问题的几个步骤,按照这个步骤做下来,可以习得解读现代诗歌的方法。然后按照这个方法实践,分小组合作学习,再分享成果。每一步的目标都很明确,实践、摸索、总结、运用、完善,合起来共同完成全课的学习目标。
三、围绕教学目标找到合适的交流评价方式
只有真正了解了文本,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做到心里有底,在课堂对话、讨论的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才不会乱了方寸。
有时候,学生回答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但表述不一定是老师要的,对文本缺乏准确认识的老师有可能会否定学生的回答,也有可能一直追问下去,找到自己要找的答案。找不到,死不瞑目;找得到,眉开眼笑。老师的所谓“执着”其实往往是因为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明确造成的。
课程行进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是合作性学习。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定位很清楚,那么讨论的安排会恰到好处,真正解决一些难题。可是也有不少课的讨论是随机性的,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不了的时候,课堂讨论就出来了,讨论完了之后也是老师来给结论。
如此这般的课堂讨论纯粹是随性而为。如果老师备课中目标明确,并有方法论上的引导,学生的进步就可期待了。
比如一位老师上《诺曼底号遇难记》,在讨论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说:“刚才同学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分析了船长的形象,都说得不错,看看还能不能从其他的方面找一些资料?”于是,下面的发言就指向了关于动作描写或是神态描写的讨论,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老师再评:“刚才同学们从人物描写的技法方面寻找了很多重要的内容,品读得很细致。下面我们试着将这些细节联系起来看看,随着情节的变化人物的言行神态有着怎样的变化呢?”于是下面的发言就都围绕着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人物言行中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学生站得更高了。这样的鼓励就是有效的鼓励,它能将讨论引向深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到了解读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这样的评价建立在对文本的教学价值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学完这一课,老师带领同学们总结了品读人物的方法,并提醒同学们在下一步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候运用这些方法,再思考一个问题:在长篇小说中,如何品评一个人物呢?这样的课堂点评不仅意味着教者对文本的教学价值有所认识,而且做到了有所设计,为孩子们的学习搭建了拾级而上的阶梯,帮助他们拓展学习空间。
四、 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课外拓展材料
解读文本能力的增强,除了在课内的教学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外,还有利于我们帮助学生选择值得品读的课外文本。我们不必让学生做铺天盖地的阅读练习,只需在各类书籍中精选那些值得读的精品,节省学生的时间,帮助他们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找到阅读的乐趣,收到最好的效果。
我们也常常看见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中有向外拓展的阅读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常常是内容上稍有联系而已。比如,单元话题是“情感的涟漪”,就找一些和情感有关的文本进行拓展,这固然是一种拓展阅读方式,作为泛读,拓宽阅读视野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依据文本教学价值,已经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那么拓展阅读就可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选择。
如果你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是“理清文本思路”,那么所选的文本就应该是能训练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文本。比如《空山鸟语》这类散文,其结构比较清楚,但要推敲清楚前后内容的逻辑联系才能实现“理清文本思路”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引入龙应台的《目送》,作者对两种目送描述各有其目的,我脑中重复出现的感受,看似文字相同,其内涵却完全不同,由此得出结论:“不必追”蕴含丰富的人生感慨。
比如《海鸥乔那坦》这个文本,虽为记叙类文本,但没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段,只有对故事的深情叙述。如果教学目标定位为“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此文后可以引入龙应台的作品《放学》,同样是没有议论性段落作为结尾的文本,只能靠细读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文本中妈妈在孩子放学晚归的问题面前,从焦躁不安到冷静释然的态度转变,有赖于与孩子一起走在放学路上这个过程,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走来一路想,妈妈也完成了教育思路上的一次蜕变。作者的目的不只在于告诫妈妈们对孩子要耐心,更在于告诉天下的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慢慢来。
这样的阅读拓展选择,是建立在我们对文本教学价值的理解的基础上的,属于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收益会更大。
于漪老师教了那么多年书,她的教案却是一直在更新。因为每一次新的教学,所处的时代和面对的学生都在变化,他们的需要也在相应的变化,与他们交流的方式都在作相应的变化,为他们准备的学习素材和学习流程也要作相应的变化。
总体来说,解读教学价值需要我们时时设身处地去为孩子们着想,明确他们需要什么,才能有效地安排学习进程,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孩子最需要的东西——解读文本的方法和能力。读出文本的不同味道,才能为这篇文本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解读文本的教学价值,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教育素养。广泛读书,培养高品位;跟紧时代,引入新元素;立足学生,呈现好设计,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通联: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语文课的教学只停留在弄清楚这篇课文的内容上,有的教师只是将教师用书上的内容搬到学生的笔记上而已。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语文阅读的终极目的或最高目标,是对言语智慧的理解和掌握。
解读文本的教学价值是以解读文本价值为基础的,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深入解读只为一件事——用文本完成阅读教学。读清楚了文本,我们才能知道哪些能为我们所用,才能清楚知道那些内容该怎么用。这样才能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考虑周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才能做到不枝不蔓,课堂外为学生推荐阅读文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读出文本的味,才能读出教学的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看吧。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确定学习的目标
解读清楚了文本,才能规划好阅读教学的目标。
要想清楚: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妥的做法。不少老师将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于讲清楚一篇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如何理解,教师手上的《教师用书》和学生手上的《教材详解》已经讲得清清楚楚,如果学生需要这些东西,通过独立阅读就能解决,为什么要来上课呢?有的老师将大量做阅读题作为复习备考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其实文章都来不及读清楚,解答那么多题目有什么用呢?有的教辅资料粗制滥造,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对答案的争执中,毫无意义。
阅读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学习群体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平台。学生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的是如何进入文本的方法,如何提炼文本的精髓,如何交流对文本的感受……课堂上展示的应该是一种思维过程,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一个思想火花碰撞的空间,一个智慧的对话平台。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借用教材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如:一些阅读的方法、一些阅读的体验、一些规律的总结。阅读目标的定位应在于此,因为孩子们终究要离开我们的扶持,独立面对陌生的文本。
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谈具体的每一堂阅读课、每一篇阅读文章、每一次阅读练习的目标定位。这些都需要教师想清楚才能组织好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因此解读文本需要认清文本的特点和目前的教学需要。
比如:教材确定的学习重点应该成为教学的目标。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理清文本思路,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海鸥乔那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些课文就应当围绕这一点来确定教学价值。《一起长大的玩具》和《海鸥乔那坦》都有明确的小标题分隔,在结构上清楚,那么学习重点就可以放在对前后内容的联系的研究上。《捅马蜂窝》和《走一步,再走一步》故事性很强,对于这类简单的记叙文如何理清脉络、如何借助一个表述主体来有条理地概括表述故事情节则成为教学的重点。
再比如:文本本身的特点也可成为挖掘教学价值的理由。《捅马蜂窝》围绕中心事件,条理很清楚,那么可以借助这篇文本带领学生进行“要点概括”能力的培养;九年级教材《托起草原》语言非常优美,有许多句子值得细细推敲理解,那么借助这一课可以教授“词句理解”这个能力点的培养。可以将文本中的句子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教会学生总结不同类型句子的解读方法;《最苦与最乐》在文本结构上很有特色,中心句、过渡句的呈现使读者把握文本内容很方便,借助这一课,我们可以进行“文意把握”能力的培养。
再比如:根据学情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以《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为例,学生喜欢诗歌,喜欢朗读,却不知道该怎么去鉴赏。老师应针对这一学习障碍而设计这一课,希望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并学会赏析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目标定位为:通过诵读,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从而领会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透过诗歌形象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理。
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将长期目标化为多个短期目标,将宏观目标具化为一个个微观目标,将之安排到三年阅读教学的每一堂课中,落实在我们为学生精心准备的每一篇文章中。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过程需要我们静静地条分缕析,找到学生最需要的东西,从而实现对阅读教学目标的高端定位。
二、围绕教学目标安排学习进程
确立了教学目标,课堂上所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围绕目标来安排学习进程了。只有清楚地了解文本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才会始终如一地围绕着目标进行,而不出现偏差和游离的情况。
以武汉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为例,教师将目标定位为:通过诵读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从而领会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透过诗歌形象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理。于是展开了如下环节:
——整体感知,读出诗味: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品读诗句,读出诗意: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歌语言,品析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斟酌思考,读出诗理: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诗理,思考人生。
层次清晰,逐层深入,一步步达到目标。学生在享受诗味的时候,体味诗意、探究诗理的过程中习得了解读文本的能力。特别是“读出诗意”环节:
1、学生齐诵,教师引导品析第一节:
(1)读这节诗,你眼前看到了什么?
(2)通过哪些词句,你又想到了什么?
(3)翻检生活,你联想到了什么?
2、在自主解读的情况下,小组合作探究:
品析范围及要求:从2-5节诗中选出你们小组最喜欢的一节,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加以品析。
成果分享:①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分享成果。②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推荐一名代表朗读这一节诗歌。 几个主问题的设计,非常有层次感,其实是学生学习中思考问题的几个步骤,按照这个步骤做下来,可以习得解读现代诗歌的方法。然后按照这个方法实践,分小组合作学习,再分享成果。每一步的目标都很明确,实践、摸索、总结、运用、完善,合起来共同完成全课的学习目标。
三、围绕教学目标找到合适的交流评价方式
只有真正了解了文本,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做到心里有底,在课堂对话、讨论的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才不会乱了方寸。
有时候,学生回答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但表述不一定是老师要的,对文本缺乏准确认识的老师有可能会否定学生的回答,也有可能一直追问下去,找到自己要找的答案。找不到,死不瞑目;找得到,眉开眼笑。老师的所谓“执着”其实往往是因为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明确造成的。
课程行进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是合作性学习。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定位很清楚,那么讨论的安排会恰到好处,真正解决一些难题。可是也有不少课的讨论是随机性的,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不了的时候,课堂讨论就出来了,讨论完了之后也是老师来给结论。
如此这般的课堂讨论纯粹是随性而为。如果老师备课中目标明确,并有方法论上的引导,学生的进步就可期待了。
比如一位老师上《诺曼底号遇难记》,在讨论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说:“刚才同学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分析了船长的形象,都说得不错,看看还能不能从其他的方面找一些资料?”于是,下面的发言就指向了关于动作描写或是神态描写的讨论,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老师再评:“刚才同学们从人物描写的技法方面寻找了很多重要的内容,品读得很细致。下面我们试着将这些细节联系起来看看,随着情节的变化人物的言行神态有着怎样的变化呢?”于是下面的发言就都围绕着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人物言行中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学生站得更高了。这样的鼓励就是有效的鼓励,它能将讨论引向深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到了解读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这样的评价建立在对文本的教学价值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学完这一课,老师带领同学们总结了品读人物的方法,并提醒同学们在下一步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候运用这些方法,再思考一个问题:在长篇小说中,如何品评一个人物呢?这样的课堂点评不仅意味着教者对文本的教学价值有所认识,而且做到了有所设计,为孩子们的学习搭建了拾级而上的阶梯,帮助他们拓展学习空间。
四、 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课外拓展材料
解读文本能力的增强,除了在课内的教学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外,还有利于我们帮助学生选择值得品读的课外文本。我们不必让学生做铺天盖地的阅读练习,只需在各类书籍中精选那些值得读的精品,节省学生的时间,帮助他们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找到阅读的乐趣,收到最好的效果。
我们也常常看见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中有向外拓展的阅读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常常是内容上稍有联系而已。比如,单元话题是“情感的涟漪”,就找一些和情感有关的文本进行拓展,这固然是一种拓展阅读方式,作为泛读,拓宽阅读视野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依据文本教学价值,已经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那么拓展阅读就可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选择。
如果你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是“理清文本思路”,那么所选的文本就应该是能训练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文本。比如《空山鸟语》这类散文,其结构比较清楚,但要推敲清楚前后内容的逻辑联系才能实现“理清文本思路”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引入龙应台的《目送》,作者对两种目送描述各有其目的,我脑中重复出现的感受,看似文字相同,其内涵却完全不同,由此得出结论:“不必追”蕴含丰富的人生感慨。
比如《海鸥乔那坦》这个文本,虽为记叙类文本,但没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段,只有对故事的深情叙述。如果教学目标定位为“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此文后可以引入龙应台的作品《放学》,同样是没有议论性段落作为结尾的文本,只能靠细读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文本中妈妈在孩子放学晚归的问题面前,从焦躁不安到冷静释然的态度转变,有赖于与孩子一起走在放学路上这个过程,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走来一路想,妈妈也完成了教育思路上的一次蜕变。作者的目的不只在于告诫妈妈们对孩子要耐心,更在于告诉天下的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慢慢来。
这样的阅读拓展选择,是建立在我们对文本教学价值的理解的基础上的,属于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收益会更大。
于漪老师教了那么多年书,她的教案却是一直在更新。因为每一次新的教学,所处的时代和面对的学生都在变化,他们的需要也在相应的变化,与他们交流的方式都在作相应的变化,为他们准备的学习素材和学习流程也要作相应的变化。
总体来说,解读教学价值需要我们时时设身处地去为孩子们着想,明确他们需要什么,才能有效地安排学习进程,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孩子最需要的东西——解读文本的方法和能力。读出文本的不同味道,才能为这篇文本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解读文本的教学价值,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教育素养。广泛读书,培养高品位;跟紧时代,引入新元素;立足学生,呈现好设计,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通联: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