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第一中学课改的探索创新与素质回归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课程标准、教材体例、课堂模式、办学理念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感受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大量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在办学质量遇到瓶颈的当今,我们一次又一次对课改走过的轨迹与现实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找到破困局、开新局的思路和方法。湖南省洞口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洞口一中”)的课改走的是一条从探索创新到素质回归的本真之路。
  一、课改历程
  如何实现校本教研的机制创新,实现校本教研的常态化、全员化、持续性和有效性,真正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走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子,是洞口一中一直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中,该校大致经历了三个实践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3—2006年):整体启动,教研推进
  洞口一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习先进地区、全国名校的办学经验,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名校牵手,与名家同行;历经多层次、多角度的教研培训,转换思想,依托校本教研,逐步建立新的教学制度,注重循序渐进,确保校本教研常态化、全员化。尝试评价制度的改革,突破评价的瓶颈,有利推动了课改,课改实验取得初步成果。几年来,学校及教师获省、市级以上成果十余项。
  第二阶段(2007—2011年):着力课程,突破课改难点
  洞口一中立足实际、深入研究,逐步破解学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全面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课程开发难题,并积极探索县域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长效机制。其中“成功教育在农村中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学数学校本教研与校际联动研究”等课题获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11个;《农村中学生社会交际读本》《中华古诗文诵读读本》《美丽的洞口》等8种校本教材分别获市级一等奖、二等奖。2012年,洞口一中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 ):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
  洞口一中的设想是: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课例交流、研讨反思”等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课题引路,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助推校本教研,实现学与教方式的变化,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高。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力、创新能力为宗旨,成立了洞口一中课堂教学高效模式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小组,制订了《洞口一中课堂教学高效模式研究实施方案》,申请并立项了省级课题“洞口一中课堂教学高效模式实验研究”。课题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把教学的立足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把“备教案”变为“编写导学案”,为学生提供课堂自主学习的文本和方案,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之路,着力改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在实践、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落实”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532”模式:课堂45分钟按照5∶3∶2的比例,大致分为“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占到课堂时间的50%,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30%,剩余的20%用于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测评。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推广,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各个备课组结合学科特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特长等实际情况开展对“洞口一中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下简称“基本模式”)的改进、发展和完善活动。通过“四阶步骤”(①全员学习掌握“基本模式”;②“基本模式”教学研修;③学科组(备课组)申报课题研究方案;④教学模式“应变与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洞口一中在教学模式“应变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数学组总结出了“导学案学习”及其“五步三查”基本操作模式;语文组推出了“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的“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物理组付秀才老师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学案的几点反思》一文中分析了“导学案”的使用价值,指出了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并总结道:“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几年来,洞口一中承办了湖南省邵阳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暨研讨会,并承担了“高中语文课堂探究合作活动有效性研究”和“高中语文课堂文言文阅读有效性研究”两个子课题。洞口一中周国清校长主持的课题“洞口一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有效性实践研究”在邵阳市课题中期检查评比中被评定为优秀;由刘孙贤老师主持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圆满结题,荣获二等奖。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组”,蒲宏金老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备课组长”;高三语文备课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备课组”,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邓琪辉老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备课组长”。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共53篇,在省级及以上报刊上发表的共51篇。在教学比武中,3人获省一等奖, 5人获市一等奖。
  二、困惑与反思
  课改的实施与推进,使洞口一中发生了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课改转变了教师纯粹教知识的教学观念,代之以施教服从新课程的教材结构体系,但这种转变对相当一部分教师而言是被动的,只是碍于教材的规范而为之;二是课改转化了教师“三中心”教学痼习,教学民主、拓展教材、合作性学习、课外研究性学习等新的风气得到促进,但真正做到少讲或不讲的教师为数不多,在一部分教师中讲授法仍然大行其道;三是课改撼动了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使教师逐步接受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观,也从各类考试的要求上真切地感受到“教而知之”的观念不再适应现实需要。上述的改变催生了课堂结构的变革,催生了高效课堂的探究。通过“建模—入模—出模”,改变当前的课堂观,通过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的思想与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个基本要素。   课改的难度与魅力同在,课改的艰辛与希望同在。多年来,致力于课改探索创新的洞口一中,有过因成功而自信,也有过因失败而自责,更有过“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的内心迷惘。因为,一切课改都必须回答一个重要问题——教学质量、教学成果如何?无论课改进行得怎么样,如果这一问题回答得不好,那么一切课改成果都归于零。如果没有很强说服力的教学成绩,没人会承认课改的成效,而课改一旦失败,那么给一所实行课改学校造成的创伤是不可估量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传统教育方式失灵甚至失效,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高效教育势在必行。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出路在哪里?面对代表着社会公信的高考课改,该何去何从?洞口一中的决策者在思考,所有洞口一中人在探索。最后,大家把目光聚焦于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上。
  三、素质回归
  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说:“我们必须虔诚地尊重课本,因为它凝聚了前人的心血;但是,只有高于课本,才可能真正地读懂课本。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高考,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的公信;但是,只有高于高考,才可能有效地赢得高考。我们必须虚心地学习他人,因为这是找到进步的捷径;但是,只有高于他人,才可能实在地找到自我。”可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素质教育,就是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使教育具有发展性,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洞口一中所走的必须是一条高于课本、高于高考、高于他人的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并行之路。要想继续演绎课程改革的精彩,实现课改“华丽的转身”,就必须回归素质本体。在以前的课改过程中,洞口一中尽管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但是,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重视程度。现在的洞口一中,致力于通过多项措施并举,特别是通过探索研修机制、实施“名新”工程以及全员网络研修等来提升教师的素质。
  1.探索研修机制
  洞口一中积极探索教改、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研修机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坚持“一项制度”,也就是集体备课制度。不论是“基本模式”的运用,还是“应变”与“创新”都是依靠学科组(备课组)的团队力量,互助合作、行为跟进是洞口一中基本的研究形态。讲求“三个效益”,即提升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能力(“上好课”),促进教师研究技能的改善(“会研究”),培养一批“一线专家”(“能指导”)。专任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参与率达100%,绝大部分教师参加结合学校实际的课题研究。洞口一中被评为“湖南省邵阳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湖南省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2.实施“名新”工程
  实施“名新”工程是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即通过培养和造就一批名师和教坛新秀,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洞口一中每学期都要举行“三课”(青年教师过关课、中青年教师优质课、优秀教师示范课)活动,在活动中以老带新,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通过“引路子、压担子、架梯子、树牌子”等措施的实施,让名师和新秀们较好地做到了“树样子、动脑子、放架子、挑担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3.全员网络研修
  信息网络教研犹如清风活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洞口一中看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学校要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15门学科的专任教师全员参加远程网络研修,参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单元教学为主要任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网络研修跨越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以及教师之间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性,使学校普通教师与异地的同行、专家们一路同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得以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得以互补。洞口一中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让老师们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发挥现有设备的最大潜力,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同时,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微课和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
  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地强化和提高教师素质,洞口一中在三个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益。一是打造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120人,全国优秀教师、劳模5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12人,政府人才库专家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县名师6人以及一大批县级教坛新秀和优秀班主任;二是连续10年创造了高考的辉煌,考出了3个市文科状元,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13人,香港科技大学1人,航空飞行员10人,一本上线3000余人,二本上线6000余人,本科上线10000余人;三是获得了多项荣誉: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所有课改的实施与推进都必须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前提,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模仿与构建,以为有了模式就能奔向教育的理想境地了;而在不知不觉中轻视了“教师素质”这个本体,结果走进了“欣喜—期望—困惑—迷惘”的课改环形道。课改实处是课堂,高效深处是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洞口一中从探索创新到素质回归的课改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切实提高教师素质,一个学校才有可能出名师、育英才;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高于课本、高于高考、高于他人的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并行之路,我们的课堂才能朝着高效化转变;学校办学才能走出教育与教学的困局,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文字提供:刘大正 戴永为 湖南省洞口县第一中学)
  (策划编辑:苏 荣)
其他文献
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要素,也是彰显民族特征的基本表现。相近的语言形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加深人们之间的感情,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集体。民族语言是一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贯穿陶行知教育思想始终的一根主线。陶行知一生的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都是在践行和完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本土性、实践性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价值取向;本土性;实践性;整体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能体现其教育风格的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根据中国社会现状,亲自筹建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不断发展,各个方面的法律都在积极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促使国家公民知法守法,尊法护法,在社会生活中严格按照法律规
"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是今后校园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但因为其应用种类多、涉及的信息量大,使得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阐述了"校园一卡通
新任园长,怎样尽快得到大家对自己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呢?我巧抓机会,实施“走心式管理”,用“三招”站稳了脚跟,赢得大家的尊重与信赖,实现了幼儿园跨越式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并能够胜任现今发展的要求,是当今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已经变得越来
2012—2013年,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型真菌进行了为期1年多的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本地区的大型真菌共34种,隶属23科26属,其中以伞菌目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为19种,占总种数的55.9
本文主要以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合理科学编制视频,奠定应用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加强教学指引、对评价机
近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发布了最新报告——《博士学位特征报告》,将从2016年8月起成为评估博士教育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