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也是社会和每个家庭的事情。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是中小学办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颁发的《综合行动纲领》倡导:“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而言,应该采取措施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习管理的制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本文以增城区清燕小学的探索和实践为例,探讨了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路径与策略。
一、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认可是家校合作的基础。现在农村地区的家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支持学校教育的,他们配合学校教育,但却是被动的,往往也是学生反感的;另一类是不支持学校教育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如果孩子有事,就告学校,导致部分学校与家长纠纷不断,官司不断。所以,作为学校,我们一定先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只有家长的教育观点跟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关系。
增城区清燕小学将教育理念定位为“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幸福教育”,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寻找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为了让家长能清晰地了解学校的幸福教育成果,学校每学年定期出版《幸福教育导报》和《幸福教育宣传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
二、培训引领,一路同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倒塌下来”。一个孩子的成长,跟其父母的关系最大,有怎樣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要想让孩子幸福成长,必须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庭,给他们一个优秀的家长。
(一)精心上好入学前第一课
每年的8月底,一年级新生入学前,给家长上好第一次课是学校德育处的首要任务。第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校风好,家风好,孩子才能幸福成长”这一主题来开展。通过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等,让家长认可学校、喜欢学校,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二)系统进行专题培训
培训,是提高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一种常见形式,为了让培训更加有效,学校专门成立了培训讲师团,主要成员由学校的全体行政组成,同时还邀请广州市的家庭教育专家担任导师。
虽然学校开办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培训活动规划清晰、主题鲜明,针对性强,长效显著。一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家长”旨在引导家长不要把孩子扔给学校和老师就行了,父母永远是第一位的老师;二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旨在引导家长重视习惯的培养,不要太迁就孩子;三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旨在让家长懂得阅读的重要性和引导孩子阅读的办法;四年级的培训主题为“正面管教孩子的艺术”旨在使家长学会激励孩子,欣赏孩子,包容孩子;五年级的培训主题为“让孩子学会感恩”,旨在引导家长如何言传身教,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父母等;六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关注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旨在让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教育的方式。通过持续性的培训,家长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彼此的教育理念逐步靠近,办学声誉稳步提高。
三、平等座谈,共商对策
“座谈会”是家长会的另一种形式,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育观念的指引下,我们力求让家长座谈会成为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在座谈会上,家长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都是以培养孩子优良品质为目的。学校要求老师事先对家长进行了分组,每组都有教育理念相对先进与落后的家长,以此促进他们互补互学。座谈前,先播放全国各地典型事例,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再让家长小组讨论事先想好的问题,大家一起献计献策,如《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使家长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四、校外家访,拉近距离
在20世纪80-90年代,家访曾经是一件很常见的家校合作教育活动,但近几年来,这项传统的家校合作教育活动被信息化、网络化沟通方式所虚置和淡化,但我们坚持认为,为家校沟通提供面对面的、一对一的交流机会,对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不可替代的。
(一)完善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活动
为了让老师和家长都明确家校合作活动中,有一项规定动作是家访活动,我们特意建立了家访活动工作制度,保证每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最少有一次能在家里与老师聊天,家长能在家里与老师面对面交流。
(二)规范管理档案,持续性开展活动
孩子会长大,班级也会变化,班主任也会更换,家访活动资料的规范管理显得非常重要。除了建立家访的活动记录个人活动记录表,还设计了全班统计表,让接班老师可以随时查阅哪些家庭参加过此项活动,那些还没有参加,确保不遗漏。
(三)追踪调查分析,让活动更加有效
家访活动是否有效,追踪调查分析非常重要。根据教师的家访登记,把问卷下发给比较特殊的家庭或特殊的孩子,了解这些孩子在家访后行为习惯是否有改变、学习成绩是否有提高。
五、搭建平台,共创幸福
家校合作是教育成功的一项重要手段,要想把家校合作工作做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方协调,给家长和老师搭建各种不同的合作平台,才能确定理想的效果。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家长委员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家委会成员主要有家长自主报名和老师推选产生,一般每个班都有3个代表。学年初,学校会召开一次家委会,汇报上学年的工作情况和本学年学校的工作预算,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工作,监督学校的管理,共同思考怎样把学校办得更好。 (二)建立家校微信圈,搭建便利的沟通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信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平台在家校合作中提供高效的交流机制。我们分别建立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微信交流平台:学校微信宣传平台、家委会微信圈和班级家长微信圈。
学校层级的微信圈,主要发挥对外宣传作用。学校专门安排了一个老师负责把学校的大型活动记录、安全教育警示、家庭教育案例等发布到这里,让家长和社会人士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教育。家委会层级的微信圈,由正副校长管理,主要是让家委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学校的工作得到大家的支持。班级层级的微信圈,主要是任课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平台。每个班级微信圈,都会有挂级行政在里面,每月推出有教育意义的教育话题,如:怎样教育孩子不赖床?怎样引导孩子不撒谎?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吧。
(三)定期开展课堂开放日活动,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
一部分家长片面认为,教师是一份比较清闲自在的、高收入的工作,所以经常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老师和学校。老师又认为家长素质不高,沟通困难,彼此的埋怨和不信任,会倒至关系紧张,不利于家校合作。为此,我们通过邀请家长进课堂,为二者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促進相互理解和信任。实现双赢。
(四)有组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幸福
亲子活动在城区学校已比较普及,但在农村学校则不被重视,也比较少见。
为了做好亲子活动的第一步,我们首先创造了一个亲子活动基地“亲子烧烤园”。烧烤园就在学校运动场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每学期期中后,学校就会邀请被评为幸福班级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到烧烤园开展亲子活动,让其他班级因羡慕而努力进步,争取成为幸福班级。另外,我们还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特色化的社团活动,如:盆景社团和种植社团,并在微信圈里邀请家长自愿回校做社团的指导老师。虽然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于植物的种植十分内行的。部分家长先行参与后,作为示范作品。对于支持学校社团工作的家长,我们在微信圈里大力表扬和宣传,树立家长的好榜样,激励其他家长积极参加。
“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也是家长的奋斗目标。目前,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育儿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已逐步意识到他们自身的局限及缺乏专业的教育指导,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学校家校合作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认可是家校合作的基础。现在农村地区的家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支持学校教育的,他们配合学校教育,但却是被动的,往往也是学生反感的;另一类是不支持学校教育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如果孩子有事,就告学校,导致部分学校与家长纠纷不断,官司不断。所以,作为学校,我们一定先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只有家长的教育观点跟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关系。
增城区清燕小学将教育理念定位为“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幸福教育”,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寻找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为了让家长能清晰地了解学校的幸福教育成果,学校每学年定期出版《幸福教育导报》和《幸福教育宣传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
二、培训引领,一路同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倒塌下来”。一个孩子的成长,跟其父母的关系最大,有怎樣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要想让孩子幸福成长,必须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庭,给他们一个优秀的家长。
(一)精心上好入学前第一课
每年的8月底,一年级新生入学前,给家长上好第一次课是学校德育处的首要任务。第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校风好,家风好,孩子才能幸福成长”这一主题来开展。通过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等,让家长认可学校、喜欢学校,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二)系统进行专题培训
培训,是提高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一种常见形式,为了让培训更加有效,学校专门成立了培训讲师团,主要成员由学校的全体行政组成,同时还邀请广州市的家庭教育专家担任导师。
虽然学校开办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培训活动规划清晰、主题鲜明,针对性强,长效显著。一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家长”旨在引导家长不要把孩子扔给学校和老师就行了,父母永远是第一位的老师;二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旨在引导家长重视习惯的培养,不要太迁就孩子;三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旨在让家长懂得阅读的重要性和引导孩子阅读的办法;四年级的培训主题为“正面管教孩子的艺术”旨在使家长学会激励孩子,欣赏孩子,包容孩子;五年级的培训主题为“让孩子学会感恩”,旨在引导家长如何言传身教,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父母等;六年级的培训主题为“关注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旨在让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教育的方式。通过持续性的培训,家长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彼此的教育理念逐步靠近,办学声誉稳步提高。
三、平等座谈,共商对策
“座谈会”是家长会的另一种形式,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育观念的指引下,我们力求让家长座谈会成为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在座谈会上,家长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都是以培养孩子优良品质为目的。学校要求老师事先对家长进行了分组,每组都有教育理念相对先进与落后的家长,以此促进他们互补互学。座谈前,先播放全国各地典型事例,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再让家长小组讨论事先想好的问题,大家一起献计献策,如《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使家长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四、校外家访,拉近距离
在20世纪80-90年代,家访曾经是一件很常见的家校合作教育活动,但近几年来,这项传统的家校合作教育活动被信息化、网络化沟通方式所虚置和淡化,但我们坚持认为,为家校沟通提供面对面的、一对一的交流机会,对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不可替代的。
(一)完善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活动
为了让老师和家长都明确家校合作活动中,有一项规定动作是家访活动,我们特意建立了家访活动工作制度,保证每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最少有一次能在家里与老师聊天,家长能在家里与老师面对面交流。
(二)规范管理档案,持续性开展活动
孩子会长大,班级也会变化,班主任也会更换,家访活动资料的规范管理显得非常重要。除了建立家访的活动记录个人活动记录表,还设计了全班统计表,让接班老师可以随时查阅哪些家庭参加过此项活动,那些还没有参加,确保不遗漏。
(三)追踪调查分析,让活动更加有效
家访活动是否有效,追踪调查分析非常重要。根据教师的家访登记,把问卷下发给比较特殊的家庭或特殊的孩子,了解这些孩子在家访后行为习惯是否有改变、学习成绩是否有提高。
五、搭建平台,共创幸福
家校合作是教育成功的一项重要手段,要想把家校合作工作做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方协调,给家长和老师搭建各种不同的合作平台,才能确定理想的效果。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家长委员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家委会成员主要有家长自主报名和老师推选产生,一般每个班都有3个代表。学年初,学校会召开一次家委会,汇报上学年的工作情况和本学年学校的工作预算,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工作,监督学校的管理,共同思考怎样把学校办得更好。 (二)建立家校微信圈,搭建便利的沟通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信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平台在家校合作中提供高效的交流机制。我们分别建立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微信交流平台:学校微信宣传平台、家委会微信圈和班级家长微信圈。
学校层级的微信圈,主要发挥对外宣传作用。学校专门安排了一个老师负责把学校的大型活动记录、安全教育警示、家庭教育案例等发布到这里,让家长和社会人士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教育。家委会层级的微信圈,由正副校长管理,主要是让家委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学校的工作得到大家的支持。班级层级的微信圈,主要是任课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平台。每个班级微信圈,都会有挂级行政在里面,每月推出有教育意义的教育话题,如:怎样教育孩子不赖床?怎样引导孩子不撒谎?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吧。
(三)定期开展课堂开放日活动,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
一部分家长片面认为,教师是一份比较清闲自在的、高收入的工作,所以经常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老师和学校。老师又认为家长素质不高,沟通困难,彼此的埋怨和不信任,会倒至关系紧张,不利于家校合作。为此,我们通过邀请家长进课堂,为二者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促進相互理解和信任。实现双赢。
(四)有组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幸福
亲子活动在城区学校已比较普及,但在农村学校则不被重视,也比较少见。
为了做好亲子活动的第一步,我们首先创造了一个亲子活动基地“亲子烧烤园”。烧烤园就在学校运动场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每学期期中后,学校就会邀请被评为幸福班级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到烧烤园开展亲子活动,让其他班级因羡慕而努力进步,争取成为幸福班级。另外,我们还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特色化的社团活动,如:盆景社团和种植社团,并在微信圈里邀请家长自愿回校做社团的指导老师。虽然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于植物的种植十分内行的。部分家长先行参与后,作为示范作品。对于支持学校社团工作的家长,我们在微信圈里大力表扬和宣传,树立家长的好榜样,激励其他家长积极参加。
“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也是家长的奋斗目标。目前,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育儿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已逐步意识到他们自身的局限及缺乏专业的教育指导,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学校家校合作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