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家教启示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红楼梦》,不同的人从中看出不同的好处。读书时,它曾是枕边书;工作后,闲时再翻看,因做了老师的缘故,便不由自主关注起里面的家庭教育。相同情节再读之,对其中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时而失落叹息,时而心有戚戚。
  第四个才是妹妹——父母是第一位
  第二十八回时,贾宝玉对林黛玉发誓表白:“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其实读到这里,我是惊讶的。原以为宝玉深情,当此山盟海誓之际,定会说出“我心里只有妹妹一人”这样的话来,哪知私下密语,亦不忘父母生身之恩。宝玉的父母是不是好的父母,我们无从用现代观点轻易评判。但可贵的是宝玉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恩是天然的、根深蒂固的,并不以他们是不是好的父母为前提。
  在今天的家庭中,有子女强调自由与个性,将父母视为普通人一样去考量——你是不是一个好家长?你这件事做得怎么样?然后才考虑其是否值得尊重。更有极端的孩子仅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就把滚烫的菜汤泼到母亲脸上,或是大声呵斥单身母亲,家长转而打电话向老师求助。假如对待生身父母尚且如此,又怎能对其他生命有真正的敬畏之心?想起孔子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便觉那时的亲子关系之温暖。政老爷被外派,宝玉路过他空空的书房,亦要下马表示敬意。每次读到这个细节,总觉心下感动。都说宝玉心善,这种善,其实是从对父母无条件的爱开始。
  在家庭教育强调“平等”这一当代精神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对父母怀有敬意与感恩。
  贾母的愤怒——变味的隔代爱
  在“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的情节中,为了阻止政老爷,先是王夫人抱住板子,哭天抢地,再是贾母驾临,以“孝”字相逼——
  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我们看到,父亲的教育权威完全被祖母消解了,作为孩子的宝玉得到了一张强有力的免死金牌。
  隔代的宠爱在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中仍不鲜见。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祖父母一代已至人生暮年,将自己对童年和青春的眷爱都寄托在孙儿一代身上,却又并不在真正意义上承担教育责任,故而乐于肆意宠爱孩子。而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冲突,往往给孩子带来某种混乱——我究竟该听谁的?究竟谁是对的?最不好的结果是,像宝玉一样得到了这样的暗示:闯下任何祸,总会有祖母来撑腰。那么走向社会之后呢?祖母能无所不在,万世长存吗?亏得宝玉秉性忠厚,否则真如贾政担忧的那样,做出“杀父弑君”的事来,又该是谁的过错呢?人,应该有敬、有畏、知边界。
  政老爷的点头与训斥——惜赞如金的教育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是《红楼梦》中既温馨又微妙的一出。我们且看这前提:众宾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原来这是合伙演给贾政的一出戏。
  先看给“沁芳亭”起名这一出——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读到这里,我几乎要脱口而出一部电影的名字:求求你,表扬我。面对教育部的大员贾政,宾客们都打定主意要反衬其公子,而贾政呢,大概从来没有夸奖孩子的习惯,“点头微笑”已是最高的褒奖。
  不过这已是他和宝玉一起最温馨的一幕了,连小厮们都知道,政老爷能够如此已经不易,忙趁机抢走了宝玉身上的各种东西。
  其实作为父亲,应该摘下自己的面具,而不应以严厉维持自己的权威。要知道能够满怀热烈地称赞自己的孩子,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动力。
  而下面我们将看到更微妙的,为“有凤来仪”题匾时——
  开始是宝玉“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命令”便评点起来,结果呢?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刚想和父亲一起在吟诗作对方面有一个平等的对话,一声“断喝”早把宝玉的积极性打没了。不说话总该对了吧,到了给“蘅芷清芬”一处题对联时,做父亲的一时没想起来怎么做,又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整回读下来,原来是:高雅的可说,香艳的不可说;有凤来仪可说,杜若蘅芜不可说;流俗的时而可说,时而不可;有宾客相帮时而可说,时而不可;合父亲心意的可说,不合的不可说;父亲心情好时可说,心情不好时不可说……其实整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地位以及应该获得的尊重,从头到尾只有大人,只有家长权威。
  很多时候,我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事时,不妨先扪心自问一下:此时我是不是“贾政”?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关联地、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特定的学习概念,其轮廓特征非常清晰,即专注深入地学习,批判反思地学习,整合建构地学习。历史学习也不例外,应通
2010年8月3日,纪实公益电影《罪爱》在河南信阳开机拍摄,这部影片以河南省罗山县朱堂镇的一个真实故事作为线索,反映了当代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无自理能力的家庭教育现象。  电影主人公原型杨锁因为父母过度溺爱,是个极其懒惰的孩子。2009年12月,下了几天大雪,快要吃饭时,杨锁的堂哥估计他肯定有好几顿饭没吃了,就提着饭、拿着被子到他家去,结果发现他全身僵硬,已经断气。杨锁
她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大队长,由于父母忙于做生意赚钱,对女儿的变化不加注意,结果她从喜欢美容打扮开始。到偷拿家中钱财,再到歌舞厅“潇洒”,最后与“小姐妹”们一起去偷,一
微课程是一种具有高度个性化、体验式、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微课程的实施,应当抓住四个关键词:选题、探究、活动与展示。选题应以私人定制为基本原则;探究,应让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下着雪。我放学回到家,妈妈告诉我,内蒙的曹阿姨来北京了,爸爸妈妈要请她吃饭,我也得去。我很纳闷:平时爸爸妈妈的朋友来,我都可以不去,一是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二是我要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更何况这几天正是期末考试时期,学习紧张得要命,为什么非要我去不可呢?  到了那里,从他们的谈话中,我渐渐明白了……  十三年前,妈妈在南京读博士时,怀上了我。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住在学生宿舍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同济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温总理还赋诗:《仰望天空》。真情与希冀溢于演讲和诗作。  对照温总理的话,审视一下我们的孩子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他们经常仰望天空吗?他们做到“三学会、一关心”了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这
老年性肺炎是内科常见的疾病,导致高发病率,原因为:机体老化,呼吸系统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全身和呼吸局部的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各重要脏器功能储备减弱或各种慢性严重疾病。
我一直惧怕他的手,从小到大。  我在背地里把他的手叫做“铁砂掌”。这双手,在我儿时,曾经因为我无数次的跌倒、摔伤、打架、逃学而毫不留情地落在我的身上;曾经因为我淘气欺负别人,执拗地拉起我去“受害者”家里道歉。我被他紧紧地拽着,当我小心翼翼地窥到他眼里的愤怒时,心底会倏地升起莫名的恐惧。  手,是他对身体最不吝惜的部分。他用它们编筐,将手指粗的枝条极轻松地折来折去;他用它们拔草,速度之快比得过任何锋
幼儿期,是人生的起点,在那一串串尚不沉稳的小脚印里,蕴藏着成长最初的智慧和梦想,蕴含着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经历和财富。这些小生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有限的能力限制了
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是“5R”要求:减少反应物的量,尽量将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循环利用,将中间产物最大利用,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化学实验教学应该遵循绿色